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維利
摘 要:農產品是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對人類生活及身體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重視農產品的安全性。重金屬污染是影響農產品健康、安全性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一般情況下因為含量低不會直接對人體造成急性傷害,但是會依靠食物鏈累積在人體中,對人類身體健康產生危害。鑒于此,本文對農產品中重金屬污染的危害性及其檢測技術進行研討,首先介紹了農產品中重金屬的污染危害,然后分析了農產品重金屬檢測技術,旨在引起人們重視的同時,提升其檢測能力,保證人身健康。
關鍵詞:農產品;重金屬污染;檢測;技術
重金屬是指濃度大于6 g/cm3的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對人體具有危害性,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下面就對農產品中重金屬的污染危害及其檢測技術進行闡述。
1 農產品中重金屬污染的危害
1.1 對農作物的危害
不同種類的重金屬對農作物的作用不同,但是一般可以分為兩類。重金屬一般在土壤中,會被農作物吸收,由根部逐漸轉移到其他部位,在植物體內積累到一定量時會對農作物的生產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使其枯萎死亡[1]。
1.2 對人體的危害
很多重金屬是人體內的必需元素,但是其超標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嚴重時會危害人體的器官和神經系統,引發疾病。例如銅、汞等。使用含汞高的食物會引發汞中毒,而使用富含鎘的農產品會引發骨質疏松,嚴重時引發癌變、高血壓等疾病。
2 農產品中重金屬檢測技術
重金屬檢測的技術種類很多,其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方法便是光譜法和快速檢測技術。
2.1 傳統檢測技術—光譜法
光譜法是一種應用廣泛且比較傳統的技術。這種方法又可以分為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熒光法、電感禍合等離子質譜法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首先,原子吸收光譜法。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蒸汽相中被測金屬基態原子對其原子共振輻射吸收的強弱來測定元素含量,這種方法的特點是選擇性好、靈敏度高、應用范圍廣,但是測定不同的元素需要更換元素燈,同時只能測定單一的金屬元素,不能同時測定多種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其次,原子熒光法。其特點是成本低,可以直接進行無損檢測及檢測精度低等,在我國應用廣泛。再次,分光光度法。這種方法常被用于檢測干擾性強、式樣復雜的樣本[2]。這種技術的操作原理是通過重金屬與顯色劑的絡合反應形成有色分子團。而重金屬濃度不同,所產生的的顏色也不同,通過比色得出重金屬濃度。第四,原子熒光光譜法。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特定頻率輻射能激發待測定元素的原子蒸汽產生熒光發射,進而實現檢測。它的特點是靈敏度高、干擾因素少、線性范圍寬且可對多元素進行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在我國應用不多。
2.2 快速檢測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和人們對農產品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待測的樣品種類也越來越多,傳統檢測技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以下就將當前國內外研究情況進行介紹。
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傳統檢測技術具有檢測時間長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很多專家對重金屬檢測過程進行了深入研究,天津市科委利用特效顯色反應生物染色劑和試紙制作成的重金屬快速檢測試紙,提升了重金屬的檢測速度。并通過研究實驗獲得了最佳反應條件,研制出了對重金屬具有良好選擇性的試紙[3]。同時經過深入研究,逐步使檢測速度、靈敏度及準確度、精密度等眾多指標達標,為我國農產品中重金屬檢測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農產品和環境重金屬檢測進程。同時為了提升操作的便利性,該單位項目組還推出了體積適宜、方便攜帶、操作便捷且能夠常溫存放的特殊試劑盒。這種特殊試劑盒對重金屬的檢測效率高達95%,同時可以在10 min內完成對重金屬的檢測,且對操作人員沒有專業性要求,大大提高了重金屬檢測的效率。同時減少了試劑盒的檢修和維護環節,可以起到降低檢測成本的目的。
與此同時,國內外眾多學者都越來越重視檢測農作物中重金屬的含量檢測,對重金屬檢測技術進行研究,不斷改進了傳統儀器檢測方法,嘗試將當前比較新進的納米探針、生物傳感器、比色傳感器技術應用到重金屬檢測中來,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目前較為突出的方法是選擇性好、檢測速度快的溶膠—凝膠包埋金屬指示劑陣列法。
3 結語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產品質量不僅關系到國民身體健康,還關系到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重金屬作為一種對農作物和人體危害較大的污染物,理應受到社會的關注,通過采取有效的檢測技術對農產品內的金屬含量進行檢測,保證農作物內部重金屬含量達標,為人類健康生活撐起保護傘。
參考文獻
[1]吳健.淺析農產品重金屬檢測技術[J].種子科技,2019,37(9):57-58.
[2]趙雪.農產品中重金屬污染及其檢測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9(8):232.
[3]董燕飛,王瑞霞.淺析農產品重金屬污染現狀及檢測方法[J].食品安全導刊,2018(18):58-59.
[4]陳霞,吳金濤.食用植物性農產品中重金屬檢測的重要性[J].科技風,2018(4):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