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發展顛覆了所有的傳統行業,出版業自然也在其中,因此編輯出版學在1988年之時進行了本科教育的整合。然而在行業發展漸漸趨向出版融合以后,我國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又再次面臨挑戰。基于此,本文將通過探討編輯出版學教育的發展問題,結合多方面多角度淺談對本科教育現狀的思考。
關鍵詞:融合出版;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
出版融合是傳統出版業為了生存,順應現代出版發展趨勢,在技術推動下與數字化出版進行的融合。融合出版在教育、專業、大眾等出版領域中取得了較大的新成果,是出版業轉型成功的重要出路。編輯作為出版業的核心,對于出版業的轉型至關重要,在此基礎上,我國開始大力發展編輯出版學教育,各高校也開設了該學科的本科教育,旨在為出版行業提供充足的高素質人才[1]。
一、我國編輯出版學教育的發展現狀
在倡導全民閱讀以及科技高度發展的社會,編輯出版業展現出鮮明的活力。編輯出版學專業的開設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作為一門應社會需要而設立的學科,面對出版業轉型的現今,編輯出版學的高等教育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當今,作品的出版堪稱形式多樣。在科技尚未發達、網絡尚未普及的時期,傳統出版占據著作品出版的主要地位,直至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今日,數字出版才逐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并且與西方發達國家成熟的現代出版體系相比,我國出版業各方面發展得較晚,與之仍有不小的差距。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編輯出版專業高等教育該如何培養出適應融合出版的復合型人才,相關專業教育需要發展到何種程度,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需要客觀認識現狀并積極解決存在的問題。
二、編輯出版學高等教育面臨的難題
由于出版融合的轉型方式也同樣在探索之中,高等教育出版學教育要適應社會需要而進行的改革,必然存在較大的困難,其難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專業定位不明晰
當前對于該專業高等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最具權威性的還是1998年國家教育部所提出的“要具有系統性的編輯出版理論知識和技能、深厚的科學文化知識,可以在出版行業、文宣部門從事出版、編輯、發行與管理等業務的人才”。然而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各大高校對此制定出的專業定位存在很大差異,但主要歸為兩種類別:第一,通才教育,即不論哪一學科的知識,學生都必須要掌握一些,同時明確掌握基本的出版物印發過程,所以他們認為需要進行專業整合,不再將整個編輯出版學進行細分。第二種,特色和專業教育。由于這些專業培養思路差別很大,導致專業教育過程中出現了專業定位不明確的情況,且極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一定混亂現象。這些問題也能夠從當前的行業發展之中找到一些問題反饋,即專業擴招不斷,但學生職業發展困難,業界無法招到適合的創新人才。雖然最近幾年很多院校都加大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這種非系統性且臨時開展的培養模式還是無法解決學生畢業之后所要面臨的問題。
(二)教育實踐性較難做到
現代教育普遍強調實踐性,然而在高校本科教育中,編輯出版專業主要還是以傳授理論為主。例如在傳統圖書報刊的出版、影音數字化出版等流程,學生很難參與專業單位的實踐業務。甚至在AR、VR等高科技出版中,由于科技自身普及性的阻礙,學生更難對此類實踐有所接觸。對出版業務流程的不熟悉,增加了學生們的就業難度。
(三)教育體系的不完善
首先這是高等教育普遍出現的難題。教師隊伍大多自身并沒有在出版行業中較長時間的就業背景,雖然有較多的理論知識,但在實踐教學中有可能無法跟上行業的實際發展,這對教學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知識結構很難直接運用在實際工作中。其次高校招收的學生數量大于行業需求,且對行業內不同領域的出版物專業知識匱乏,導致出版業反而錄用其他專業的人才,這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
三、對我國編輯出版學教育發展的建議
針對上述編輯出版學教育發展的問題,個人建議提出以下策略:
(一)做好編輯出版學專業的定位
編輯出版主要是對于圖書、刊物等作品實物的編輯、印刷與發行[2],其本科教育的定位不能偏離這些定位,教育改革必須根據社會需求以及融合出版的發展趨勢,調整并確定好教育的知識體系。具體而言就是要確定學生主要學什么內容,根據這個內容要開展怎樣的教育,這樣學生才能全面認識出版行業的工作,從而達到培養出適應出版產業發展的人才的目的。
(二)增加教育體系的改革
一方面,高校應該要加大實踐課時的比重,整合實踐教學,使原先的實踐內容轉變成和融合出版相關的新型實踐內容;或者與出版業單位企業溝通合作,實現兩者的共贏。另一方面,需要整合教師團隊,鼓勵專業型人員同時兼任社會實踐教師職務,這樣高校可以根據業界的需求和發展對專業課程進行適當的調整。這不僅提高了編輯出版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未來參加出版工作打下基礎,而且提高了編輯出版學教育的質量,間接促進出版融合的發展。
(三)可以向國外的出版教育方式學習
國外的出版業轉型比我國發展得要早一些,也更加成熟一些,而國外的教育與出版業的融合確實有其值得借鑒的地方。例如在專業側重方面,英國作為出版學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就很有話語權。高校可以通過聘請國外教授或者交流生以及派遣教師去學習等方式,將國外先進的教育方式與我國出版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這也是一種教育創新的方式,可以給國內編輯出版學教育提供不同的視野、觀念和思維角度。
四、結束語
編輯出版教育發展已經過了五十多年的歷史,雖然過程中經歷了不少磕磕碰碰,但給出版業的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還是不容小覷。在當今傳統出版的轉型尚在進行中、數字媒體出版不斷出現新的進展的二者融合之時,本科高校就更應該不斷地探索編輯出版學新的教育出路,為我國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沈秀.行業需求視角下編輯出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5(10):79-81.
[2]高小[J].圖書編輯出版中的質量問題與應對方式解讀[J].新聞傳播,2019(6):43-44.
作者簡介:張含晶(1980-),女,漢族,山東昌邑人,所在單位:河北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職稱:高級編審,學歷:碩士研究生,學位:碩士,研究方向: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