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梅
摘要:機電一體化專業是一個寬口徑專業,適應范圍很廣,企業希望招聘到既有專業知識,又有計算機知識,懂得應用新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本文主要是研究中職機電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先是根據市場人才的需求情況對中職機電專業的就業前景進行分析,再從崗位能力的需求進行綜合的分析得出,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的機電專業學生,在工作的勝任力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在崗位的提升能力上速度較快,在新技術新技能的接受速度上有非常大的優勢。因此,中職機電專業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相當重要,既是就業的基礎又是就業的保證,更是就業的公開優勢。
關鍵詞:專業指向性;精彩課堂;工作勝任力;數字化轉型
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被國家列為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最急需的十大專業人才之一,是中職學校覆蓋面和就業領域最寬的專業。什么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它是在機、光、電、自動控制和檢測、計算機應用等學科相結合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綜合性應用技術。該專業主要培養能進行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并具有初步設計開發能力的中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經過中職的三年時間的學習,能夠掌握機、電、計算機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必備技能。機電一體化專業又是精密機械與電子技術(含電力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等多門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屬高新技術,也是當前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它是先進制造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推動了當前制造技術的迅速更新換代,是產品向高、精、快迅速邁進,使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國逐漸成為世界制造業基地,加上傳統企業面臨大規模的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國內急需大量先進制造技術專業人才,這就對就業者提出了對計算機應用知識的更高的要求,才能很好地去應用新技術。因此在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很好的市場環境下,要保證待遇更高,就必須有充足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具體培養過程研究如下:
一、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專業指向性教學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目前是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所有的專業都要進行教學。這就給老師們造成錯覺,所有專業都是一個教法,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一版到底,沒有專業之分,沒有教學對象之分,沒有年級之分,更沒有教學專業性指向的教學。公共基礎課的教學目標不應該是只停留在學會基礎的計算機知識,更應該提升到為專業服務的層次,真正實現專業指向性教學。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教學設計,融入專業知識作為牽引,從教學案例到作業的布置都要與專業相關,用更貼近機電一體化專業知識的內容和案例去反推教學設計。讓學生知道計算機應用基礎這一門課程也是專業必不可少的課程,強調掌握的重要性以及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的幫助,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專業指向性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習重視度引導,做到公共基礎課真正為專業服務。
二、打造“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精彩課堂建設
中職學生現狀是文化基礎差,對學習沒有興趣,但作為老師,要去反思,為什么學生不愿意學習?學生不愛學,不是學生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是老師的課堂教學不夠精彩的問題。精彩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的大本營,如何讓學生愿意到這個大本營來,關鍵還是要引導,要設計,要精彩?!坝嬎銠C應用基礎+專業”的精彩課堂的打造,對教師90分鐘的課堂教學流程進行固化設計,規定上課的動作,實現規范化教學。具體精彩課程教學環節設計如下:
1.精彩開課:5分鐘點名,與學生互動,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小游戲、心理游戲或是專業知識相關的各種媒體呈現,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角色轉換。
2.精彩的紅色思政教育滲透:用5分鐘進行時事,熱點新聞的思政教育,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進行一些知識的科普,營造又紅又專的專業課堂氛圍。
3.精彩的OBE導向:5分鐘的課堂形成的結果展示,針對這一節課設計出來的,可以是作品,文字表述,問題等形式,用教學成果反推教學過程,以學生學到什么為課堂主線,從而進行教與學的實施。
4.精彩導入:5分鐘的新課導入,可以是與這一節課的重難點來設計問題的帶入,小視頻或短片的啟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設置學習場景將學生快速帶入學習狀態。
5.精彩講授:50分鐘的知識講授,PPT是師綱式的輔助內容,關鍵字的呈現,每頁的字數不應該超過100字,講授過程中每隔10分出現一次互動。講授的過程中注意精彩案例的結合,符合現代中職生的需要,關注現代中職生所關注的東西進行案例的設計,再次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整個課堂教學有笑聲,有掌聲和的兩聲課堂。
6.精彩的測試:10分鐘課堂測試,課堂的測試是對教學內容的精彩回顧,讓學生對知識再一次進行鞏固和加深記憶,實現知識感知獲得感。
7.精彩小結:5分鐘小結,是對知識的全面整理,總結這個知識在企業中的具體崗位中發揮什么作用,是對學生的勝任力的一種強調。
8.精彩作業布置:5分鐘布置課后作業。作業的布置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對學生的知識升華和拓展,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再次提升,培養學生的善于思考的能力,也是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需要的一種拓取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三、以工作勝任力為目標進行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升
學生通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學生最后呈現出來的應用能力是在工作的勝任力上體現的,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是老師講過的,也不是所有知識都是學過的。對學生的培養要注重舉一反三的能力的培養,注重解決問題的實操性的培養,特別是機電一體化專業,他們是面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技能最多的一個專業,知識的靈活運用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因此,在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升的教學訓練過程中,具體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1.教學案例必須來自企業的實際案例,來自己實際的工作崗位的案例。
2.教師的提高必須到企業進行社會實踐,不是靠多年的教學經驗,而是要到企業中去學習,了解企業的具體工作崗位的能力需求。
3.教師的課堂要公開化進行演練,不斷地反復地去熟悉精彩課堂的固化設計流程,教師按照流程進行教學內容的填充,精彩課堂才能實現。
4.教研活動要對教師進行分環節的教學技能比賽。比如:學生注意力設計比賽,課程引入環節設計比賽,思政教育服務專業教學的比賽等。
四、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以“用”為本,不斷創新,用最“接地氣”的內容,以情境化的設計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場域,提高知識接受度和學習效率。教師進行數字化轉型與在線能力建設,做到“五個三要”
1.要三個主體同步提升:教師,班主任,學生,做到教的,管的,學的同步提升;三個維度同時提升管理,在加強對學生的管控基礎上進行教學優化,做到先育人再教學。
2.要三個步驟分步進行:形成數字化意識,樹立數字化觀念,進行數字化教學實踐;數字化教學是現代教學的必選手段,教師在面對數字化教學這個領域,如何更好地去發揮這個陣地的作用,充分利用數字化進行機電專業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將學生的碎片化時間進行串聯,形成數字化教學結果。
3.要聚焦三類人才培養:加強高端型技能人才、行業急需的應用人才、一線操作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將學生進行分類分層次教學,是對現代中職生有效培養的體現,保持專業的社會影響力,特別是機電專業的學生,需要用更充足的計算機知識作為崗位能力提升的支撐,故要實行分層培養。
4.要促進三種就業:促進新崗位就業、數字經濟就業、高質量穩定就業(中高端就業);就業是對學生的最后檢驗,機電專業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就業的保障力度就會更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就更強。
5.要注重三個能力培養:有能力學習、有能力成長、有能力上升。機電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有這三個能力,因為機電專業崗位的要求,促使學生必須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在學習、成長和上升的三個維度上必須有著與別的專業不一樣的體現。
通過上面舉措,不斷找出教學痛點和難點,針對痛點和難點做出亮點,將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進行專業指向性教學,精彩課堂教學環節的固化設計,再根據各環節進行分環節公開比賽提升,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公共基礎課服務專業課,提升學生專業能力。通過差異化進行有效地教學和管理,培養出工作勝任力強的學生,實現專業品牌的宣傳和推廣,形成一流的社會育人質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郭云?!ず诵乃仞B導向的課程設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2]張范輝.課堂不能只教知識[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張文質.課堂因生成而精彩:高校教學的生成智慧[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06).
[4]黃厚江.預約課堂的精彩[M].漓江出版社,2015.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9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面向港口企業的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XZZJG2019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