黃圓
我的父親是一個不茍言笑的人,他認為,“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參加工作后,有前輩告訴我,“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不要和學生嘻打哈笑,那樣他們就會不怕你,班級也不好管理”。于是,本就嚴謹?shù)奈腋前选皣绤枴狈旁诎嗉壒芾淼牡谝晃唬瑥牟惠p易對學生展開笑顏,所有孩子在我眼中都是一樣,犯了錯不講任何情面,按照班規(guī)嚴格執(zhí)行。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管理,我也嘗到了一些甜頭。任課老師上完我們班的課后大都會對我豎起大拇指,“你們班的學生真是守紀律,上課的時候沒有亂說亂動的,你管理得真好!”每每聽到這樣的稱贊,我的心里都美出了花,更覺得自己的理念是對的。直到有一天,一件事改變了我的認知。
“一盆冷水”后的清醒
那天,學校承擔了市里的一個教學研討活動,其中,有個老師抽簽抽到了我們班。在上課前,我嚴厲地盯著學生,“所有人聽好了,這是一節(jié)非常重要的課,會場后面到時會有很多聽課的老師。這關(guān)乎咱們學校,咱們班的名聲,你們都老實點,課上不要東張西望,手也不要亂動。誰違反了紀律,等著我給你算賬。”
聽完我的訓誡,學生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安安靜靜地走進了會場。不一會兒,我就聽到了旁邊聽課的老師說,“這個班紀律真不錯,多安靜啊!”“是的,是的,多有規(guī)矩!”另一個老師附和著。坐在旁邊的我真想沖上去告訴他們,這是我的班,我的兵。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坐不住了,因為臺上的學生太安靜了,安靜得過分。任憑上課老師怎么啟發(fā)、鼓勵,他們都一聲不吭。好不容易有個站起來回答問題的,聲音也小得似蚊子。整節(jié)課死氣沉沉。上課的老師有點急了,下面聽課的老師也都著急了。“這班學生真有意思,這是讓老師唱獨角戲呀!”“也不知道這是誰的班,好好的孩子都被管傻了,唉!”此刻,我恨不能找個地縫鉆下去。這幫“熊孩子”竟這么給我丟人!
回到教室之后,我大發(fā)雷霆,細數(shù)他們的種種不是。回應我的依然是一片沉默,看著低垂著頭的他們,我的火不打一處冒,“今天,你們每個人都必須給我說一說,剛才課堂上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沒人舉手回答問題?”沒人理我。“不說是吧,不說咱們都不要回家了,在教室耗著吧。”我有點抓狂。
“黃老師,剛才上課老師講的我都會,可是我怕回答錯,您回來批評我,所以沒敢舉手。”一個學生站起來,怯怯地說。
“黃老師,您說這節(jié)課很重要,我擔心犯錯誤,丟咱們班的人。”另一個學生觀察著我的臉色,小聲地說。
“我怕……”
“我擔心……”
他們的話給正火冒三丈的我澆了一盆冷水。
放學后,我細細思考起這一年來自己對學生的態(tài)度和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細思極恐,我們班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規(guī)班紀,任何同學不得越雷池半步。平時對他們,我極少笑,也好像從沒有在課間和他們聊過天,談過心,玩過游戲。站在教室門口,說得最多的話是“別瘋跑,不要追逐打鬧”“xxx,把你的作業(yè)拿來我看看”。所以,極少有學生圍在我身邊,他們都跑得遠遠的,唯恐被我看到。
我不禁自問:我真的想做一個只讓學生怕的老師嗎?我真的想要一群死氣沉沉的學生嗎?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我下定決心改變。
“不許”改“希望”
第二天,我早早地站在教室門口等待學生。“早上好!”我笑著給他們打招呼。從他們的眼神里,我看到了驚詫,當然也有驚喜。他們開始不自然地對我笑笑,回以問候。第二天,第三天……我每天都是笑臉相迎,學生的笑也漸漸明亮起來,離好遠就會跟我打招呼。放學時,非得揮手說了“再見”才會離開。另外,我召開班級會議,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一起商量制定班規(guī),我們把所有的“不許”改成了“我們希望”,并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美麗約定”。大家很重視這份約定,同學之間也會互相督促,共同遵守。沒有了我的強壓,班級紀律卻依然保持得很好,大家都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課間,我走近他們,從了解他們的游戲開始,從蹲下和他們說話開始。那一刻,我不是“高高在上”,要時刻保持威嚴的班主任,而是他們中的一員,說說笑笑。我也不再吝嗇自己的表揚,作業(yè)本上有我畫的大大的笑臉;課堂上有我豎起的大拇指和一聲聲表揚和鼓勵,“你聽課真認真!”“你讀書的聲音真好聽!”“如果你能仔細觀察,相信一定會把這個字寫得更漂亮!”漸漸地,孩子們開始在我的周圍聚集,聽著他們小鳥似的在我耳邊嘰嘰喳喳,看著他們洋溢著笑意,望著我的小臉,那一刻,我確定自己的改變是對的。
后來,有一次開家長會,不少家長反映,說孩子越來越喜歡上學了,每天都是蹦蹦跳跳來學校。另外,我還時不時地會收到學生的小紙條。“黃老師,您天天都這樣甜甜地笑吧。真好!”“黃老師,今天和您聊完天之后,我的煩惱解決了,謝謝您給我出的主意。”“黃老師,真喜歡現(xiàn)在的您!和您一起很開心!”當聽到這些,為師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蹲下去真心接觸
就這樣,充滿職業(yè)幸福感的我不再覺得學生犯錯是不可恕的,而是慢慢地學會從他們的眼睛里看這個世界,努力地讓我和學生們的關(guān)系朝好的方向發(fā)展,建立我們師生之間的友誼。至此,也才越來越明白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的話——“我們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質(zhì)和邏輯來說,就是不斷地關(guān)心兒童的生活。請你任何時候不要忘記:你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
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真正地蹲下去和學生進行心靈的接觸,做一個富有人情味的老師,做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北市黎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