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榮
摘要:本文在對合肥市環城公園歷史及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環城公園的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的研究,并對有些項目建設的重點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環城公園;自然;動物;雕塑
一、環城公園概況
合肥市環城公園是在合肥市城墻和護城河遺址的基礎上建設而成,始建于1984年,總面積137.6公頃,長8.7公里。環城公園建設立足于“三國故地、包拯家鄉”的人文景觀。總體布局方面,整環的北半環主以茂盛的喬木林為主,體現傳統自然古樸,而南半環則以水平開闊,運用植物造景為主,其間點綴園林建筑、雕塑小品等,呈現的是園林秀美的景觀。環城公園整體打造為六大景區不同特色:有包公文化的包河,水景特色的銀河,動物雕塑的西山,現代游樂的環西,自然野趣的環北,游園服務的環東。其中杏花公園的春、銀河包公的夏、西山景區的秋、逍遙津園區的冬景尤有特色。
在城市園林綠化總體空間布局上,環城公園以點串線成帶狀形式,形成園在城中,城在園中,城園交融,園城一體的城市風貌,具有“城市的翡翠項鏈”“都市中的自然鳥島”的美譽。是一個體現生態效益、審美效益、游憩效益的公園典范。合肥市也因此園的建成于1992年獲得首批國家園林城市光榮稱號。
二、環城公園的建設
1984年,第一次集中建設時,共栽植各類樹木4.5萬株,鋪植草皮20公頃,砌石駁岸4800米,水泥干道5200米,游步道1.4萬平方米,建成亭、榭、回廊、曲橋、橋亭十座,茶樓4座,餐廳和浮莊仿古建筑。有稻香水榭、銀河雙亭、晚香亭、迎曦閣、聽泉亭、橋亭、茶社等。
為加強對公園建成后的管理,1985年8月定為副縣級環城公園,1987年制定《環城公園環境管理條例》。20世紀末,由于年久失修,公園整體設施也已老化。2002年至2006年,環城公園實施三園改造工程;2006年對《環城公園環境管理條例》進行修訂。2012年實施環城公園養管改革,將環城公園的日常養管下放到廬陽、蜀山、包河三個區,以理順關系調動各區建設積極性。2013至2014年實施了環城公園景觀提升工程。2018年環城公園景觀實施二期改造提升。最近幾年,接管后的各區根據實際進行了一些小的改造。如今的公園道路、小型硬化活動廣場,康體設施建設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整體景觀效果也越來越好。
三、環城公園不足之處
進入新世紀,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范圍也不斷向周邊擴容,城市外圍建設了一大批各類公園,比如包河區的濱湖森林公園,廬陽濕地公園,蜀山區的四季花海公園等等,這些公園的建設極大地滿足了廣大市民對休閑旅游的需求,使得城市園林的靚點多了,面積廣了,環城公園也從當初的一枝獨秀到現在的百花圃中的一朵。前期進行的景觀提升改造一期、二期工程由于投入資金有限,提升效果不太突出。就目前環城公園整體功能配套、景觀質量以及管理等方面,仍有提升之處。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
1.環城公園的整體景觀有待提升。環城公園綠化景觀中落葉樹種比重較大,尤其是環西、環北的環形帶上落葉樹種比重較大,林相雜亂無章,有的樹木太密,長勢不良,形成小老樹,景觀不理想。
2.基礎設施有待完善。林間游步道建設還不夠完善,亭、臺、閣、水榭以及林下活動場所缺乏,無法滿足廣大市民的基本需求。
3舊常養管經費得不到保障。環城公園有的養管單位投入資金不足,公園養管是需要資金不斷投入的公益性事業。比如廬陽區將杏花公園固定資產劃轉剝離,致使其養管經費不足,管養提升動力不足。
4.管理思維需轉變。在日常管理中需增強服務意識,少一些硬性管制。比如在對歌詠、唱戲等活動不宜實行禁止、取締的措施,一堵了之。而是應實行聲音分貝限制時段限制等管理,盡可能地平衡公園里的幽靜和喧鬧。
5.需進一步優化樹種配置,適當提高常綠樹種的比例,進一步豐富花灌木、花草的配置。
四、環城公園建設管理有待加強的幾點思考
隨著市區人口激增,老城區綠地有限,要增加公園綠地對市民的承載力,盡可能地滿足更多的市民的休閑娛樂需求。處于市中心人口密集區的環城公園,建設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其美起來,更重要的是讓其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更多市民對休閑、娛樂、健身的需求。深挖現有資源,增強游人的承載力,讓更多的市民樂于來,留得住,玩得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們努力奮斗的方向和工作目標。公園管理工作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本。那么如何定位環城公園的功能?滿足廣大市民日益增長的需要就成為當前擺在我們城市建設者面前的課題,在進行改造和景觀提升的過程中,應避免采取過于理想和過于極端的做法,要讓公園的各項功能協調有序進行。我們也看到當前相關部門在進行環城公園相關功能提升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體育部門在增強公園體育鍛煉等功能中,把觀賞草坪和林間空地都改造成了運動場,各種體育鍛煉器材增建混亂無序,再比如,在實施亮化中,則把整個公園夜間營造的如同白晝。而作為園林部門則希望環城公園保持原有的幽靜環境,成為廣大市民放松休閑的所在。當前,需要有關部門摒棄帶有部門色彩的行為,相關部門應組織專家進行科學研究,廣泛征求市民的意見,準確定位新時期環城公園的綜合功能,統籌考慮,全盤謀劃。
目前需加強的幾個方面有:
1.確保日常養管經費保障。環城公園各家養管單位普遍投入資金不充分,公園養管是需要資金不斷投入的公益性事業,需要持續輸血,但現實是有的單位不盡如人意。比如廬陽區將杏花公園固定資產劃轉剝離,應使其養管經費需要得到確保。
2.養管考核體制機制不完善。養管要實行市區考核聯動,養管單位和市區管理部門形成合力,考核結果與工作實績相掛鉤。環城公園尤其是環西、環北的環形帶上落葉樹種比重較大,林相視覺雜亂,景觀效果不理想。需進一步優化樹種配置,適當提高常綠樹種的比例,豐富花灌木、花草的配置。
3.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需適度完善游步道建設,再建設一批亭臺、樓閣、水榭、游廊建設,增加一批林間小型場地建設,滿足廣大市民對休閑、娛樂、健身的需求。前不久到昆山看了亭林公園,其占地僅850畝左右,但其建設的小而精,道路、亭臺樓閣、廊道建設完備,各項功能完善。
4.需加強日常管理。進一步加大景區秩序管理,其中對唱詠活動實行聲音分貝限制時間段限制管理等,盡可能地減小擾民,切不可以一堵了之。比如小花園現在禁止唱歌唱戲等活動。
5.優化園林人才結構。園林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針對目前養管一線工作人員年齡偏大專業水平偏低等現狀,應大力開展人員培訓,和人才引進。
參考文獻:
[l]張然.淺析環城公園的建設[J].科技資訊,2019.
[2]閆亞輝.試論環城公園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科技資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