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專題復習時高三第三輪復習常用的方法,采用物質專題與題型專題相結合的方法,可以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知識應用的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對信息素養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然而,此階段各地更新較多的模擬題,部分老師受制以此,帶領學生陷入題海混戰,復習效果甚微;那么,在這個階段要怎樣進行復習才能既高效又能落實培養核心素養呢?
一、精選專題復習的內容題材
題材1.富有科學最新成果或社會熱點話題;此類話題具有培養科學精神等核心素養的教育意義。例如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與她的青蒿素。
題材2.與社會生產、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情景素材,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具有培養學生實驗思想、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的意義。例如凈水劑、補鐵(血)劑的制備。
題材3.內容覆蓋面廣,素材豐富,難易適中的題型。實踐證明,選擇難易適中的題材有利于提高復習效率,題材過易,達不到提高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題材中陌生物質太多,過程太復雜,學生會因為讀題理解障礙而放棄。此外,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層次不同,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選擇,合理規劃,注意梯度、層次和拓展性。
二、巧用專題復習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質疑與探究的精神。
近年來,高考試題以學科成果等熱點問題為背景,將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創設客觀真實考試情境,實現對化學科主要知識、學科能力和核心素養的考查。因此,我們在進行專題復習時,要認真選擇題材,創設問題情境,輔以問題為導火索,激發學生的質疑精神和實驗探究精神,確保專題復習的有效性。例如在HCO3-的專題復習中,選擇以下題組作為問題情境。
【題組1.1】葡萄糖酸亞鐵【(C6H11O7)2Fe】是常用的補鐵劑,易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醇。用下圖裝置制備FeCO3,并利用FeCO3與葡萄糖酸反應可得葡萄糖酸亞鐵。
【題組1.2】FeCO3與砂糖混用可以作補血劑。實驗室里制備FeCO3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問題:①儀器c中反應如何實現并生成FeCO3?
②FeSO4與NH4HCO3如何反應生成FeCO3?
小結:對于問題①,不少學生會產生質疑,儀器b中生成的FeSO4溶液如何進入儀器c中的呢?進一步分析反應原理和裝置特點,從而發現這是生成物H2的作用及儀器b內氣壓變化的結果。對于問題②,根據【題組1.1】信息Fe2+與CO32-結合生成FeCO3,學生會質疑【題組1.2】中Fe2+與HCO3-如何反應生成FeCO3呢?顯然Fe2+與HCO3-電離出來的CO32-結合生成FeCO3,因此促進HCO3-電離,H+濃度增大,與HCO3-另外反應生成CO2氣體,提高了質疑和釋疑能力。以上策略,很好地將HCO3-與CO32-進行聯系和比較,使學生準確理解HCO3-的性質,培養了質疑思維等基本技能,確保了復習的有效性。
2、題型專題方法化,培養學生質疑與推理的科學精神
相同題型具有相似特點,分析的思路、方法相似。引導學生找到類型題的分析方法,這是我們專題復習的最終目標。目前,化工工藝流程是高考熱點題型,能很好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基本方法。那么,工藝流程題型的有效復習策略是什么呢?
實踐表明,工藝流程分析方法化是有效的復習策略,就是教會學生工藝流程的分析方法,只要準確分析解讀工藝流程,就為解答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第一,從過程分析。物理過程和化學過程,物理過程主要包括研磨、粉粹、過濾、結晶、洗滌、干燥等,化學過程主要包括反應、酸(堿)溶、沉淀、電解、灼燒等。第二,從物質變化角度分析。原料與產物進行比對組成,結合試劑影響分析物質的演變和轉化,其中可以正向思維也可以逆向思維進行分析推斷。第三,從反應的角度分析。化工工藝通常由預反應、核心反應、次反應組成,這里關鍵是對核心反應的判斷。以下【題組2.1】就工藝核心反應的判斷進行總結。
【題組2.1】鋁是應用廣泛的金屬.以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SiO2和Fe2O3等雜質)為原料制備鋁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
注:SiO2在“堿溶”時轉化為鋁硅酸鈉沉淀
小結:預反應是堿溶(主要是Al2O3與NaOH反應),核心反應是加入試劑NaHCO3后的反應(偏鋁酸鈉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鋁和碳酸鈉),次反應包括灼燒、電解Ⅰ和電解Ⅱ,其中電解Ⅱ是綠色化設計(碳酸鈉溶液電解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氫鈉),試劑的循環利用。這樣,培養學生的質疑與推理能力,同時又檢驗了基礎知識,使工藝流程的脈絡清晰了。同時以【題組2.2】作為課堂練習,及時檢驗方法的應用,
【題組2.2】KAl(SO4)2·12H2O(明礬)是一種復鹽,在造紙等方面應用廣泛。實驗室中,采用廢易拉罐(主要成分為Al,含有少量的Fe、Mg雜質)制備明礬的過程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小結:預反應是加入試劑①的反應,核心反應是加入NH4HCO3發生的反應,次反應是加入稀硫酸和硫酸鉀發生的反應,結合正逆向分析推斷,可以確定沉淀B是氫氧化鋁,進而推斷核心反應原理。可見,工藝流程分析方法化,可以提高學生的質疑推理等能力,培養了遷移應用能力。
其實,根據高三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強弱,可分成培優托中補差三類。專題復習時,在難易度、題量等方面進行調控,因此在選材和落實時要注意靈活性,做到因材施教。實踐證明,對補差類學生加強選擇題專題訓練,有助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而對于培優類學生進行實驗專題和工藝流程專題訓練,有利于提高質疑與探究、質疑與推理的科學精神。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水寨中學 薛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