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偉
摘要: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也加快了人們對生活質量進行改善的步伐。在此環境下,人們逐漸對生活和身體的健康程度更為關注。因此更多的人樂于參與到戶外活動中來,通過開展有氧運動的方式提升身體的機能,由此啦啦操也成為多數人愛好的有氧運動之一。該種健身形式能夠切實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況,對全民健身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活躍作用。
關鍵詞:全民健身;啦啦操;價值
豐富多樣的運動項目為全民健身提供了客觀條件,啦啦操是當前參與人數較多的有氧運動項目,其趣味性較強,因此得到了廣大健身愛好者的認同。為切實優化健身活動開展的成果,需加強對啦啦操合理應用的研究,進一步促進該項運動發揮更大的功能作用,不斷改善鍛煉者的身體和精神狀況。
一、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內涵及時代意義
(一)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內涵
早在2014年我國便將全民健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并不斷采取多項措施鼓勵全民健身行為,對實施措施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改善。全民健身作為國家的戰略規劃,明確表示我國對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也表示我國將全民健身與實現社會建設的宏偉目標緊密相連。這也意味著我國把健身事業不僅看作是提升身體素質的途徑,也作為助力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措施。
(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時代意義
國務院針對全民健身活動出臺了專門的指導文件,這便表示健身活動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長遠利益,期望通過民眾全面提升身體素質,來實現整個民族體能的提升,從而為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前提動力。在實際落實的過程中,具體措施應緊緊圍繞群眾來開展,不斷提升體育事業的革新力度,從而實現強國的目標。全民健身作為國家的戰略舉措,其實施不僅由以往的體育系統負責落實和部署,還可聯合相關系統和部門共同參與,全面提升群眾的參與熱情,并享受到國家給予的資源,從而消除地域界限,將資源均衡分配[1]。
二、啦啦操對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促進全民身體素質的提升
啦啦操對提升群眾的身體素質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隨著啦啦操運動的普及,更多的群眾也對該項目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啦啦操本身具有獨特的趣味性,能夠吸引更多的群眾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有氧運動來提升個人的身體素質。關鍵在于,群眾由于對該項運動項目的熱愛才主動參與到鍛煉中,這便大幅提升了運動效果。即使在運動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礙,或者身體疲乏的時候,有積極性的支撐便會一直堅持下去,通過不斷努力奮斗達到預期的目標。從這方面來看,啦啦操對提升全民的身體素質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與其他運動項目相比,啦啦操的受眾范圍更廣,且趣味性更強,能夠廣泛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從而實現提升身體素質的目的。這種鍛煉效果不是短時期內能夠實現的,需要鍛煉者逐步練習,堅持鍛煉才能達到。啦啦操運動對于肺活量等指標具有較為明顯的改善作用,如果群眾長期堅持參與鍛煉,便會獲得較為明顯的效果。當前,對于人們生活質量最大的威脅便是健康問題。社會壓力和快節奏的生活,會對人的身體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而啦啦操便可有效輔助群眾改善和調節身體狀況,對提升群眾的身體素質具有較為明顯的益處[2]。
(二)發揮生活和娛樂的功能
啦啦操不但為群眾提供了改善身體機能的途徑,同時還可作為娛樂項目,為群眾的業余生活增添樂趣。群眾在參與啦啦操運動的過程中,不但可實現鍛煉身體的目標,還可同步進行交流,增進情感。此外如果具備一定的條件,還可組織具有一定規模的比賽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的娛樂生活。啦啦操作為一種娛樂項目,可為群眾增添更多的樂趣。隨著該項運動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受眾范圍也日益拓寬。在參與的過程中,群眾不僅得到了身體的放松,同時消極情緒也得到了釋放,通過與同伴的交流,參與者還會擴大交際范圍,針對生活問題的處理方面也能夠得到更多的建議和幫助。可以說,啦啦操不僅是運動項目,還是維持社會和諧、保障群眾生活穩定的重要途徑。
(三)啦啦操人文價值
1.教育價值
啦啦操發展至今已經不僅作為一項運動項目,而是具有更全面的實踐價值與社會價值。其作為群體參與的項目,需通過合作才能呈現出更為理想的效果。從建立隊名、口號到實際展示群眾的精神風貌和體能,整個過程均表現出該項運動的文化內涵,以及引領群眾形成的精神理念。群眾通過長時間的磨合和練習,逐漸形成了較為堅定的奮斗意識和互助精神。群眾在高度自律的團隊中能夠全面提升訓練的效率,為推動社會和諧提供更大的助力。
2.文化價值
啦啦操運動最早是產生于部落社會的一種儀式,為了鼓勵打仗或者打獵的勇士,部落便會組織全體族人共同載歌載舞,為外出的勇士祝福。當前啦啦操運動在我國的中小學范圍內也形成了普及,可以說在我國的各個層級均實現了啦啦操文化的滲透。對該種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承,有利于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引導群眾形成更為積極的思想意識,最終實現文化強國的建設目標[3]。
三、全民健身視域下啦啦操的實踐路徑
(一)正確認識和把握啦啦操運動內涵
