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緩慢復蘇,許多國家都通過加強區域合作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倡議,為我國與沿線各國建立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合作關系帶來重要機遇,也為區域內貿易發展創造契機??缇畴娚套鳛閲H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傳統進出口貿易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在關稅稅率已降至較低水平、通過降低關稅促進貿易的空間已經不大的背景下,依靠提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來發展區域內跨境電商貿易卻有著巨大的潛力。
關鍵詞:“一帶一路”;貿易便利化;跨境電商
1 “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便利化與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一帶一路”倡議進入實質共建階段以來,中國與其他國家在貿易通暢方面開展了多項合作,貿易便利化建設取得一定成果。首先,基礎設施與物流發展迅猛。據統計,中國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承擔了超過3000個基建項目,其中中俄黑龍江大橋、中哈公路、亞吉鐵路等項目陸續建成通車。中歐班列開行數量也呈現大幅增長,2013年全年開行僅80列,2019年達到6363列,且費用也在不斷下降。第二,海關合作加深,進出口通關速度不斷加快。據海關總署統計,截止到目前,中國海關已與韓國、新加坡等36個國家或地區的海關實現AEO互認,使出口到這些國際或地區的中國AEO企業查驗率降低60%至80%,通關時間與成本下降超過一半。除此之外,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在金融合作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截止到目前,已有超過50個“一帶一路”國家加入亞投行;同時中國還有10家銀行在沿線26個國家設立了67家分支機構,為當地提供金融支持。例如,中國銀聯通過授權實施支付標準、協助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方式,推動“一帶一路”國家支付網絡互聯互通。第三方支付企業也爭相開辟跨境支付新戰場,目前已有財付通、支付寶、易寶支付、匯付天下等3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跨境支付業務牌照?!耙粠б宦贰毙畔⒒ㄔO也為區域內國家發展跨境貿易帶來便利。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數據顯示,依托“一帶一路”信息化建設,2019 年沿線國家的信息社會水平同比增長2.78%,高于全球2.10%的增速。
2015-2017年,我國對65個主要“一帶一路”國家的外貿出口總額呈上升趨勢,從5059億美元上升到6421億美元,增幅達到27%。然而在2018-2019年,受全球經濟下行、世界經濟周期性調整、國內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國內制造業轉型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對主要“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出口額出現下降,2018、2019年分別同比下降3.7%和5.2%。
2 “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便利化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影響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已經進入實質共建階段。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合作。中國與周邊48個國家絕大多數貿易便利化水平都呈總體上升趨勢,為了研究這種趨勢是否受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了解“一帶一路”政策實施以來,在貿易便利化改革與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從而更好地為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便利化建設提供政策建議?!耙粠б宦贰钡摹拔逋ā苯ㄔO中,貿易暢通已取得一定成效,表現在基礎設施與物流、海關環境、規制環境、電子商務、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后都得到顯著提升。
貿易便利化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總體效應中可以看出,進口國GDP越高,中國對該國的跨境電商出口額就越高。人口對貿易量的影響通常是不確定的,人口增加會帶來消費需求的增加,但同時也可能會改變國內生產分工,導致貿易量的減少。進口國人口的增加,能夠帶來該國跨境電商進口量的增加。地理距離會通過影響貿易成本對貿易產生阻礙作用。地理距離越遠,交通運輸成本、儲藏成本、包裝成本等越高,從而減少貿易量。進口國平均關稅稅率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量的影響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在經濟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關稅壁壘大大降低,中國與“一帶一路”的一些國家還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如東盟十國、格魯吉亞等國,因此進口國平均關稅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產生的阻礙效應不顯著,也可能是因為進口國對不同國家采取不同關稅稅率,如限定稅率等。
貿易便利化總體水平的提高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綜合來看,貿易便利化分指標產生的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促進效應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海關環境、電子商務、規制環境、基礎設施與物流、金融服務。這一結果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改革提供了指導。
3 結論與對策
3.1 加強區域對話,建立貿易便利化合作機制
中國與許多“一帶一路”國家都達成了貿易便利化合作條款,但并未設置一個統一的協調監管機構,也未建立起完善的貿易便利化政策溝通機制,這使得一些合作僅僅浮于表面,并未落到實處。同時,一些實質性貿易便利化合作也會因為在推進過程中沒有完善的爭議解決機制而遭遇阻礙。因此建立貿易便利化溝通、協調、監管機制尤為重要。首先要建立高效溝通機制,使各國可以就貿易便利化改革與合作進行有效溝通,降低溝通阻礙。其次貿易便利化改革與合作涉及范圍廣,統籌協調工作難度大,因此應當明確各方職責,建立完善的協調機制,積極解決雙邊貿易便利化改革與合作中的爭端,推動貿易便利化項目的開展和落地。
3.2 著重加強海關合作,簡化通關流程
首先要繼續簡化我國進出口通關手續,雖然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些措施,減少了通關所需提交的單證,同時允許跨境電商出口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報關方式,一定程度上簡化了通關手續,但根據《2017年全球營商報告》,我國的進出口清關和檢驗所需的時間和成本還處于較高水平,因此應當繼續推進海關流程簡化。第二,要積極推動與區域內國家海關進行合作,通過雙邊AEO制度安排,對不同資質的企業實現差異化海關監管,為資質優良的企業提供更多便利。同時要積極推動海關監管結果互認,減少同一批貨物被不同國家重復多次檢驗的情況。第三,跨境電商出口B2C模式涉及的業務單筆規模小但包裹總體數量非常多,為了提高貨物放行效率,應當通過溝通協調制定出快速放行的標準,例如為高新技術產品提供快速通道,減少貨物在海關積壓的時間。
3.3 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首先,跨境電商的交易全程離不開互聯網,從產品搜尋與展示到網上購買與支付、物流跟蹤、在線海關申報等,可以說一國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影響到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水平,所以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要積極普及互聯網,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鼓勵、支持、引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提升信息化水平,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物質基礎。第二,要通過區域內溝通與合作,實現無紙化通關,建立較為統一的網絡通關信息系統,實現海關信息快速共享與交換。第三,要在區域內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推動跨境電商與新技術融合發展。此外,中國信息化水平在區域內處于中高水平,且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因此也要積極將先進技術與經驗傳遞給信息化發展落后的國家,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APEC,The Impact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APEC[R].APEC,1998.
[2]劉重力. APEC 貿易便利化問題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1-5.
[3]秦陽.貿易便利化:一箭雙雕[J].中國海關,2002(9):32-33.
[4]張魯青.貿易便利化及中國的應對策略[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40-142.
作者簡介:
卜彥君(1990- ),女,漢族,山西陽泉人,研究生學歷,就職于上海海關學院校長辦公室,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