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書敏 劉睿琳
當今社會,提升生活質量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追求。家政服務業必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家政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校家政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支撐。目前我國家政學專業的發展步伐緩慢,仍處于摸索和探索階段。筆者認為,問題的癥結在于家政學專業的發展未能與家政服務產業的實際需求同步,由此提出家政“產業-專業協同發展”的觀點。
家政服務業對家政學專業人才的需求
專業家政人才匱乏
當前,家政服務業在我國是極具潛力和發展勁頭的行業,必將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雖然發展前景一片大好,但產業的規模發展與人才的規模和質量仍存在高度不對等的問題,企業僅靠現有的服務人員提供有限的家政服務,“客戶等服務人員”的局面遲遲沒有改變,使得企業想要快速發展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多數家政服務企業極其渴求更多高學歷專業性家政人才的“加盟”,不僅需要他們在校期間所學習的家政學基本理論和相關專業知識,更需要他們用創新思維改變現狀,突破發展瓶頸,實現企業轉型發展。
企業管理人才供不應求
隨著國家對家政服務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近幾年家政服務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借此機遇,不少規模化企業開始注重品牌化,稍具規模的企業也逐漸擴大自身在全國的影響力,紛紛在全國各地建立連鎖店、加盟店等,家政服務企業的群體性崛起就在眼前。但現狀是門店越來越多,現有的管理人員卻又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家政服務企業管理,不懂得怎樣做宣傳、激勵員工,不擅長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等合理地運用在企業管理中,專業的家政人才尤其是家政企業管理人才仍供不應求。
急需引進專業性高學歷人才
為了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實現家政服務企業的持續發展,各個家政服務企業紛紛開設多種服務項目,例如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醫療護理服務、婚戀服務、家庭理財服務等。目前在一些大城市,諸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家政服務——請年輕的、具有嬰幼兒早期教育專業知識素養的家政服務員到家給孩子授課,進行嬰幼兒早期教育。這也表明人們對于家政服務的需求只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細化,對于家政服務的專業性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事實證明,現有的家政服務人員已不能適應多樣化的客戶需求,只有引入高學歷的家政學專業人才,才能打破現在沉寂的家政服務市場,使其彰顯活力。
當前高校家政學專業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
我國高校家政學專業發展緩慢,存在招生難、畢業生就業矛盾、專業教學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并亟待解決,使得家政學專業的發展無法與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同步,產業需求旺盛,但高校所培養出的人才卻少之又少。
家政學專業招生困難
受人們對家政服務認識偏差所致,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社會認可度一直較低,作為對口專業的家政學專業,自設立以來招生情況也一直不容樂觀。分析其原因,是一提到家政,許多人就會認為從事家政服務工作就是去當“傭人”、當“保姆”,因此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學家政學專業,也很少有學生將家政學專業作為報考的第一志愿。
家政學專業畢業生存在就業矛盾
據調查,僅有不到半數的學生選擇留在家政服務行業就業,其余的學生選擇繼續升學或選擇從事非家政服務相關行業的工作。這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家政學專業學生雖專業知識過關,但技能方面卻存在一定缺陷,往往是只有理論基礎沒有實踐,不能真正滿足企業和雇主的需求,加之社會經驗不足,在家政服務市場中很難生存。二是不愿扎根。雖然國家大力助推家政服務業發展,但是目前中小城市家政服務市場的發展仍止步不前。不管是什么專業的畢業生,都希望首次就業就能夠得到高薪、高度重視和高待遇,這也是目前高校畢業生的一種心理常態。正是這種不愿扎根、坐等飯吃的心態使得不少家政學專業畢業生放棄從事家政服務工作,轉而謀求其他出路。
家政學專業教學體系不完備
