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所有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絞盡腦汁的問題,同時也是學生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問題。因此怎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一、理解數學知識的價值
無論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它首先就要從心理上對它認可,同樣道理,要想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學好數學,首先就要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的用處,感受它的價值,學生只有認識到這點,才能從心理上對數學產生認同感,從而學好它。例如在講到一個數學知識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學習它并不僅僅是為了會做幾道數學題,而是可以用它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正如新課標中所說的“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當然數學的價值不僅僅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隨著科技的發展,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的運用,如醫學、航天技術、氣象學等這些學科無一不用到數學知識,因此學好數學,無論對于社會還是個人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二、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并作為一種普通適用的技術,有助于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解決問題,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努力做到相互理解,視界融合全息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和朋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取的方式為:分組交流、親身體驗、動手操作、自選學習方式、情境教學等。
三、審題。
審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由于題型中敘述的生活化語言與數學語言的差別,加上冗長、抽象的特點,學生對理解題意往往產生困難。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解決問題時,先拽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之間的聯系,確定數量關系。審題時,可以讓學生用筆劃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對于數量關系較復雜的題目,要求學生根據數量關系畫出線段圖,把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表示出來。也可采用“縮寫”、“改寫”的方法幫助理解。“縮寫”即是把與解題有關的已知量與未知量從題中分化出來,重新構建,使句式簡單,數量關系趨于明朗;“改寫”即把題中的生活化敘述改為更貼近四則運算意義的數學敘述。
四、分析。
分析是解答應用題最關鍵的一步。第一,要讓學生學會用實物演示、學具操作、畫線段圖等,使數量關系更直觀地顯示出來,減緩思維坡度;第二,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常用的解題方法有分析法和綜合法。分析法的思維方向是逆向思維。即從最后問題想起:“要求出這個問題,必須要知道哪兩個條件?”通過一步步的逆推分析,把未知量變成兩個已知量相互之間的依存關系(即通過已知量之間的某種運算學生能得出所需的未知量);綜合法的思維方向是正向里維。即從已知條件出發,由兩個已知量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導出一個必然結果。依此法,在基本數量關系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前進直至最后求出問題。第三,在學生基本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礎上,逐步簡縮思維過程,要求學生直接說出條件與問題之間的橋梁,同時逐步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數量關系,拓展解題思路,拓寬思維廣度。
五、注重一題多解。
一題多解,是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溝通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系,開闊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分數除法例六的教學:我們班全場得了42分,下半場得分只有上半場的一半。上半場和下半場各得了多少分?思考:題目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誰是單位"1"的量?用線段圖該如何表示?根據線段圖可以分析出怎樣的數量關系?又怎樣列式?學生理解分析,設上半場得分為x分,則下半場得分為x分,得出算式:x+x=42?,做出第一種解題方法,然后,再次分析“下半場得分是上半場的一半”這個條件,我們還可以怎么理解,或者說換句話可以怎么說?學生分析得出上半場得分是下半場的2倍。畫圖,找數量關系,設下半場得分為x分,則上半場得分為2x分,列出算式x+2x=42?。對比觀察,為什么同一題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是因為單位“1”不一樣。
六、總結規律的方法。
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往往會發現,在數學中存在著很多規律性的問題,于是在做題時會經常用到各種已被證明的定理,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注意總結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并教給學生發現規律的方法,從而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舉一反三。
總而言之,數學課的開設不僅僅是讓孩子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這種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這對孩子將來的發展大有益處。要使學生成為有效的問題解決者,既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又是對數學教師的挑戰。但是,無論是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還是思維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得以完成。在這個過程中,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經常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廣大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極大興趣,促進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
廣元市朝天區麻柳鄉小學?岳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