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保護和研究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其在保護文物,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保護寶貴的遺產和不可再生資源是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中尤為重要的內容,而博物館在文物保護方面就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文物保護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近年來隨著博物館收入文物的不斷增加,再加上博物館游覽游客數量的不斷提高,就對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博物館就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即利用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本文就信息時代下的博物館文物保護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 博物館;文物保護;信息技術;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G26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4-0087-02
一、引言
文物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址和遺跡,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所以必須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目的就在于通過一系列保護措施防止文物受到損害,這對于促進文物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的持續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博物館在文物保護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物保護與一般的物品保護不同,文物大多經過了悠久的歷史發展,所以對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且大多博物館中的文物都需要進行展示,以供游客進行游覽和品鑒,而文物由于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所以也存在被盜的風險,在種種因素影響下,都對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挑戰。為了保證文物保護工作質量和效率,博物館就必須對文物保護工作的模式和方法進行創新。比如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化管理就是尤為重要的一個創新途徑。信息化管理可以實現對文物的動態化、科學化、高效化管理,更有利于提高文物保護有效性。
二、博物館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
文物是歷史文化的載體,其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教育價值、科學價值,基于文物,可以了解文化遺產、認識歷史、分析歷史,進而在文物中加深對文明的了解。文物可以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人類意識形態、社會關系、社會活動等真實反映出來,是人類遺留下來的重要遺跡和遺產。而想要發揮文物的價值和作用,前提就必須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博物館作為一個文化空間,其具有收集、保存、展示、研究文化遺產的職責,其在文物保護方面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文物存放和展示的重要機構。文物保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物體現了我國豐富的地域特點及民族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及歷史底蘊,通過文物保護,可以有利于我國人民充分了解我國歷史發展的研究進程。科學合理的文物保護對促進歷史研究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文物研究中可以了解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具體歷史事件,進而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以及促進我國民族精神的傳承。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這是因為文物保護工作對傳承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且文物保護工作也是彰顯文物價值的重要途徑。基于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博物館就必須提高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切實提高文物保護水平。
三、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面臨的挑戰
文物保護是博物館工作中尤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做好文物保護工作不僅可以保證文物的價值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而在新時期背景下,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建設的發展,我國各地區博物館的發展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動,各地區博物館游客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加,這對促進博物館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同時也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館中大量文物都在館內陳設展示,而游客大量增加就很容易增加文物損害、文物丟失、文物被盜等風險,所以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是目前博物館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隨著博物館的快速發展,博物館內收集、典藏的文物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而很多博物館基礎建設還比較落后,隨著文物數量的不斷增加,對文物的科學、合理、規范保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很多博物館中文物都存在管理混亂、利用率低下等問題,這顯然不利于文物的價值得到發揮。這也使得文物保護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另外,就目前博物館信息化建設水平來看也比較低,就文物保護工作而言,并沒有建立相應的數據系統、信息化管理平臺,目前主要靠人力進行管理工作,而新時代背景下,文物保護工作量和難度性也在不斷增加,人力管理顯然不利于提高文物保護有效性。基于此,就必須加強對文物保護工作模式的創新和優化。
四、信息時代下博物館文物保護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數據庫
博物館中收集、典藏、保護的文物多種多樣,不同的文物在保管方法方面也有所不同,為了提高博物館文物保護的有效性,就必須對不同類型的文物進行針對性、規范化、科學化的保護,而前提是博物館必須對多種多樣的文物信息有所掌握。對此,在信息時代下,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文物數據庫,即把所有文物的進行收集、整合,進而有利于通過數據庫對不同文物的信息進行整理、分類、分析,這對于提高文物保護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物數據庫包括文物的歷史背景、博物館收藏時間、文化故事、文物圖片及錄像視頻等,把文物的全面信息錄入電腦建立完整的信息數據庫,以便于管理人員基于數據庫對文物進行科學的管理。比如通過數據庫可以開展文物信息查詢、利用、研究等工作,通過所數據庫可以幫助管理人員了解到不同文物的不同特點和保護需求,進而開展針對性的保護工作。根據文物數據庫的相關數據分析,還可以建立館藏文物數字化監測和預警系統,即利用傳感技術、紅外線技術等實現對文物的動態監測和預警,最大程度降低文物風險問題的發生。
(二)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網絡虛擬展覽活動
文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在歷史長河中發展至今很多文物被發現時已經存在一定的損壞,所以都經過了一定的修復和維護,相比普通物品而言文物更加脆弱,在博物館展覽中也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發生破損,以及受人為因素影響發生損壞。這顯然不利于對文物的有效保護。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促進文物的價值得到持續性發展,在信息時代下,博物館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網絡虛擬展覽活動。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文物以圖片、視頻、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示,然后在網絡平臺中進行網絡虛擬展覽,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文物外展活動的次數,避免文物在外展過程中受環境、濕度、閃關燈等因素影響造成的破壞,同時也可以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各種破壞和安全問題發生。且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文物以三維立體方式呈現,以及放大展示文物的細節、構造等,這更有利于參觀者全面、細致的欣賞文物,相比在博物館中隔著玻璃或護欄欣賞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將文物的信息、來源、歷史故事等以音頻、文字、圖片等多種方式與文物結合展示,這對于提高文物信息傳播利用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人才隊伍水平的高低與文物保護工作水平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系,如人才隊伍在素質水平、專業水平方面所有欠缺,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到文物保護的整體質量和效率。而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也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對此,為了保證文物保護工作的整體水平,就必須強化人才隊伍建設。這也是信息時代下提高文物保護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博物館可以針對文物保護工作需求和要求,加強對相應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在培訓和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進行指導,以此來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信息時代下,對文物保護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在管理人員培訓教育過程中,還要注重對有關文物管理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培訓,以此來提高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信息時代下,針對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強調數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這也對人才隊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此,博物館還需要根據文物保護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加強對管理人員有關信息化管理技術、文物保護技術、數字化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和教育,以此來保證人才隊伍滿足當下文物管理需求。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博物館還需要加強對復合型人才的引進。文物保護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專業性,所以在人才引進方面應該適當提高人才引進要求,比如多引進年輕、優秀、專業能力強、綜合能力高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等,以此來強化人才隊伍水平。
五、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就需要博物館相關管理人員與時俱進,在文物保護中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的應用相比人力管理而言更加靈活、高效、全面、科學,更有利于提高文物保護的質量和效率。比如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建立文物數據庫,基于數據庫對文物進行系統管理,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游客進行管理,以及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博物館安全管理等。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可以促進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信息化發展,進而提供文物保護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馬志國.淺談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J].中國文藝家,2020,(02):264.
[2]徐馳.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趨勢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24):217-218.
作者簡介:
游越,女,江西樟樹人,本科,文博館員,研究方向:書畫、古籍、碑帖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