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偉
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小學布局調整及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區一些農村中小學校(含教學點)因生源明顯下降及布局不合理等原因被撤并,導致部分農村中小學校舍出現閑置,為了加強對教育資產的管理,提高有限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我們認為處理閑置校舍,是非常緊迫的工作,必需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合理地處理閑置校舍。
關鍵詞:閑置校舍;處置;建議
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計劃生育國策的貫徹實施,出生率明顯下降,蓮都區中小學的生源不斷減少,文革期間在“學校辦到家門口”口號下建起來的大部分學校,生源少得可憐:三復式、四復式,甚至于五復式的單班學校到處可見。據1989年年末資料統計,全區共有中小學384所,其中規模少于40人的學校就有174所,占學校總數的45.3%。為改變這極不合理的教育局面,20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黨和政府實行了調整學校布局的政策。通過近20年的努力,全區撤并了254所中小學,使校均規模初中達到了848人,小學660人。從而節約了大量的教育資源,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學校布局調整后,閑置的校舍沒得到合理的處置,已成了流失教育資源的重要方面,也帶來了不少的后遺問題。
一、閑置校舍的現況
從1990年以來,蓮都區中小學布局調整后,全區共有254所閑置校舍,共占地457.94畝,建筑面積113046平方米。其中原中學9所,占地75.84畝,校舍面積16177m;原中心小學14所,占地80.08畝,校舍面積16500m;原完小85所,占地227.21畝,校舍面積52393m;原村小146所,占地74.81畝,校舍面積為27976m。
閑置的9所中學和14所中心小學校舍的建設資金大部分都是區政府和鄉鎮二級投入,共計426.8萬元,占99.6%.村級組織投入1.59萬元,并劃出土地。閑置的85所完小情況較為復雜,大多是數村聯辦的,政府投入的資金不一。閑置的146所村校政府共補助26.67萬元,絕大多數是村里出地、出錢,群眾出工獻料建造而成。這些閑置的校舍有14所已作過處置,占5.5%;有12所已倒塌或拆除,占4.7%;其余的絕大部分已被當地村委、村民占用。
二、閑置校舍久未處置帶來的問題
閑置校舍長時間沒有得到處置,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根據調查統計,從1984年以來,國家對這254所學校,前后投入建設、維修資金共55萬元,鄉鎮籌措(含教育費附加和中外有識志士和社團的資助)302.4243萬元。如果這些閑置校舍、校產無形消失,就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二)是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這些閑置的校舍,特別是中學、原中心小學和完小,有不少運動場地大,校舍面積大,校舍質量也較好,完全可改作它用,如敬老院、幼兒園等。
(三)存在安全隱患。這些閑置校舍大部分處于有人用、無人管、無人修的狀態,再加上原質量就不太好,年久失修、失管,不少已成了危房,有隨時倒塌的危險,極易發生倒屋傷人事件。
三、閑置校舍處置的建議
閑置校舍長期沒有得到正確、合理、有效的處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讓其繼續下去,勢必帶來更多的問題和隱患,所以處理閑置校舍,已刻不容緩,是非常緊迫的工作。必需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方能行之有效、正確合理、較快較好地處理閑置校舍的問題。
(一)制定閑置校舍處置政策。政府應根據財政部《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由教育、建設、發改、國土、財政、國資公司等部門組成閑置校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工作需要實行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處置主體責任,摸清家底和產權情況,確保閑置校舍有序、合理、科學處置。
(二)合理利用閑置校舍。對于可利用的原中學、原中心小學,根據教育布局規劃和實際需要,交給教育部門興辦幼兒園、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成人技術教育學校等,確保教育優先使用。或通過招商引資的形式用于發展民宿、投資辦廠、出租規模養殖或土地置換,力求效益最大化。如楓樹灣小學校舍年久失修,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通過對外公開招租用以開發高端精品民宿,投資額不低于1800萬元。引入工商資本經營精品民宿既有利于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消除安全隱患,又推進民宿經濟進一步發展。
對于八九十年代“分級辦學,分級管理”體制下建成146所村校,有的還是老祠堂、廟宇改造的。這些通過政府劃撥的形式,把權屬移交給村委管理,用于鄉村文體禮堂、敬老院等公益性用途。
(三)依法規范處置。根據閑置校舍的產權歸屬,依法規范進行閑置校舍處置。對于確實難以利用的閑置校舍,納入區國資統一管理;變賣時應按照法定程序進行,通過公正、公開、公平競價的辦法處置,并按規定進行公示;變賣的收入由區財政統一管理。對于閑置校舍已被占用或私自變賣的,應根據有關規定進行收回、或變賣,堅決制止隨意侵占、變賣國有資產。
(四)科學編制教育布局規范。按照“著眼長遠、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的原則,在當前“全面二孩”政策下,綜合考慮學校輻射半徑、辦學規模、辦學質量等因素,科學規劃布局農村學校,高標準超前規劃農村中小學校點布局,嚴禁重復浪費上項目和短期規劃辦教育,避免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
四、結語
閑置校舍處置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處置時要在充分協商的情況下,統籌協調各方利益,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要本著不與民爭利的原則,最大限度地降低社會風險。本著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原則,規范處置程序,實行陽光操作。同時加強對教育資產的管理,提高有限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