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曹陽



摘 要:采用滴涂的方式將氮,磷,硫共摻雜多孔碳(N,P,S@PC)修飾到玻碳(GC)電極表面,在磷酸鹽緩沖溶液中進行循環伏安表征,結果表明該修飾電極具有較好的導電性能。基于N, P, S@PC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具有較好電催化還原過氧化氫(H2O2)性能,并用于快速、靈敏的檢測工業廢水中的H2O2。
關鍵詞:N,P,S共摻雜多孔碳;電化學傳感器;過氧化氫
多孔碳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孔體積,在電催化[1]、儲氫[2]、電容器[3]和燃料電池[4]等領域顯現出了巨大的潛力。N、P和S元素的共摻雜,能調節多孔碳的電子密度,增多反應的活性位點[5],使多孔碳具有更好的電化學性能。
過氧化氫(H2O2)又稱雙氧水,在化工領域中可用作重要的殺菌劑、漂白劑和氧化劑[6,7],在環保領域中可用于廢水和廢氣處理。但是H2O2含量的超標對人體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導致人體DNA 損傷或基因突變等[8],因此準確測定H2O2十分重要。
將分散均勻的N,P,S共摻雜多孔碳(N,P,S@PC)滴涂于玻碳(GC)電極表面,在磷酸鹽緩沖溶液中表征導電性能。N,P,S@PC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用于電催化氧化H2O2,并用于檢測環境污水中的H2O2含量。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儀器與試劑
CHI 660C電化學工作站(上海辰華儀器公司,中國)。電極系統:修飾的GC電極為工作電極;鉑絲電極做為對電極;Ag︱AgCl︱KCl(3 M)為參比電極。所有電化學實驗均在室溫下進行。
1/15 mol/L磷酸鹽緩沖溶液為支持電解質。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所有用水均為二次蒸餾水。
1.2 修飾電極制備
準確稱取0.01g N,P,S@PC加入到20mL二次蒸餾水中,超聲分散均勻后得到0.5mg/mL的懸濁液。GC電極分別用0.3μm和0.05μm A12O3粉末在麂皮上拋光,然后分別用二次蒸餾水和無水乙醇各超聲5 min。移取5μL N,P,S懸濁液滴涂在GC電極表面,紅外燈下干燥,制備N,P,S@PC/GC修飾電極。
2 結果與討論
2.1 N,P,S@PC/GC電極電化學性能表征
圖1 N,P,S@PC /GC電極(實線)
與GC(虛線)電極在支持電解質中的循環伏安圖
采用循環伏安法考察了N,P,S@PC/GC電極導電性能。如圖1所示,N,P,S@PC/GC電極和GC電極比較,具有更高的背景電流,這是由于N,P,S@PC具有較好的導電性能和比表面積,促進了電極的電子傳導。
2.2 N,P,S@PC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電催化氧化H2O2
圖2? N,P,S@PC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在支持電解質中
加(實線)與不加(虛線)2 mmol/L? H2O2的循環伏安圖
圖2表示N,P,S@PC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加(曲線a)與不加(曲線b)H2O2的循環伏安圖。由圖可見,N,P,S@PC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在加入2 mmol/L H2O2后,從0.1 V開始還原電流開始下降,說明對H2O2具有較好的電催化還原性能。
圖3 應用電位為-0.28 V時,(1)GC,(2)N,P,S@PC/GC電極在支持電解質中連續加入0.4 mmol/L H2O2的電流-時間曲線
N,P,S@PC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電催化還原H2O2性能也可用計時安培法表征。圖3為在應用電位為-0.28 V時,在支持電解質中連續加入0.4 mmol/L H2O2的電流-時間曲線。加入0.4 mmol/L H2O2后,GC電極(曲線1)表現出非常小的電流響應,約為0.1 μA。N,P,S@PC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曲線2)的電流響應較大,約為2.5 μA這是由于N,P,S@PC對H2O2具有較好的電催化還原性能。
在應用電位-0.28V時,N,P,S@PC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電催化還原H2O2時,在2×10-6~3×10-3mol/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檢測限為1×10-6 mol/L(信/噪 = 3),響應時間為5 s。最后,取工業排放水樣,經過過濾和緩沖溶液稀釋后進行檢測,得到原水樣H2O2含量為1.2×10-4 mol/L。
3 結論
通過滴涂的方法將N,P,S@PC修飾到GC電極,表現出較好導電性能。基于N,P,S@PC的電化學傳感器具有較好電催化還原H2O2性能,并能快速、靈敏的檢測工業廢水中的H2O2。
參考文獻:
[1] Song C, Du J P, Zhao J H, Feng S A, Du G X, Zhu Z P, Hierarchical porouscore-shellcarbon nanoparticles[J]. Chem. Mater, 2009, 21(8): 1524-1530.
[2] Jiang H L, Liu B, Lan Y Q, Kuratani K, Akita T, Shioyama H, Zong FQ, Xu Q. Frommetal-organicframeworkto nanoporous carbon: Toward a very high surface area and hydrogen uptake[J]. J. Am. Chem. Soc., 2011, 133(31): 11854-11857.
[3] Gao W J, Wan Y, Dou Y Q, Zhao D Y. Synthesis of partially graphitic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s with high surface areas[J]. Adv. Energy. Mater., 2011(1):115-123.
[4] Bang J H, Han K, Skrabalak S E, Kim H, Suslick K S, Porous carbon supports prepared by ultrasonic spray pyrolysis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electrodes[J]. J. Phys. Chem. C., 2007, 111(29): 10959-10964.
[5] Deng Y F, Xie Y, Zou K X, Ji X L, Review on recent advances in nitrogen-doped carbons: prepa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supcrcapacitors[J]. J. Mater Chem. A, 2015, 4: 1144-1173.
[6]欒國顏,高維平,姚平經.國內外過氧化氫生產與應用進展[J].化工科技市場,2005,28(1):15-19.
[7]魏西會.天然水體中過氧化氫的測定方法及其海生物地球化學行為[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6.
[8]瞿鵬,李保新,章竹君.流通式化學發光植物組織傳感器測定過氧化氫[J].分析化學,2003,31(10):1240-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