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 彭雪峰
摘要:本文主要以乒乓球運動在我國不同發展時期的情況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乒乓球運動項目在中國發展歷程的分析,了解乒乓球運動存在的不同特點,掌握其發展規律和特征,為我國乒乓球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參考,為中國乒乓球運動的輝煌提供支撐。
關鍵詞:乒乓球運動;中國發展歷程;發展特征
乒乓球與多數運動項目相同,都是在晚清時期進入我國并實現快速發展。相關資料表明,我國乒乓球運動起始于沿海地區,并形成區域聯動的局面,為乒乓球在我國多地區的普及奠定基礎。而對乒乓球運動在沿海地區活躍的原因,以及具體發展情況的了解甚少,還需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一、乒乓球運動項目在中國發展的歷程
(一)乒乓球運動的萌芽時期
乒乓球運動項目于晚清時期在中國萌芽,相關資料證明,早在1901年我國廣州和福州等沿海地區,部分社會會館能夠找到乒乓球運動的蹤跡。但是這項運動發展與普及的速度較為緩慢,除對外開放程度較大的沿海地區,中國內陸其他城市基本沒有進行乒乓球的運動。在這一萌芽的階段,乒乓球運動的參與群體具有明顯的階級特征,主要參與乒乓球運動的群體多為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職工或外籍友人,普通群體還不能深入接觸到這項體育活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體育俱樂部,規定體育場所不對外開放,認為能夠參與乒乓球運動的中國人必須是商業領域和政治領域的名流。與之對應的是,當時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較為緩慢,對于西方的體育運動項目也較為排斥,傳統重視知識學習而忽視體育鍛煉的思想深入人心,致使乒乓球運動在中國內陸地區還不能實現大范圍的普及。
(二)乒乓球運動項目的快速成長期
在二十世紀初期階段,我國鐵路線路的建成,使鐵路沿線城市開始逐漸出現乒乓球運動,雖然相較于萌芽時期這一階段乒乓球體育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有所成效,但人們主觀意識的忽視和推廣力度的不足,使乒乓球運動組織化的程度較弱。直至到1919年,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由社會教育機關來組織各項體育活動,促進社會體育活動與教育的融合,推動乒乓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以上海這類沿城市為主,我國多地區開始建立乒乓球協會,并在各大校園內組織建立乒乓球隊伍。1924年上海地區所舉辦的乒乓球錦標賽,明確規定乒乓球運動的規則,為這項運動在不同地區的發展提供范本。這項賽事的舉辦激發我國各地乒乓球愛好者的訓練熱情,江浙地區建立形式多樣的乒乓球運動組織,逐漸形成民眾積極參與的發展局面。到三十年代后期,我國各地區開始加強互動,通過各地方球隊的相互訪問來積累經驗,并在交流和競爭中不斷提升運動者的球技,使我國乒乓球運動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時也使乒乓球運動出現多地區聯動的全新局面。
(三)乒乓球運動項目活躍期
在二十世紀中期,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俱樂部發展迅速,各地區之間的相互交流推動乒乓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在經歷我國動蕩時期之中,乒乓球成為舊時期中國全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標志著乒乓球運動在全面范圍普及,且逐漸被更多群眾所接受和認可。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1981年乒乓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首次被國際奧委會所承認,并在1988年以正式的比賽項目進入到漢城奧運會。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分別獲得女子單打和男子雙打的兩項冠軍,象征著乒乓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我國乒乓球運動團隊在1988年奧運會之后,開始進行標準化的訓練,并在1996、2000、2008年三屆奧運會中全部包攬乒乓球項目的金牌,奠定我國乒乓霸主的地位,促使乒乓球運動成為我國的優勢項目。
二、乒乓球運動項目發展的特征
(一)區域化傾向嚴重
乒乓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主要存在的特征為區域聯動性。主要體現在乒乓球運動起始于我國沿海地區,以上海、廣州、天津為核心,向周圍輻射并形成部分聯動的區域。其中,上海作為我國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中心,對乒乓球運動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與上海不同,廣州地區乒乓球運動的發展主要起始于教育,并逐漸擴散至華南的多個地區,并在與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中國澳門等地的交流和互動中,帶動這幾個地區乒乓球的發展。而作為北方城市的天津,相較于上海和廣州乒乓球運動項目發展起步較晚,主要在二十世紀30年代開始流行起立,并與北京、山東、河北等地區形成相互聯系的紐帶,推動乒乓球運動在我國北方地區的快速發展。
(二)教育對乒乓球項目發展影響較大
乒乓球運動在西方國家發展與在我國發展有所不同,早在1906年我國南武學堂的何劍吳學者就大力推廣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開展乒乓球運動項目,這一舉措對乒乓球在近現代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而何劍吳的學生許民輝在擔任青年會干事一職時,就多次向組織提出增設乒乓球項目的提案,并帶領學生積極參與乒乓球活動,使其成為我國最早的乒乓球運動的普及者和開拓者。在我國發展乒乓球運動的初期,教育作為重要的載體,發揮其重要的作用,對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影響較大,使乒乓球運動逐漸被青少年所喜愛,為我國近現代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教育和人才的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乒乓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歷程與新時期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密切的聯系。作為中國的國球,了解乒乓球在中國的發展進程,并分析其主要存在的發展特征,能夠更好地了解乒乓球運動項目自身的特點,并為乒乓球運動在當代發展提供更多參考,對乒乓球運動在我國未來的良好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何敬堂,張宏杰.建國后30年乒乓球運動發展歷程及功能價值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9,36 (04):441-447.
[2]李景繁,葉松東.砂板乒乓球運動的發展歷程與趨勢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 (04):187-191.
[3]張利,楊三軍.乒乓球運動起源與技戰術發展研究進展[J].體育文化導刊,2016 (06):98-9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