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摘要: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私家車保有量也越來越高。住宅小區地下車庫的規劃和設計也越來越合理,旨在迎合車輛規模快速增長的趨勢。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部分住宅因地下空間的限制和地價的限制,將車位設計得過于集中。過分利用空間成了當下地下車庫設計的通病之一。地下車庫其他相關設計的忽視也為業主使用車庫的體驗帶來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如何科學合理的控制建造成本,并在充分發揮功能的情況下,合理地優化地下車庫的設計,就成了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建筑住宅小區;地下車庫;地下停車場
有關資料顯示,地下車庫成型在二戰后期,主要用于戰略物資的收容、保存。西方國家對地下車庫的開發在20世紀50年后迅速發展,相較于我國要早很多。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建造地下車庫,主要用來保存戰略物資。通過對國外地下車庫的研究和分析,我國確立了地下車庫的設計方法和施行措施。而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私家車數量的爆發式增長,地下車庫也顯得越發緊張。一些建筑甚至出現地下車庫設計缺陷,功能嚴重滯后等問題。
一、建筑地下車庫的概念
地下車庫是指建筑物在地下或者半地下空間設計建造的停車場所。由于各地產開發商設計理念和實際需求不同,地下車庫的設計方法也不盡相同。按深度可分為地下車庫或半地下車庫,按層數分類則有單層和多層之分。另外,當今科技的進步也讓地下車庫產生了更多的分類,比如機械式多層停車庫等。
二、影響地下車庫使用的因素
(一)建筑布局
地下車庫的面積受到建筑面積的影響,一般不會超過地表園區的占地面積。然而每棟樓承重柱的分布卻嚴重影響著地下車庫的設計。如果地表相鄰兩建筑距離過近,地下車庫中對應的柱就會相距較近,影響地下車庫空間的利用,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這也就是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將建筑留在園區四周的緣故。這樣可以使地下空間相對集中,便于設計地下車庫,并使其得到妥善、高效的利用。另外,如果地表建筑采用行列式分布設計,地下建筑墻體承重部分也分布相對較散,對車庫造成較大影響。
(二)場地地形
小區地形的差別也是導致地下車庫形式千差萬別的因素之一。舉例來說,如果小區各位置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度差,地下車庫在設計的時候往往要通過設計坡道來達到車輛良好調度的功能,這種坡道設計不當的話也會影響地下車庫的使用效率。
(三)人防因素
由于地下車庫對人防有較高要求,設計師在設計地下車庫的時候要考慮到為人防設施預留空間。比如5000 m0的地下車庫,在沒有人防設施的情況下需要配備兩個疏散樓梯,在有人防設施的情況下,還要先設置人防單元,在此基礎卜再通過增加疏散樓梯來達到安全要求。這樣如何在滿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布置人防單元和疏散樓梯,也是優化地下車庫設計的重要考量因素。
(四)建筑的能耗
我國住宅建筑的能耗逐年上升,預計今年我國建筑能耗將是2014年的三倍以上。這其中住宅建筑能耗占了很大一部分。這就要求設計師從設計初期不光要考慮到地上建筑部分的能耗,地下車庫的能耗也要做到最大限度的優化。柱網分布不合理、鋼筋混凝土使用過度、排風通風不暢,都是增加地下車庫能耗的因素。不科學的設計會造成建筑電能使用過度,尤其會極大地增加地下車庫排風的耗電量。不僅如此,設計不科學、不環保的地下車庫在建成投入使用之后,還會帶來清潔、維護等一系列問題。這些不同于鋼筋混凝土等一次性消耗,這些由于設計不合理造成的后果會長期影響地下車位的使用。
三、具體優化措施
(一)合理布置柱網
設計師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柱網布置來讓地下車庫發揮最大作用,方便住戶車輛通行。在規劃和布置柱網時,設計師不光要保證建筑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還要結合車庫的出入口合理設計車位朝向、排列,保證車輛在進入地下車庫之后能以最短的時間、以最安全的方式進入指定車位,減少車輛在車庫內因柱網分布不合理而進行的調整,以免車輛入庫高峰期產生擁堵。地下車庫的設計一般采用倒進順出的方式,通常來看,這樣車庫所占面積較小。
(二)層高及管線優化
優化層高可以通過采用小跨柱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層高,還可以相應地節約成本。另外,控制頂板覆土深度也是一種較好地控制梁高的方法。為了盡量減少結構厚度,設計師應盡量采用梁上翻、寬扁梁的結構。需要注意的是,頂板上要有足夠的覆土,以減少頂板積水。除此以外,采用更合理的車庫管線布置方法也是一種有效優化地下車庫使用體驗的方法。通常布置管線應盡量布置在車位和車道以內,以避免車輛停放和行駛對管線產生影響。在具體設計時,管線應盡量設置在車位上方,或者車位外。風道寬度的改進也是優化車庫設計的方法之一。此外,各種設備應科學設置,避免讓其處在噴頭下方,降低設備進水的安全隱患。
(三)科學設計車輛停放方式
雖然當今最為常用的是倒進順出的車位設計方法,但具體針對不同的車庫項目,可采用的方法還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平行停放方式、斜角停放方式和垂直停放方式。平行停放方式的優點較為明顯,那就是車輛在進出時較為方便安全,但缺點也很明顯,它占用面積較大,造成了一部分車庫面積的浪費。斜角停放方式的車位設計也可以使車輛進出時較為方便,轉彎半徑較小,但車位間距也較小,車輛倒車入庫時有一定風險,而且由于其獨特方向,車輛只能從一個方向進出,車輛后方的盲區會增加車主倒車時的剮蹭風險。最后一個垂直停放方式給車輛進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車輛可以從車位的前后兩個方向進出,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轉彎角度較大,需要車位前后預留較大空間。住宅小區的地下車庫應結合自身特點,靈活設計。
四、結束語
本文淺析了我國住宅小區地下車庫的現存問題,并從結構、規貽d、能耗、清潔和維護等多個方面總結、提出了一些優化設計的方法,以滿足社會飛速發展現狀下私家車數量快速增長對地下車庫使用需求的提高。然而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車輛尺寸的變化和具體地下車庫項目的差異,具體在優化設計中還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設計方案的最優解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得出,本文僅為廣大建筑設計師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姚明潔.居住小區地下車庫設計研究[D].中南大學,2014.
[2]黃維.地下車庫存在問題研究及優化設計探討[D].東南大學,2016.
[3]蔣濤.建筑住宅小區地下車庫優化設計分析[J].建筑設計管理,2019,36(0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