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之


摘 要:本文基于一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再綜合燃氣計量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在深入研究計量差錯值和差錯氣量核定的基礎上探索出三種可以對燃氣計量差錯進行退補的三種核算方法,并且做到了理論與案例的雙重闡釋。
關鍵詞:燃氣計量器具;燃氣計量差錯;退補氣量;核算方法
1 核算補退氣量
1.1 核定差錯值
氣體測量儀器誤差值的校驗流量點應為測量儀器所規定的最大誤差值作為極值,這個值被視為氣體測量儀器的誤差值。在計算補給氣體量時,只需要考慮流點處的補氣量,并且應以“零”偏差補給為準。
1.2 核定設備差錯值
1.2.1 核定溫度測量裝置的差錯值
如果能夠確定溫度測量裝置中常用的溫度測量點,那么溫度錯差值可以就此以該測量點的誤差值為標準。如果不行,則在發生燃氣測量誤差時的上海地區的日平均溫度或月平均溫度以及年平均溫度作為誤差值的參考。
1.2.2 核定壓力測量裝置的差錯值
如果能夠確定壓力測量裝置中通常使用的壓力測量點,則該測量點的誤差值為壓力誤差值。倘若不能確定,那么用氣用戶的供氣管氣體的設計壓力為壓力測量點,該測量點的誤差值就被視為誤差值。
1.3 核定錯值
如果燃氣計量裝置的測量功能發生故障或者參數設定錯誤時,如果測量之后能獲得示值錯誤,則根據示值誤差來驗證誤差值;反之,則直接核算錯誤氣體量。
2 核定差錯氣量
2.1 核定計量超差
如果能夠確定測量誤差的日期,則從發生測量誤差的那一天到校正測量誤差的那一天的空氣量為誤差氣體量;如果不能確定,則在測量誤差校正之日前一年的氣體量為誤差氣體量;如果小于1年,那么氣體量是從安裝日期結束到測量超調校正日期為止的錯誤氣體量。
2.2 核定燃氣計量錯誤值
可以根據以下三種情況來驗證燃氣計量錯誤。
①首先當煤氣表的計數器出現故障,流量累加器故障或機電轉換錯誤時,如果可以檢索抄表系統記錄或手動抄表記錄以確定發生計量錯誤的時間,則在這個時間范圍內進入的燃氣氣體量就是誤差氣體量;如果找不到,則從計數器出現故障的日期算起到流量累加器發生故障或測量儀器安裝到更換合格的測量儀器為止的這段時間內的氣體量為錯誤氣體量;②當溫度,壓力等輔助測量設備的體積換算參數設定發生失誤時,則需要根據系統或者手動抄表來確認誤差氣體量。如果沒有這樣的記錄,則從安裝測量儀器到更換合格的測量儀器的日期為結束日期,并將這段時間內的氣體量確定為錯誤氣體量;③氣體測量數據的采集或復制不正確時,采集或復制錯誤的日期為校正日期的開始,這段時間內的氣體量為誤差氣體量。
2.3 三種核算方法
燃氣計量差錯退補的核算方法常用的有三種方法,分別是直接法、參照法和比較法。在具體的核算過程中,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個辦法來進行。
2.3.1 直接法
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計算氣體量時的誤差值,誤差氣體量和補充氣體量的計算。所謂核算氣量是指通過氣體計量裝置或核算方法測得的相對準確的氣體量。確定了誤差氣體量和計算出的氣體量之后,可根據公式(1)計算排出氣體量。
ΔQ=Qm-Qz(1)
在上述式子中:ΔQ指退補氣量,m3;Qm指差錯氣量,m3;Qs指核算氣量,m3。
參考核算法該方法主要適用于無法確定誤差值的備用氣體的計算。使用此方法時,建議使用以下四種方法來計算補充氣體。
①根據錯誤氣體產生周期之前的三個抄表周期中的平均日消耗量與發生錯誤的自然天數的乘積,計算氣體量,并根據公式計算補給氣體量;②使用平均每日消費量與當前發生錯誤氣體周期中上一年同期發生錯誤的自然天數的乘積來計算氣體量,補充氣體量為根據公式(1)計算;③校正了燃氣計量儀表后,在抄表周期內平均日消耗量與在讀數周期中發生錯誤的自然天數的乘積即為計算出的燃氣量,再根據公式(1)計算補給燃氣量;④在誤差氣體量產生周期之前的三個抄表周期中,標準氣體狀態下的氣體體積與工作狀態下的氣體體積之比可根據公式(2)計算。
ΔQ=K×Qm(2)
在(2)式中:ΔQ是指標準狀態下的耗風量,單位是m3;K是指校正系數;Qm代表工作狀態下的誤差風量,單位是m3。
2.3.2 比較核算
這種方法只適合將并行測試條件連接到氣體測量標準設備的氣體測量儀器的使用現場,或者適合能將測量設備搬回實驗室進行現場模擬的條件。
3 核算案例
2018年5月1日,某用戶安裝了膜式天然氣表(G2.5基準表,qmax=4.0m3/h)。在2019年3月1日,該用戶發現自己的這臺燃氣表的測量數據異常。經過協調商量之后,3月10日,燃氣公司來到房子里更換了煤氣表,然后將煤氣表送到技術機構驗證。拆卸后,煤氣表計數器的顯示編號為500m3。經驗證后,三個流量點處的燃氣表qmax(4.0m3/h),0.2qmax(0.8m3/h),qmin(0.025m3/h)在下面的誤差處顯示為4.0%,5.2%,1.0%。請計算該用戶的補貨量。
但是盡管如此,由于不能夠確定測量誤差的最初日期,再加上氣表的安裝和使用還沒有達到1年,從2018年5月1日開始安裝,到誤差核算之日2019年3月10日之間,此期間內的誤差量為Qm=500m3,氣表指示值在qmax和0.2qmax流量點的誤差超過了驗證規則中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因此根據公式(3)計算兩個流量點的退補氣量。
(3)
所以,燃氣公司應向用戶返回的燃氣量為20.04m3。以某燃氣用戶為例,其在2019年7月3日這天安裝了一臺型號為G160的渦輪燃氣流量計(帶流量累加器),該流量計的管道可以提供10kPa的壓力。在當年8月份第一次抄表中,該流量計所顯示的數字為1560m3,體積累加器的工作體積為1560m3,經過溫度累加器和溫度和壓力參數后的標準體積為1600m3。后經檢查該流量計計數器和流量積算器都在正常工作,但積算器的溫度校正值設置不正確(本應設置為20℃,但實際卻為0℃)。請由于溫度參數設置不正確,導致流量積算器的體積轉換發生錯誤。流量累加器顯示的校正風量為誤差風量(Qm=1600m3),補給風量根據公式(4)計算。
(4)
所以該用戶應該補充繳納117m3的燃氣量。
4 總結
燃氣計量器在被應用到具體的使用當中時,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導致出現計量上的錯誤,而往往這樣的錯誤想要查證會非常麻煩,因為在調查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機構和單位,再加上處理糾紛的相關人員業務能力水平不均勻,這對于業務處理將會帶來較大的阻礙。所以,不斷完善燃氣計量的核算方法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上述所提出的幾種核算方法對于燃氣計量糾紛的解決而言具有可借鑒性,科學合理,可操作性極強。
參考文獻:
[1]陳美然.燃氣計量新技術及其應用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 2017(32):111-112.
[2] DB31/T748-2013.電能計量差錯的退補電量核算方法[S].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