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是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有著“世界水晶之都”美譽。東海水晶以蘊藏量大,純度高而著稱,2013年與中山陵等一起入選為20個“江蘇符號”,成為江蘇名片。東海水晶的開發利用可追溯到19世紀,是中國最大的水晶市場,同時也是世界水晶交易重要的集散中轉地,享有“東海水晶甲天下”的美稱。中國東海水晶博物館目前是我國等級最高的以水晶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2013年9月開放以來,接待了國內外大量游客,為傳播水晶文化,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本文從水晶文化在水晶博物館建筑設計創新、水晶文化科普宣傳創新、博物館使用功能創新、水晶博物館展品來源創新等方面加以闡述,并對東海縣有關水晶文化產業宣傳創新方面提出了一點建議。
【關鍵詞】 水晶博物館;水晶文化;建筑設計;創新
【中圖分類號】TU24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8-0044-02
基金項目: 本論文為2017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連云港地域文化在景區及城市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7SJB1713。
水晶文化屬新文化產物,是一種精神信仰,具有特定的象征意義,隨著社會的發展,將會賦予水晶更多的含義。東海縣是聞名中外的世界水晶之都。清朝康熙年間編撰的《江南通志》記載:“牛山,東海州西南七十里,有水晶石”[1]。東海水晶儲量和質量均居全國之首,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現存國家地質博物館重達4.35噸的“水晶大王”即出自東海,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水晶棺原料也出自東海,是世界水晶原料重要集散地和水晶交易中心,素有“東海水晶甲天下”之美譽。
東海縣政府從1991年開始大力打造水晶文化和水晶產業,連續舉辦十五屆水晶文化藝術節,其中建設中國東海水晶博物館進一步提高了當地水晶文化和產業的發展。博物館是一個展示地域文化的平臺,以實物為基礎,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形象直觀的社會教育機構,是重演歷史和傳播知識,對人民進行教育,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素養,為社會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的場所。它是地區文明程度代表,也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部門”。[2]
東海水晶博物館是我國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僅有的以水晶為主題的專性博物館,館內包含水晶收藏精品、水晶發展研究、中外水晶文化等內容,集文化、國際交流、教育、科研、旅游等功能為一體。作為著名的水晶小鎮標志性建筑,東海水晶博物館每年吸引國內外游客80萬左右人次,是游客到達東海打卡必去之地。
東海水晶博物館是當地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具備獨特的水晶之都的格調和風貌,已成為東海縣城中的一個標志性建筑,成為東海縣水晶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一、水晶文化在博物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為了體現地域文化,博物館建筑設計時,通常都應包含所要展示的文化要素, 以便展示特色和實現博物館的諸多功能。東海水晶博物館總建筑面積約2萬m2,分為地下1層(倉庫),地上5層(分為若干個主題館),屋脊最大高度32m,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外形設計復雜,屋面形狀為豎向折線,東西方向上下樓層通過40°或140°斜面連接,外觀與水晶原石天然構造極為相似,在建筑物外觀設計上突出了水晶博物館文化特色和主題。
二、水晶文化在博物館科普宣傳中的創新
(一)創新博物館講解員人員構成
博物館除了專職講解員外,還配備數十名小小講解員。為更好地傳承東海文化基因,弘揚東海水晶文化,讓更多的青少年走進水晶博物館,在實踐中了解東海水晶歷史,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拓展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活動,東海水晶博物館從2019年開始假期開展“小小講解員”培訓活動。小小講解員培訓班是水晶博物館拓展社會教育功能的形式之一,也是為了教育和培養下一代綜合素質的重要措施,是水晶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中的一個品牌項目。培訓通過的學員,利用休息日和節假日,義務為游客講解,他們的服務讓游客大加贊賞,許多游客小朋友現場就咨詢參加小小講解員培訓班事宜,很多游客都爭著和他們合影留念。
