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杰
摘要:本文基于南昌工學院專科理工類專業學生的物理基礎和專業需求為導向,探討一種符合學生需求的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進而探求物理教學與學生管理的有機結合體系,達到學習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專科理工類;教學模式;管理
大學物理這門課程是專科理工類學生的一門必修公共課。它為我們的這類學生學習大學后續其他課程與解決與專業相關的實際問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理相關基礎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由于專科學生的實際物理基礎參差不齊,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形成了學生不愿學習或者想學習無從下手的局面。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基礎和學習現狀出發探求合理的教學和管理模式,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探究
(一)教學模式的建立
由于突如其來的疫情原因,高校不能正常開學,所以單純的線下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的高校需求,基于此種情況,需要進行前期的線上教學與后期的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模式來滿足我們當前的教學需求。
根據學生的培養方案需求,參考以往教學大綱和教學授課計劃的基礎上,選取優秀的教學平臺對應課程。這是目前教學所必須要做到的。作為民辦專科理工類學生的一門必修公共課,大學物理線上課程的選取要有其針對性,要根據民辦專科理工類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和實際專業需求。鑒于此,前期的線上理論課程,選擇了智慧樹平臺上的分享課程《大學物理》作為線上教學課程的主要部分,因為此門課程和我們的民辦專科理工類學生的基礎相貼合,通過每小節的10分鐘左右的重要知識點的講解和梳理,完成基礎知識點的教學,教師再結合知識點通過其他方式補充例題的這種多樣線上課堂模式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后續的線下實踐課程,則是根據實際需要開學后展開教學。
(二)教學模式的實施
1.課前學習資料的發放
線上課程不同于以往的線下課程,它需要教師提前下發課程的學習資料,包括電子版課本,電子版學習進度表以便學生能從全局把握課程的整體安排,同時每次課前需要提前上傳本次課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和難點,以便學生能提前做好預習的準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課程QQ群的建立
線上課程不同于以往的線下課程,它需要教師提前建立課程側之群,這樣方便學生的教學與管理,教師可以通過課程QQ群進行學生的日常考勤記錄工作,方便掌握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態,也可以通過課程《漢群進行日常教學資料的上傳,還可以通過課程QQ群進行日常的課堂直播授課與日常作業的布置和提交與修改,當然也可以通過課程群進行課后的輔導和答疑。
3.課堂教學的開展
通過課前學習資料的學習,學生對每一次的主要知識點已經有了初步了解和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課程開始前的十五分鐘,要求學生進入課程群進行簽到,以便掌握學生的日常考勤情況,課上,開始之初,發布學習任務,同學們帶著學習任務進入在線分享課程,觀看本次課程的基礎知識點的講解。大約10分鐘后,上傳本次課的思考題,思考題是關于本次課的基本概念與重要公式和基本應用,同學們根據思考題初步掌握本次課的學習內容。15分鐘后,同學們進入課堂群進行思考題和有疑問知識點的大討論,通過隨機抽查和自由發言的形式展開討論,最終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再然后進入分享屏幕的環節。通過知識點的串講和例題精講的模式,使同學們對本次課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中間穿插課堂練習,進一步鞏固本次課的學習內容。課下,通過QQ群作業布置課工作業,同學們通過課程群作業的功能,實現作業的查看、作業的完成、作業的提交、作業的反饋,掌握好當次課的學習內容。
4.課后輔導答疑
同以往的線下課程不同,在線課程阻礙了師生之前的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線上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同學們課下遇到學習上的問題可以隨時通過課程群進行提問,教師通過課程群進行輔導答疑。通過線上師生溝通使教師實時了解到學生學習動態。聽取學生的反饋,進而改進教學方法,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5.課程的考核
對于課程的考核采取線上考核與線下考核相結合的混合方式,對于線上考核主要通過線上課程實施過程中,同學的日常考勤、課堂筆記和課工作業等形成的平時成績和線上分享課程中的章節測驗來完成。線下考核主要是通過線下教學中的實驗教學中的實驗報告和期末測試來完成。通過這樣線下和線上考核的有機結合,更好的督促學生課前認真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最終有效的完成本門課程的學習。
二、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下的課堂管理
由于前期是線上課程,不能達到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所以對于日常學生的管理要更加的合理和完善。
對于日常考勤的管理采用群接龍簽到的模式,準確實時的掌握學生的日常考勤,對于沒有準時簽到的同學立即提醒。對于遲到和曠課的同學在提醒的同時,要加強教育和引導。
對于沒有準時進入智慧樹學習的同學,截圖發到課程群,督促學生準時進入智慧樹平臺進行視頻內容的學習。
視頻學習完的同學根據課程群的目標任務要求,對照知識點做好筆記的同時,要求思考課堂上布置的思考任務。要求每位同學認真思考,隨后會抽同學回答,這樣達到一個督促同學學習思考的效果。
在進入分享屏幕,課程知識點講解的時候要求每位同學準時加入,沒有加入的同學截圖在課程群,督促同學準時加入,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對于沒有準時加入的同學加強教育和引導。
每周課程結束后,和輔導員進行溝通交流,反饋一周的課程情況,共同督促學生認真學習,雙管齊下,共同管理好學生的生活和學習。
線下課程的課堂管理相對線上課程更加完善化。學生進入課堂,首先是根據學校課堂管理辦法的規定,手機入袋,這大大的督促和規范了學生的課堂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培養學生的自我管控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續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扎實的基礎。其次,課堂上的分小組學習,分小組討論增強了同學們的課程參與度和團隊協作精神。最后,通過課堂演板的形式,提高課堂活躍度,引導學生認真學習,積極參與課堂,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秦平力,余雪里,張昱.“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創新與探索[J].物理通報,2019(09).
[2]孫月梅,俞成濤,朱小芹,眭永興,袁麗,胡益豐.基于OBE理念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