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葛林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發展,高中學生素質的培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高中教學管理也逐漸從只注重分數向兼顧綜合素質培養轉變,這得益于教育政策和方向的引領,也離不開教育者的探索實踐,其中高中班主任作為教學管理的重要一環,其管理藝術性的發揮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素質教育? 高中班主任? 管理藝術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28
眾所周知,高中階段是學生課業壓力最大、學習時間最緊張的時期,其學習成效對于學生來說,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學,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同樣,高中生在知識儲備和心理思想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這一時期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有助于其各方面能力的快速提升,為學生未來走向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作為班級管理主要負責人的高中班主任,要正視自身在學生綜合素養和整體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責任,充分運用管理的藝術,從班級管理入手,為學生的發展鋪磚引路。
一、提升自身素養,創新管理理念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首要管理者,肩負著主導性的責任,其不同于單一學科教師,只需要專注于學生某一學科的學習狀況,而是需要從班級整體著眼,對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成績、精神狀態等多方面進行負責,這不僅對高中班主任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其具備更強和更完備的綜合管理能力,如洞察力、親和力、協調力和包容力,來面對班級管理中各種形形色色、甚至始料未及的問題,時刻以班級整體觀念和學生的切身利益為立足點,開展班級教學管理工作,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由此可見,高中班主任要想充分發揮學生核心素質培養的領路人作用,就必須以自身綜合素養的提高為前提,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革創新管理方法,使班級管理兼具科學性與藝術性,才能為學生素養的提升夯實基礎。
二、制定科學的班級管理規章,培養優良班風和學生自治能力
在高中成長階段,學生經過小學、初中的培養發展,已經具備了高度的自我意識和鮮明的個性特點,在現代社會下,每個學生的發展都是特立獨行的,他們有不同的想法、愛好和行事風格。如何讓個性不同的學生在一起和睦相處,在保持自我風格的同時不違背一定的原則、準則,也不影響其他人在學校的各項權利與自由,就需要班主任為大家培養一種底線思維,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它一方面可以起到一種基本的行為規范和導向作用,引導學生營造一個大家共同遵守并維護的學習生活環境和優良班風;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一種行為自治能力,這不只是道德修養和思想素質方面的培養,更是使高中學生在面對五彩斑斕的外部世界時依舊能專注于學習深造和自身發展的一種自控力,這種定力和耐力是他們知識探索和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質。當然,這種班級制度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更不能是死板僵化的,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發揮班級管理的藝術性,從學生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出發,同學生一起參與討論制定,使其既符合學生意愿,也有利于維護班級整體利益,從而實現在認可中引領,在引領中提升的管理效果,而不是簡單地以強制性的制度和嚴厲苛刻的懲罰來硬性約束學生,這樣反而限制了學生的多樣性發展。
三、以學生發展為目標,探索正確的管理方法
(一)尊重學生,以情感激勵取代剛性約束
從人的成長期來看,處于高中發展階段的學生足以被看作是復雜社會系統中的一員,在班級管理中,命令并不是刺激學生產生積極反應的唯一動力,更不是最佳方法,歸屬感、信任感、彼此的理解和友情等心理情感因素方面往往能產生更大的動力。也就是說,作為班級管理者的班主任,要想使學生處于被有效管理的范圍內和預期的發展路徑上,首先應該做到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自主性和多元化,而不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地命令學生。對于自我意識和情感觀念較強的高中生來說,被尊重、被認可是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因此,班主任應該以平等的視角來看待學生,同學生建立一種朋友式的互動和交流關系,并轉換思維嘗試站在學生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形成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理解溝通,減少學生的疏離感和隔閡感。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學生內心,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也就能對癥下藥,有效解決學生面臨的問題。每個學生個體的問題得到關注并逐漸解決,那么班級整體管理的瓶頸也將迎刃而解。
(二)關注學生心態調整,為其學習成長保駕護航
正所謂,良好的心態是成功者最基本的要素。高中學生面臨著升學考驗,也承受著巨大的課業壓力和心理壓力,要耐得住學習生活的枯燥乏味,也要面對其中的各種難題和不解,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至關重要。在某種程度上說,高中班主任對于班級學生心態和精神的關注甚至應該大于對成績的要求,這一點需要很多高中班主任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心態不僅是學習效果提升的前提,也是未來接受社會歷練必需的心理素質。試想,即使學生學習成績再好,卻缺少一個健康的心態,時刻被負能量所包圍,那么他如何在強大的精神壓力下依舊保持樂觀的心情和專心學習的毅力?又能靠什么支撐自己未來去乘風破浪收獲精彩人生?因此,面對高考這個學生人生的轉折點,學生的焦慮可想而知,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通過交流談心、課外娛樂活動、小組幫扶等方式及時對問題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學生體驗到來自師生的關心和幫助,重拾面對生活和壓力的勇氣和信心,這樣才能開拓自己的人生路徑。
(三)加強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促進雙向培養
學生在高中階段,接受著家庭和學校的雙重教育,一方面在家里潛移默化地受到父母思想行為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學校對其進行有意識、有方向的培養,兩者相互作用,但并非一定能相互促進。因此,高中班主任在做好校內班級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應兼顧學生的家庭狀況,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全面了解學生情況,也能夠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對彼此的教育管理方法做出調整,達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雙向互補的效果,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撐。
總之,高中階段班主任在學生教育管理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特別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做出更深入的探索,開展更科學的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管理的藝術性。這是國家素質教育下對班級教學管理的新思考,也是班主任的切身職責所在,更是助力學生發展的堅實保障,未來依舊值得更多的教育者一起精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