(二)創新水晶文化展示平臺
水晶博物館分五個展廳和一個臨展廳,每個展廳設計、陳列、展示各有不同。展廳內大量運用先進的現代化手段,模擬火山噴發,配以地震平臺和講解,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印象深刻。展廳設計獨具匠心,影像報紙資源豐富,當地水晶文化發展大事記等內容詳盡。
三、水晶博物館使用功能創新
博物館是一個開放系統,有著追求創新、文明服務的文化傳統并在向外界輻射過程中進行主動創造,將在社會公眾中產生廣泛影響。博物館不僅是一個旅游景點,也是人們精神文化的家園。博物館的存在和發展的目的是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
(一)水晶博物館在社會服務和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水晶博物館根據自身藏館優勢,開展多種多樣的社會素質教育和服務活動,參與文化建設和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如舉辦水晶文化節、水晶設計大賽等。東海水晶博物館充分利用館內外空間展示了核心價值觀、文明實踐在晶都、道德模范事跡展等諸多展板對人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傳播社會主義文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水晶博物館在東海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水晶博物館多次承接水晶節、水晶精品展銷、全域旅游發展論壇推介會等大型活動,搭建交流與合作共贏平臺,凸顯水晶文化,促進水晶產業高質發展,推進本地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此外,作為AAAA景區,每年吸引國內外游客30萬人左右,帶動了當地水晶交易、溫泉經濟以及區域各項旅游的發展,富民增收。
四、水晶博物館展品來源創新
東海縣博物館原有的水晶藏品包括水晶三王和一批水晶文物。
水晶博物館成立水晶展品征集部,對在縣境內發掘的水晶原生礦進行適當的有償征集,另外 ,對集市上出現的一些合適的原生礦、半成品或成品進行適當地收購入藏。
大力組織民間團體和個人的水晶精品收藏家,愛好者、企業家入駐水晶博物館,免費為他們提供優良的展示環境。展品所有權歸個人,其展品可以命名,也可以標價,也可以交易,最終實現既增加博物館藏品展示,又提高了水晶收藏者的知名度,又不影響正常交易,實現博物館和收藏者雙贏的良好互動關系。
五、結語
東海縣作為著名的“世界水晶之都”,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了十五屆水晶文化節,發行(世界)首枚“東海水晶”郵票,全國水晶楹聯大賽、江蘇省水晶工藝品大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了中國天然水晶工藝品“百花獎”評選活動。以水晶文化為題材的創作遍地開花,連續劇《水晶緣》《血染紫晶》、電影《水晶心》等影響廣泛。《水晶之戀》主題歌曲榮獲全國城市形象歌曲大賽金獎。從央視頁多次打造水晶題材的節目宣傳東海水晶,水晶藏品“地藏王菩薩”造像被評為“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藏品之一。這一路無不凝練和打造東海水晶獨具的文化個性、文化品位和文化內涵,這與政府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密不可分。
雖然東海已經成為世界水晶之都,知名度很高,但筆者從海州市區自駕前往水晶博物館參觀的路上,沿途看到有關東海水晶的宣傳元素寥寥無幾,直到進入水晶博物館區域才有所改善。建議園林市政部門在晶都大道等主干路和廣場上安裝有水晶造型的路燈、雕塑。
建議文化宣傳部門可以充分利用第十屆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吉祥物——東東來做些宣傳,如制售東東相關水晶制品,利用東東形象,制作一批造型各異,大小不一的宣傳欄、垃圾箱,遍布在東海縣的道路、綠化帶、廣場等場所,將水晶文化與國家大政方針相結合。可以參考河南登封少林寺景區的做法,在往返東海的長途大客車內循環播放以東海水晶為主題的影視作品和歌曲,加深來到東海的客商印象。對內打造水晶小鎮、水晶文化產業園的同時,加大對國內外的宣傳力度,如命名“水晶號”客運班車、火車甚至飛機等。可以參考沙縣小吃的做法,政府引導更多的水晶銷售人員到全國各地設立東海水晶銷售處,政府出政策加以鼓勵和保護等,進一步提高東海水晶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秦春鳳.東海向“世界水晶之都”邁進[N].新華日報,2015-10-27.
[2]吳曉林.強化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博物館社區教育功能[J].中國教師,2009,(S1):126.
作者簡介:
丁九敏,女,天津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觀設計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