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華 辛興倫

摘要:焊接修復是挖掘機施工過程中結構件維修的主要手段,由于施工現場條件所限,一定程度上會給有效的焊接修復帶來影響。本文主要對挖掘機動臂現場開裂、修復工藝進行淺析,希望能為相關修復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動臂;修復;焊接
動臂是挖掘機的主要焊接結構之一,動臂開裂現象在挖掘機的施工中并不少見。動臂的開裂會嚴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甚至導致停工。挖掘機動臂開裂的現場修復技術是工程人員密切關注的問題。本文將結合個人經驗,分三個部分對挖掘機動臂開裂修復展開闡述。
一、動臂開裂原因分析
企業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動臂在設計、加工、檢驗等過程中的質量,力求提升焊接性能,預防焊接缺陷,保證焊縫可靠性。但是,焊接做為“特殊過程”,其作業結果目前無法充分驗證,不能完全控制與確認焊縫接頭達到預期的性能品質。在挖掘機作業過程中,當動臂受到沖擊、扭轉、拉壓與過載、惡劣環境溫度等復雜工況時,形成開裂則在所難免。因為“特殊過程”,導致焊接不穩定的性能,是造成動臂開裂的基本原因。
動臂結構復雜,抗變形能力較差,而且采用的鋼材板厚型號較多,強度級別較高,對焊接工藝和施工人員焊接水平要求較高,是挖掘機易開裂的焊接件。為了防止裂紋的再次發生,修補動臂能夠滿足設備的正常運行,進而保證施工進度,修補過程可由裂紋產生的位置和形狀來分析確定。
(一)開裂形態方面
觀察裂紋出現于動臂的具體位置和具體形狀,分析裂紋源點產生于焊縫還是基體材料本身,進而確定裂紋源點起裂后的起裂長度和延伸方向。基于裂紋產生和延展的分析結果,結合設備工作負荷的具體情況,初步判斷動臂開裂是由焊接本身缺陷所引起,還是由挖掘機工作時設備過載引起。
(二)焊接工藝性方面
焊接工藝性可以通過焊縫檢測和基體材料的化學成分分析來確定?;w材料碳當量是焊縫評估和開裂焊接修復工藝制定的重要基礎數據。普通動臂的基體材料一般使用Q345鋼,碳當量為0.49,可焊性能良好。(見圖1)
二、動臂焊接修復工藝方案
動臂焊接修復工藝方案主要根據焊接件開裂程度、焊縫形式及維修場地的焊接設備、焊接材料、施工人員等條件制定。動臂修復焊縫在焊接成型后,焊縫金屬中大量存在收縮變形情況,容易產生較大應力并引起焊縫裂紋,因此在進行焊接修復時要注意焊接工藝的選擇。
(一)焊接方法
動臂焊接修復基于實際的修復情況考慮,通常選擇焊條、電弧焊或氣體保護焊。
選擇焊接材料時,應根據動臂基體材料的強度要求來確定。動臂一般采用低合金鋼焊接而成,基體材料的屈服強度為275至345mpa,一般為Q345B,這種鋼材具有高強度等級,按等強度匹配原則選擇對應焊材。需要注意的是,焊接材料的選擇應保證焊接接頭的塑性、韌性,可采用低強度匹配。
根據選擇的焊接材料和實際施工條件,確定采用交流或直流弧焊電源。
(二)焊縫坡口制備
坡口制備是動臂修復中確保焊縫熔深的關鍵步驟。一般情況下,動臂采用的基體材料厚度均大于5mm,此種板厚下需要制備坡口以確保動臂修復后焊縫熔合良好。由于工作條件的限制(坡口加工、焊接位置等),常采用單面v形坡口和v形坡口進行動臂修復。
根據開裂的位置和長度,采用鑿削、磨削或火焰切割的方法來清理開裂部位,清除開裂部位和開裂兩端30至60mm長度的焊縫和基體材料。制備坡口的斜角應大于1500需要注意的是,在清除動臂裂紋之前,應在裂紋延展方向處60mm外打上止裂孔。使用氧一乙炔火焰切割時,必須清潔坡口表面上的切割渣,并用砂輪拋光氧化物,直到露出金屬光澤。
(三)焊接修復質量關鍵點
在選擇焊接工藝時,應考慮焊接接頭處基體材料的性能。在進行焊接維修之前,需要進行過程評估以確定合理的過程參數。主要要求有以下幾點:
a.在修復開裂動臂之前,應清潔焊件的破裂部分,且徹底清潔和拋光附著在開裂60mm范圍內的泥沙、水、鐵銹、油漆和其他污垢,直至露出金屬光澤。
b.當動臂開裂部位出現變形時,應在焊接修復前進行校形處理??赏ㄟ^火焰校形和機械校形的方式對變形進行修正。采用火焰校形時,加熱溫度應控制在600至800℃范圍內,同一加熱位置的加熱次數應控制在2次以內,且應避開藍脆溫度(250-500℃)施力校形。機械校形時,不得在低于-12℃的環境溫度下執行。
c.檢查焊接材料、焊接氣體等是否滿足焊縫修復要求。使用焊條時,應根據受潮的情況進行干燥處理和保溫處理。
d.焊接前預熱,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使用紅外溫度計測量溫度。當基體材料的焊接性較差、板材厚度尺寸大、低溫環境施工時需預熱,預熱溫度在100至150℃之間,以保證焊接接頭性能。如基體材料的碳當量大于0.45,板材厚度大于80mm,焊接環境溫度小于10℃或相對濕度大于85%,均需預熱。預熱時,加熱區域應大于100mm,位于焊接坡口兩側。
e.焊接應加熱后盡快進行。焊接引弧應在起弧板或坡口處進行。在不需要預熱的情況下,多層焊接時要注意控制層間溫度。使用堿性焊條進行焊接修復時,采用短弧焊。
f.焊接時,坡口對接處的間隙通常為1至3mm,角焊縫組對的間隙控制為0至2mm。
g.定位焊的長度可以根據修復處動臂基材中較薄板厚度的5倍進行控制,間距通常不應超過300mm。定位焊的位置不得出現于焊縫交叉處。定位焊縫的起收弧應平滑過渡,焊縫一旦出現裂紋、氣孔、夾渣等焊接缺陷,必須清除焊縫重新焊接,直至焊縫合格。
三、焊后檢查
焊后將焊縫起止處、焊縫銜接處打磨光滑以避免應力集中,焊縫外觀力求均勻平滑,焊渣飛濺清除干凈。所有焊縫都需要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打磨或氣刨后重新修復,避免出現裂紋、燒穿、熔合不良等缺陷。
參考文獻:
[1]李道斌,姚景霖,楊麗群.中型挖掘機動臂焊接工藝[J].工藝與新技術2014(8):34-36.
[2]左延紅.挖掘機動臂焊接變形及其控制方法[J].現代制造工程,2012(6):88-91.
[3]鐘玉柱,劉永軍.防變形措施在挖掘機結構件焊接中的應用[J].加工制造,2011(9):111-114.
[4]董世忠.挖掘機動臂支座結構及焊接工藝的改進[J].應用與維修,2013(9):166-167.
[5]徐昆鵬.20t挖掘機動臂焊接變形的控制[J].機械工程師,2013(12):49-50.
[6]畢永泗.裝載機挖掘機動臂焊接應力焊接變形控制研究及應用[D].重慶:重慶大學,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