在營造全民健身的運動氣氛時,需客觀認識該項運動的社會價值。首先,需從學校方面加強教育力度,體育教師需對該項運動的意義和作用建立充分的認知,從而將啦啦操內容滲透到具體的學科教學活動中,激發更多的學生對該項運動產生興趣,并自主投入到運動的練習中。其次,學校的管理者也應圍繞該項運動的課程設置、師資配置及隊伍建設給予必要的重視,在全民健身的氛圍下積極推動啦啦操運動在校園內的擴展,為其發展提供客觀條件。只有學校重視,才能促使學生積極接受和參與到啦啦操活動中來,為進一步實現精神和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創造氛圍。此外各相關職能機構也需為營造全民健身的環境提供支持。具體來說,可形成一定的鼓勵機制,提升參與人數,還可利用網絡信息手段,通過專業的平臺滿足群眾的線上運動需求。還可通過手機程序實時掌握運動參與的人數、發展信息等。具體的動態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對運動參與者進行推送。此外可選擇試點成為手機應用程序的示范單位,全面迎合當前群眾的信息需求,提升啦啦操的推廣效率,在現代化信息手段的輔助下,有效開展該項運動的推介,使更多的群眾了解并喜愛這項體育運動。
(二)加強啦啦操運動社團的建設
啦啦操運動的實施也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首要任務便是需在社團建設方面加大力度。社團是群眾自發組成的民間活動組織,對項目具有較高熱情和參與意識的人均可參與到社團的活動中來。社團組織可定期開展相應的活動來進行思想交流,分享個人的經驗和感受,以及探索如何進一步提升運動項目的豐富性和娛樂性。社團組織也是分層實現全民健身的重要體現。社團中會囊括各色人群,參與者可通過參加社團來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體驗與不同特征人群的交往方式,從而不斷開闊視野,擴大交際范圍。在全民健身的氛圍下,組織社團活動還可提升活動的參與人數,此外參與者還可在活動中交流啦啦操的運動技能,讓更多的人逐漸形成自主參與鍛煉的意識和習慣。此外在建立社團的同時,還需強化對運動隊的組建。運動隊可廣泛吸納表現優異的社團組織,開展更高層次的競賽和表演,從而進一步提升啦啦操運動項目的文化性與藝術性[4]。
(三)加大啦啦操文化氛圍的建設,做好指導員隊伍建設
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下,組建運動團隊之余,還需注意營造一定的文化氛圍。對此組織者可積極聯合不同的團體開展運動項目的友誼交流,讓不同的群體就運動技能等方面進行廣泛探討。不同的練習者所使用的練習方式也各異,以此通過相互切磋可為鍛煉團體打開思路,接觸到更為新穎的知識和方法,從而在思維和視野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于運動項目的宣傳工作也不容忽視,啦啦操需得到更大范圍的普及,這樣才能切實落實全民健身的目標。實現啦啦操的推廣需以客觀環境作為支持,對其開展文化方面的建設活動可依托教學、競賽及社會活動等方式來進行,從而在社會各層面均可有效滲透啦啦操運動。
在全民健身的意識指導下,啦啦操的指導員便是組織和推動項目開展的重要群體。從我國目前啦啦操運動實施的效果來看,如果缺乏指導員的宏觀協調和組織,將難以獲得較為理想的活動開展效果。因此為了實現既定的運動目標,相關機構應更為重視指導員隊伍建設工作,積極通過引進指導員、高校學生等與專業的啦啦操團體進行交流合作,從而提升教練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為該項運動的蓬勃發展吸納更多的專業化人才,輔助和帶領群眾逐漸形成健康的觀念,讓其意識到參與健身活動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價值,使其不斷發現啦啦操運動的樂趣,并將其作為豐富個人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此外建立專業的指導員隊伍還需依據政府的相關規定進行,盡量爭取更多的人力資源,不斷豐富啦啦操運動的人員儲備,全面提升該項運動開展的軟實力。
(四)加強行業管理,引入商業機制
其一,為保障啦啦操運動規范化進行,相關部門應為項目的開展和競技制定科學的規則,對參與者進行組別劃分,從而使競賽具有公正性。此外在規則中還需明確規定難度較高的動作的實施組別,從而進一步提升競賽規則的可行性。
其二,相關機構也需制定項目教練人員的任職標準。對從事教練工作的人員提出具體的崗位要求,并定期組織開展相應內容的主題培訓活動,要求所有教練人員均須通過考試,獲得資格證后才能上崗執教,以此提升我國啦啦操運動開展的專業性。此外還可與國外建立人才交流輸送通道,派遣教練員或者裁判員到國外進行深造,吸取行業先進的經驗和技術,了解最新的發展形勢,從而為我國未來的項目發展指明方向[5]。
我國啦啦操運動應以當前的發展形勢為基礎,不斷探索創新的途徑,使該項運動能夠在我國長遠發展。相關人員應借助網絡發展的優勢,大力拓展宣傳渠道,綜合運用線上及線下各類傳媒渠道來提升運動的影響力,使啦啦操成為更受歡迎的學校體育和競技項目。管理機構也需廣泛吸納社會資源的參與,引入更多的資源支持,加強對運動項目的政策及資金扶持,從而全面促進啦啦操運動在全社會范圍的推廣。
四、結束語
為了切實發揮啦啦操運動的功能和價值,引導更多的社會群體認識、了解并逐漸參與到該項活動中來,應積極創建更為濃郁的訓練氛圍,從構建專業化的教練隊伍、制定科學的競賽規則及鼓勵機制等方面來保障該項目的蓬勃發展,全面提升參與者的積極性,使之成為社會群眾接受度和參與度較高的運動項目。
參考文獻
[1]彭璐.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背景下發展啦啦操運動的價值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0):217–218.
[2]趙斌.將啦啦操融入蘇式體育課堂的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8):141–142.
[3]靳晶.體育產業中舞蹈啦啦操運動的可持續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2017(30):34–35.
[4]邱建鋼.我國啦啦操項目市場化推廣策略研究——以“全國啦啦操規定套路”推廣為例[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29(06):696–698.
[5]閆傲,馬凌波.奧運爭光與全民健身背景下上海市學校健美操和啦啦操發展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05):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