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金昌 朱立蕃
摘 要:本文從兩個層面分析了發酵制品的工藝。原料預處理工藝方面,重點分析原料預處理工藝和發酵工藝;發酵制品發酵后處理工藝方面,主要分析了陳釀工藝、殺菌工藝和脫鹽工藝,揭示我國發酵制品的傳統工藝,并對新工藝進行簡要的分析,以實現發酵制品工藝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發酵制品;加工;工藝
發酵制品是借助有益微生物經過特殊工藝而制造成的食品,它是食品體系中的重要類型。發酵制品能夠實現對食品的有效保藏,而且制作的成本相對于其他工藝較低,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然而,發酵制品的價值很大程度上與加工工藝有關,需要基于發酵制品的操作程序,精準把握發酵制品的加工工藝。本文主要從發酵制品的發酵和發酵后兩大環節,分析發酵制品加工工藝。
1 發酵制品發酵工藝
發酵環節是發酵制品加工的重要節點,也是關鍵環節,直接關系著發酵制品的價值,其工藝主要包括原料預處理工藝、發酵技術工藝。
1.1 原料預處理工藝
很多傳統發酵食品的原料需要預處理后再進行發酵,如釀酒、醋、醬、醬油、豆豉等,都需要先將原料谷物或豆類進行蒸煮熟化,以便于發酵[1]。伴隨著發酵制品行業的不斷發展,傳統工藝也發生了重要變化,傳統蒸煮熟化工藝被擠壓膨化預處理工藝所取代。以醬油為例,通過傳統發酵工藝和新工藝的比較,發現無論是生化指標,還是醬油的色澤,新工藝均優于傳統工藝,而且兩種工藝的發酵pH值沒有顯著差異。
1.2 發酵工藝的發展
我國發酵制品工藝發展進程相對較慢。目前,我國發酵制品工藝主要在發酵條件方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傳統發酵制品發酵條件以自然條件為主,到今天,已經發展到人工控制,通過改變發酵的溫度與濕度、通氣量,達到優化發酵的目的。
從發酵方式而言,傳統工藝主要采用固態發酵,這種發酵方式不利于自動化控制,不利于大規模、批量化生產;因此,張振龍嘗試采用液態發酵方式,然而這種發酵方式與傳統工藝相比,制品的質量要明顯低于傳統工藝[1]。
從發酵設備來看,目前我國發酵制品的發酵設備得到很大了改善。例如醬油發酵設備,從缸改善為水泥池,這樣有利于通過浸泡淋油的方法提取醬油;再如固態發酵法榨油,傳統工藝中,主要采用杠桿式木制壓榨機,現在已經被螺旋式壓榨機取代。
從整體上分析,發酵工藝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工藝發展水平與先進國家相比,工藝改善成效不顯著,可借鑒國外先進工藝,并與我國傳統工藝有機結合,從而取長補短。
2 發酵制品發酵后處理工藝
發酵制品除了發酵控制工藝外,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后續處理工藝,包括陳釀工藝、滅菌工藝和脫鹽工藝等。
2.1 陳釀工藝
陳釀是為了讓發酵結束的食品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某些生物化學反應,使其風味更加協調、柔和[2]。例如酒、醋等制品的制作過程中,往往需要經歷一段時期的陳釀。傳統工藝下,陳釀花費的時間長,經濟效益較低。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研究者嘗試優化工藝,采用人工陳釀方法,例如借助化學、物理手段。但是,人工陳釀又帶來一些新的問題,例如白酒中的光敏感物質在物理和化學手段的作用下,會出現新的物質,從而對白酒的口味產生一定的影響。
2.2 殺菌工藝
一些發酵制品經發酵后還需要進行除菌工藝,目前常用的殺菌工藝有兩種,一種是加熱工藝,一種是化學滅菌工藝。這兩種傳統的殺菌工藝盡管能夠取得較好的殺菌效果,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不僅會影響發酵制品的味道,而且容易造成營養成分流失。針對傳統工藝的缺陷,可在發酵制品殺菌工藝中引入現代物理技術,例如γ射線。在對醬油殺菌工藝處理中,γ射線能夠有效清除大腸桿菌,使其達到國家標準。
2.3 脫鹽工藝
我國傳統發酵調味品通常含鹽量很高,主要作用是在自然發酵過程中控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3]。這種工藝與現代食品理論不相適應,長期適應含鹽量高的食品不利于人體健康,容易引發疾病。這種現狀就制約了我國發酵調味品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脫鹽工藝成為發酵制品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脫鹽工藝主要采用納濾技術,將這種技術運用于醬油制品,脫鹽效果較好,而且對制品的營養物質影響微小,基本能夠保存其風味。
3 結語
總之,我國發酵制品多為調味品,這種現狀是由自然發酵的屬性決定的,形式多樣的微生物在自然發酵過程中互相作用。但是自然發酵在工業化發展的今天,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規模化生產,需要創新工藝或者引入新的工藝,以促進發酵制品的可持續發展和規模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振龍.發酵工藝放大的優化[J].國際生物制品學雜志,2003(2):61-63.
[2]任婷婷.超高壓技術在發酵食品加工技術中的實踐[J].糧食流通技術,2017(7):23-24.
[3]王雪妮.低溫長時間發酵酸奶加工關鍵技術與品質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8(2):89-91.
作者簡介:陽金昌(1984—),男,云南楚雄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工藝。
朱立蕃(1986—),女,云南巧家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