目前高校家政學專業教學存在著以下三點問題。一是教材混亂,難以統一。教材是教師和學生用來教和學的主要“工具”,有效的教學必須以專業性的教材為支撐。目前我國家政學專業教材基本空白,家政學專業課程的教材極度匱乏,一般是由本校家政學專業教師自行編寫,出版后再供學生使用,缺少國家統一部署和編撰,阻礙了家政學專業和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二是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家政學專業的教學一般是由專業知識講授和實際操作兩部分構成。但是很多學校只是在學期末對某項技能進行一次性考察,然后由授課教師進行成績評定,造成了重結果輕過程、重講授輕實踐的教學失誤,影響教學質量,不利于檢驗學生的真實水平。三是供師生進行實際操作的空間有限。一些學校家政學專業實訓室面積和數量與實際授課學生數量之間的比例嚴重失調,平均到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操作時間很少,學生無法在有限的課時中學習到教學計劃安排的知識與技能,而且有的實訓室設備滯后。諸多因素限制了教學的正常開展及學生技能的提升,也給教師授課帶來了極大挑戰。
如何對接產業,促進家政學專業快速發展
“產業-專業協同發展”就是指協調某種產業和某種專業各方面實力,使二者相互協作完成某一目標,達到共同發展的雙贏效果。“產業-專業協同發展”不僅會給雙方帶來良好效益,也是未來中國社會良性發展的基石。建議協調家政服務業與高校家政學專業各方面資源,使二者相互協作并進、揚長避短,實現二者的雙贏。
簡單來說,即高校家政學專業從家政服務市場需求出發,培養出高學歷家政學專業人才,以促進高校家政學專業新發展,同時為家政服務業輸送更多高素質專業人才。同時需要高校對其家政學專業做好明確定位,緊跟時代步伐,做到與市場需求對稱,積極探索產學研協同發展的路徑。
促進行業發展
畢業生就業情況是評估一個專業是否有價值的重要依據。通過調查可知,僅有不到半數的家政學專業應屆畢業生選擇在家政服務業就業,家政學專業畢業生對于家政服務業并不敏感。筆者認為原因在于雖然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前景廣闊,但是地域化特征明顯。對此,家政服務業發展應全國一盤棋,讓發展速度快的地區帶動發展勢頭不足的地區,讓龍頭企業帶動品牌化程度低的企業,使得全國家政服務業整體實力提升,更具活力。如果能做到這樣,家政服務業就能吸引到更多擁有較高專業素質和技能的年輕人,實現高校家政學專業畢業生和家政服務業的高效對接。
提高家政學專業教師水平
由于國內家政學專業碩士點、博士點極度缺少,家政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又達不到要求,導致不論是普通高校還是職業院校,家政學專業師資力量都十分薄弱。建議對家政學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進行規范,也要促使現有的家政學專業教師及時更新觀念,關注家政服務市場動態,拓寬視野,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要鼓勵在職的家政相關專業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變,使其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技能指導和就業指導;在校內要加強團隊建設,推動教師之間通過相互參與、協同合作的方式開發校本課程、進行科研活動等,促進教師共同發展,提高專業性。改變只是將所授課程與家政服務強硬掛鉤,無法從根本上將家政學專業的精髓帶給學生的現狀。
改變家政學專業教材混雜現狀
在教材上,建議統一部署家政學專業教材的研發與編纂工作,打破由本校授課教師編纂的單一途徑,可由家政服務行業協會、家政服務企業與高校聯合編纂;也可借鑒、翻譯美國、英國、菲律賓等外國高校的家政學專業教材,取其精華,再結合我國國情,增強教材的本土化。同時要保障教材內容的時效性,及時將家政服務市場行情、國內外家政服務案例納入到教材,使學生能夠便捷地獲得具有時代性的新知識、新技能,受到真、善、美等多方面的洗禮。
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現如今,人們對于家政服務的需求日益攀升,亟待引進專業性強的高學歷家政人才。因此,高校應樹立市場觀念,對接市場需求,最好是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高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而不是照搬其他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辦學要有特色。
各大高校在制定培養目標時,應明確既要重理論、也要重實踐,所培養的應是能夠將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踐的、具有高度職業性和專業認同感的、熟練掌握一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夠在一線活躍的人才,而不是眼高手低、有學歷沒能力的“半瓶醋”。只有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家政學專業畢業生才能與家政服務市場實現完美對接,帶動家政學專業和家政服務業應對社會需求,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走進大眾的視野。
(作者薛書敏系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家政學專業副教授、聊城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副會長,作者劉睿琳系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家政學專業本科學生。本文為聊城大學東昌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家政學專業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