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偉楠
摘 要: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工業的發展。工業污水的處理效果的優劣直接決定了自然生態環境的好壞,因而工業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與重視。而將膜技術應用到化工污水處理中,能夠全面提升化工污水處理的效果,維護生態平衡。基于此,文就著重探究膜技術的分類和特征,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明確膜技術在化工污水處理中的積極作用,為加強我國環境保護與發展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化工污水處理;膜技術;應用;策略
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工業生產占據重要戰略地位,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實際的工業生產過程當中,是以犧牲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來加快工業發展。這樣的發展方式與我國所提倡的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相違背,嚴重威脅了生態平衡,因而加強工業中化學污水的處理工作已迫在眉睫。而借助膜技術以全面加強化工污水處理工作,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現象發生,全面提升化工污水處理的效能。在化工污水處理的過程當中要實現多種技術的綜合使用,在提高化工污水處理效率的同時,減輕對自然生態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以有效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1 膜處理技術概述
膜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化學廢水深度處理的新技術。可以減少膜的污染并確保排水質量。MF、UF、NF、RO等每種技術都有自己的特點。其中:微濾(MF)技術。采用對稱或不對稱的膜結構,以有機高分子膜和無機陶瓷膜為膜材料,在小于0.2MPa的壓力下分離出細小顆粒。分離機理是過濾后的化學廢水靜態通過。MF膜可以有效去除化學廢水中的污染物;超濾(UF)技術。采用不對稱的膜結構,使用有機和無機膜作為膜材料,在0.1-1.0MPa的壓力條件下分離聚合物材料和膠體。隔離機制如下:過濾后的化學廢水流過UF膜,在0.1到1.0MPa的壓力下未被UF膜保留的小分子和離子污染物通過膜孔進入透明溶液。污染物殘留在膜表面,大部分被濃縮物帶走;納濾(NF)技術。低壓反滲透技術使用不對稱的膜結構,并使用纖維素,聚砜和芳族化合物作為膜材料,以在0.5-1.0MPa的壓力下分離二價離子。隔離機制如下:NF膜的帶電特性是選擇水中的離子,通過電位差的作用使污染物和水擴散,并利用這兩種物質的不同擴散速率特性來有效利用化學廢水中的污染物。實現出色的分離;反滲透(RO)技術。采用不對稱膜結構,以纖維素,聚酰胺和復合膜為膜材料,單價離子在0.5-6.0MPa的條件下分離。由于在相同的高壓操作條件下通過RO膜的水分子和污染物比例的差異,分離機理利用RO膜兩側的化學勢差來阻擋化學廢水中的污染物。
2 化工污水處理
在化工企業的實際生產活動中,會產生大量的化工污水,其中包括了許多有害物質,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將會嚴重危及周邊的生態環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污染水資源,對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加強化工污水處理工作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在去除水體中有害物質的同時,減輕對自然環境的污染程度,從而有效協調經濟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協調發展。加強化工污水處理,以有效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3 膜技術的特點
作為具有選擇性分離功能的材料,這種膜技術實現不同物質的分離,純化和濃縮。而在膜技術的使用過程當中并不需要添加助劑,充分利用膜技術的性能,就能夠加強化工污水處理。而在化工水污染處理過程中,主要是借助電位壓力和濃度梯度來實現純化混合物的分離。目前,膜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化工污水處理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化工污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很相似,在化工污水處理的過程當中常規的技術和方法難以達到實際的處理效果。而加強膜技術的使用,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污水處理的缺陷,全面提升化工污水處理的效率。在化工污水處理中常用的膜技術有微濾膜技術,超濾膜技術,納濾膜技術,反滲透技術以及液膜技術等。而不同的膜技術有著相應的特性和應用范圍不同,與微濾膜技術相比,超濾膜技術的過濾效果更好,能夠全面提升化工污水處理的效果。
4 化工污水處理中膜技術的具體使用
4.1 超濾膜技術
在化工污水的處理過程當中,借助超濾膜技術這種不對稱多孔膜,實現孔徑范圍在1~100納米的顆粒的濾除。而在超濾膜技術的實際應用中,要綜合考慮到化工污水處理的指標,加強新方法和新技術的使用,借助超濾膜技術全面提升化工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與其他膜技術相比,借助超濾膜技術,能夠有效去除化工污水中的真菌,藻菌等細菌,同時有效去除化工污水中的蛋白質,酶,和乳膠等。在化工污水處理的過程當中能夠有效避免因為生物的影響而降低超濾膜技術的使用效果的現象發生,全面提升化工污水處理的質量。而超濾膜技術中所含的氧化劑能夠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達到凈化水體的作用。在超濾膜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可以借助超濾膜技術實現化工污水處理的自動化,通過簡單的電腦操作完成污水處理廠的開啟和關閉,從而全面提升化工污水處理的效果。
4.2 微濾膜技術
微濾膜技術是一種對稱微孔大分子膜,孔徑為0.03~1納米之間,將其應用到化工污水處理當中,能夠將孔徑在50納米的粒子濾除掉,從而加強對化工污水中懸浮物,細菌和微粒子的過濾。由于微濾膜技術的使用相對較簡單,同時能夠有效加強生產成本控制,因而在化工污水處理中有著巨大的潛力。微濾膜技術的污水處理能力較高,將其應用到化工污水處理中,能夠充分利用其性能,從而實現統一處理化工污水的目的,降低化工污水處理的成本。為了提升化工污水中膠體,懸浮物的去除效果,加強微濾膜技術的使用,從而實現對化工污水的預處理。與傳統的過濾技術相比,微濾膜工藝的精密性更好,而將其應用到化工污水處理過程當中,以借助重力流和負壓運行方式來凈化水體,從而實現污水的深度處理。
4.3 反滲透技術
作為最先進最有效的膜分離技術,加強反滲透技術的使用,能夠全面提升化工污水凈化的效果。反滲透技術是在60年代逐步發展起來的,為了加強反滲透技術的使用,在化工污水處理工作開展的前期則需要充分了解“滲透”這一概念,加強水環境壓力的檢測,以充分利用反滲透技術的優勢,全面加強化工污水處理工作。反滲透技術主要是通過節流的方式實現化工污水中的小分,離子的分離,選擇合適的滲透方式從而實現液體,混合物的分離。反滲透技術的在使用過程中主要是利用膜內外兩側的壓力實現膜分離,從而全面加強化工污水處理工作。反滲透技術在海水淡化,淡水制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全面提升了污水處理的效果而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當中,可以將反滲透技術分為,浸透,反浸透和浸透平衡等三個不同的過程。
5 結束語
通常,膜分離技術是分離分子的操作方法和手段。在當前社會形勢、技術要求高的情況下,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作用,具有高效節能的優點,用于化學廢水處理,被廣泛使用。然而,膜分離技術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項目,還需要進行各種技術研發和改造。因此,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技術要求進行優化,更好地探索更多的膜分離技術,開發新技術或新工藝,減少污水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讓膜分離技術在化學污水處理中得到應用。更好的處理效果,解決更多的污水問題。
參考文獻:
[1]馮衛鑫,黃秀瓊.膜分離的新型煤化工廢水油塵分離系統應用[J].南方農機,2018(5):114-114.
[2]孫穎.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8,45(8):176-177.
[3]王水明.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環境工程中的有效利用[J].環境與發展,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