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榮
摘要:國內建筑行業中,以EPC總承包管理模式為代表的工程總承包模式正漸漸打開市場,然而建筑施工企業長期承攬施工總承包這一傳統模式,致使從管理觀念到管理結構、從市場布局到施工生產上都尚無法適應施工總承包模式的需求。為此,施工企業需要從多個角度投入精力和成本開展轉型,以適應日趨成熟的工程總承包市場,并更進一步走向全球市場,投身國際競爭。
關鍵詞:EPC;工程總承包;施工企業轉型發展
我國傳統建筑施工企業長期以來以施工總承包作為主要業務模式。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由于行業慣用的最低價中標等業態操作方式,加之近年來建筑市場整體增長放緩,施工總承包企業的利潤點匱乏、利潤稀薄,經營壓力巨大。呼應著企業轉型發展逐漸強烈的意愿,政府也持續地推廣和規范以EPC總承包模式為代表的各類建筑工程總承包模式。
一、什么是EPC總承包——制度與經驗層面的闡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以下簡稱《建筑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提倡對建筑工程實行總承包,禁止將建筑工程肢解發包。建筑工程的發包單位可以將建筑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一并發包給一個工程總承包單位,也可以將建筑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的一項或者多項發包給一個工程總承包單位;但是,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單位。”
1997年《建筑法》頒布實施時,國家就已確立了對工程總承包模式的推廣方針。2003年,建設部發布《關于培育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明文確定了對工程總承包的相關定義并指導了相關企業的發展路徑。《意見》對EPC總承包模式定義摘錄如下:
設計采購施工(EPC)/交鑰匙總承包:
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是指工程總承包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承擔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服務等工作,并對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造價全面負責。
交鑰匙總承包是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業務和責任的延伸,最終是向業主提交一個滿足使用功能、具備使用條件的工程項目。
從規范定義來看,EPC總承包與傳統的施工總承包的差異在于將本來分屬不同主體承包的設計、采購及其他工程服務工作一并交由總承包企業負責,同時將這些本來分由其他主體關注的質量、安全、工期、造價也由總承包企業自始至終加以把控。這種統合在經驗層面隱含了對一個傳統理念的重塑。例如,在施工總承包中總承包企業面對因設計問題影響施工進度,既無法加以控制,同時又不愿為之負責。隨著EPC模式對這些情形的統合,總承包企業既可以、也將心甘情愿且積極主動地對這些前置的、“編外”的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控制,不論是從經濟效益的角度,還是從過程管理的角度,都能夠更好地完成總承包的任務。
二、為什么是EPC模式——比較分析施工總承包與工程總承包
PPC模式是當前全球建筑業最為廣泛使用和體系成熟的總承包模式之一,本文將通過解構EPC的理念分析EPC在何種程度上較施工總承包為優。
1.工程(Engineering)
工程策劃和設計在傳統施工總承包的模式中通常由業主直接對接工程管理企業和設計企業,一般這兩者對于實際施工環節的了解程度有限,常會產生違反施工現場原理的策劃、設計方案,特別是設計企業由于按照造價比例收費,在工程造價上缺乏合理性期待。在這種條件下,涉及到工期、價格等因素的索賠工作就會由于責任主體的不明確而對施工總承包企業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施工企業在關系鏈中位處下游,項目管理中既缺乏干預或協助工程策劃、設計所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在時間上又晚于策劃和設計團隊接觸項目,對策劃、設計的學習、理解和深化就需要付出額外的時間成本,且往往難免錯誤的發生。
2.采購(Procurement)
采購工作特別是專業設備的采購工作是建筑工程中一個重要的利潤點,優秀的供應鏈維護和商務洽談能力可以給采購方帶來巨大的利潤空間。傳統施工總承包模式中,采購工作往往是由業主直接進行或指定供應,從品牌的選定、價格的商談到具體使用、安裝的方式和成本等都由業主完全控制,可以說是業主對采購工作巨大利潤的完全把握。
在EPC模式中,采購的議價權和決定權為總承包企業所有,同時總承包企業不再受到業主影響,獨立地對造價負責。因此,總承包企業能夠通過自身經營能力最大限度地影響采購環節帶來的利潤。同時,采購中更符合企業自身技術能力和認知的選擇也對材料的使用、設備的安裝帶來了效率和便利,
3.建造(Construction)
在傳統的施工總承包模式中,建筑企業通常在工程施工完畢并交付后便結束該項目,重心轉入經營工作。但對業主來說,從接收工程到投入使用當中必然要經過充分的試車和技術培訓。富有經驗的業主單位可以自行進行這些準備工作,而更為常見的情況是業主會委托專業的工程管理企業(通常也是整個工程過程中的管理者或稱“代甲方”進行,以提高效率和保障過程順利。
三、對標國際水平,邁向全球市場
21世紀的前20年見證了中國建筑業的飛速發展,伴隨著城市化的腳步,建筑市場快速增長。然而時至今日,增速已經初見放緩跡象,在大中型城市,競爭的激烈程度已經達到驚人的水平。基于這些原因,國家大力推動工程總承包模式一方面是為國內建筑業企業指明先進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接軌國際,鼓勵國內的合格工程總承包商積極投身國際競爭,搶占全球市場。然而由于起點的落后,時至今日國內施工企業中仍只有少數大型國有企業能夠涉足這項重大的戰略規劃。
看清差距才能更好地追趕。在國內市場逐漸接受和推廣以EPC模式為代表的工程總承包模式的今天,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奮起直追,首要的就是完成充分的轉型發展,以成為合格的工程總承包商為參與全球競爭的起點。在扎實提高自身戰力、實現企業承包能力全面擴展的基礎上,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必將成為國際工程總承包市場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