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會計行業也隨之加快發展,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在2015年頒布與實施了《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為會計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證與正確指引。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這在某種程度上其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生產發展以及未來發展方向。而2012年我國財政部頒布了《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這是我國事業單位會計體系的雛形。在應用實踐中,這兩部會計準則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此,文章就政府會計基本準則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進行比較分析。
關鍵詞:政府會計基本準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比較研究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黨的十九大會議提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方針,注重會計行業發展建設,通過實施《政府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進一步為會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此外,也為《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法律體系,這兩部法律法規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有些模糊的問題,因此,文章從多個角度與層面就政府會計基本準則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進行比較與分析,希望為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政府會計基本準則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一)二者的相同之處
會計是一項十分復雜且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作,《基本準則》和《事亞單位會計準則》都是我國行政法規中調整會計工作以及所產生的一系列關系的一種基本制度,對會計確定基礎、會計記賬方法等內容進行了具體規定,同時對于財產的使用、分配、管理以及收益雖然有一定的規定,但還是以雙方當事人約定為主,這也充分證明了我國對當事人意愿的尊重。《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基本準則》都包含了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分期付款方式以及貨幣計量等。此外,《基本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內容都體現我國的基本國情,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在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要將具有積極作用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基本準則》融入到經濟發展當中去,提高我國國際地位,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際競爭力與綜合實力,這也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基本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會計確認基礎都規定了權力責任制度,這項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限制權力的無限制擴張,禁止違法違規操作現象的發生,保證國家工作人員可以依法辦事,如果出現違法違規操作的問題,嚴肅追究相關權利人的責任。另一方面,二者還規定了收付實現制度,而且都采用借貸記賬法記賬,這是我國法律制度制定的又一次進步。《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基本準則》包括總則、會計信息數據錄入、資產管理以及負債等總共十一章內容,最重要的一點是將民法中的委托制度納入到了《基本準則》當中,進一步完善了法律體系。
(二)二者的差異之處
首先,會計主體和制定的依據的差異。《基本準則》制定的主體是各級政府以及各個部門,其中包括本級財政部門、國家機關以及社會團體等等,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制定主要是各級事業單位部門。從法律位階上來分析,《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是下位法,《基本準則》是上位法,也就是說《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制定不能違背上位法,必須遵循國家憲法、法規的根本要求。同時,《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法律效力也要小于上位法無論是《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還是《基本準則》都不得違法國家憲法的規定。《基本準則》主要是由各級政府制定出來的,對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但是《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主要是由行政事業單位制定的,其適用范圍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行業規范等。
其次,會計目標的差異。《基本準則》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相比較,其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與新穎行,政府會計是由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構成的,在適應過程中應該編制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為會計行業的科學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持。決算報告通過相關使用者提供與政府部門預算有關的信息,了解和掌握這一年度預算收支情況,以此為下一年的預算制定提供數據支持。財務報告的目的是通過了解與分析使用者提供的與政府財務狀況、財產使用情況等有關信息,準確反映政府會計主體在行使權力中所履行的責任情況,是否存在違法違規操作現象,是否依法辦事。而事業單位會計的核算目的是了解事業單位財務狀況、財務執行情況等一系列會計信息,進一步了解與掌握事業單位受委托的情況。與政府會計核算目標最大的區別在于,政府會計是檢查相關主體在履行責任期間是否存在違法亂紀現象,是否依法辦事,其主要目標在于限制權力的濫用與擴張。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是掌握事業單位履行責任情況,為相關人員進行社會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
二、事業單位遵循政府會計準則的相關建議分析
事業單位應該適用政府會計制度。可以說,《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對于推進經濟高速具有現實意義。從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發展進程來分析,其經歷了提出草案、商議和制定不同的幾個階段,《基本準則》不僅明確規定了核算標準體系的劃分,重點還包括對財產使用的責任劃分,全面反映了運行成本的核算基礎。財政部門會計制定適應于各級各類新職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基本準則》在財務會計五項進行大膽解釋與創新,在很大程度上針對會計糾紛案件提供了指引和幫助,政府會計制度進一步構建了科學、統一的會計核算標準體系,事業單位應該遵循和參考[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研究與分析政府會計基本準則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之間的關系,為改進我國事亞單位會計工作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孫瑜,章新蓉.我國政府會計資產要素界定問題研究——基于政府會計改革的動因脈絡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18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
[2]丁庭選,邵翠麗.關于我國政府會計主體界定問題的思考[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2018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8.
[3]喬春華.論事業單位會計與財務改革的頂層設計——兼評事業單位新“兩則”[A].2018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秀論文選[C].2018.
作者簡介:李凌燕(1985-),女,漢族,遼寧沈陽人,研究生,會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