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要:越來越快的社會發展速度,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發展難度。為了把握時代機遇,企業必須要進行全方位的體系調整,從而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從某種層面上看,企業的發展情況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發展態勢。為了提升企業的經濟能力,有關領導必須要從全局出發,排除影響企業經濟發展的各個因素,從而提升企業的發展動力。本文以財務會計工作流程為切入點,探討信息化環境下優化財務會計工作流程的措施,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企業會計;優化監督
一、引言
信息化時代下,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高科技技術層出不窮,技術的不斷改善,帶動了社會智能化發展,人工操作逐漸被智能化取代,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在會計監督工作中,隨著信息化的引入,也取得了顯著效果[1]。不過,在信息化環境下,傳統的會計監督仍有待改善,使其適應信息化環境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就信息化環境下會計監督的優化展開探討。
二、會計監督的構成
(一)企業的內部監督
國有企業的內部監督同時也可以認為其是一種有效地內部控制手段,內部監督的方式主要為:會計機構、審計機構以及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以國家頒發的相關政策法規為參考,并以此來監督管理國有企業與經濟經營活動相關的憑證、業務往來、票據等,所進行的這一監督過程就是內部監督。
(二)政病監督
國家指定機構所開展的監督就是政府監督,并且該監督形式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稅務監督、審計監督與財政監督。而財政監督則是由財政部、地方各級財政廳以及財政局等來進行監督[2]。
(三)社會監督
社會監督也可以認為是民間審計監督,監督人員主要都是來源于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等,在開展監督的過程中依照國家法律規定,對于委托單位的經營活動進行評審。而社會監督又可以包含法律規定監督、非法律規定監督兩層含義。
三、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流程
企業財務會計為了達成既定目標采取的一系列活動就是財務會計工作流程。現階段大多數企業已經實施信息化管理,通過加工、存儲及輸出采集來的數據,再經過整理、分析連接業務與管理,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經營流程主要包括業務、財務及管理三方面內容。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會產生大量信息,利用財務流程加工與處理這些生產信息,保證信息提取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將整理分析后的信息提供給企業管理層,管理層依據這些信息進行決策,決策正確與否直接受到信息質量的影響[3]。這就需要財會人員熟悉信息化軟件的操作,依據原始憑證信息自動生成完整財務信息。財務會計流程順序固定,不可以隨意調整順序。通過夯實財務會計核算基礎與規范財務工作,可以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
四、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會計監督優化措施
(一)建立科學的會計監督考核體系
在會計考核的體系建設中,應做好以下三點工作:其一,在建立考核體系時,應將監督人員的工作業績包含其中,如發現并解決問題的數量、所降低損失的程度、所督促目標完成狀況等;其二,在建立監督考核體系中,對于監督人員的業績考核內容,應配合獎懲措施,對于業績良好的監督人員給予獎勵,對于業績不佳的監督人員進行懲罰,提高監督人員的積極性,保障會計監督水平;其三,在建立監督考核體系中,鼓勵其他工作人員加入會計監督和業績考核中,以企業信息平臺內的財務數據,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實現全員監督,提高會計監督質量,保障會計工作水平。
(二)全面推進業財融合
實際上,在企亞進行經營管理活動時,企業財務部門需要以企業總發展目標作為今后工作發展的大方向,并以此為根本制定出符合企業當前和未來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如果在這過程中與企業的業務部門發生沖突,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對企業內部考核方法和企業管理制度進行不斷更新和完善,以此從大方向上把握市場的發展方向[4]。因此,依照我國法律對企業風險管理的控制情況,企業財務部門在進行業務操作時,應嚴格按照企業要求,遵守自身職業道德,借助當前企業所提供的財務溝通體系,在適當結合當前企業內部多領域和多種經營模式,對當前企業財務部門的發展情況和自身優勢進行合理利用,注重和加強企業內部溝通和交流機制,從而更好地提升企業內部業財融合的作用以及價值。
(三)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工作意識和綜合素質
第一,有關領導應積極聘請知名的會計監督講師,來企業進行相應的知識講座。通過知名講師的講解,不斷提升會計監督人員的工作意識、責任心、上進心。并配備相應的考核機制,對會計監督人員進行知識驗收,從而使講師講座發揮作用,保證課程提上日程。第二,有關領導應加大對會計監督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嚴明培訓機制。以技術和素質課程為依托,由表及里,由內至外地培養會計監督人員的綜合能力。通過日常的績效考核,不斷把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相對接,從而提升會計監督人員的學習意識[5]。第三,在內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關領導可以選拔幾名內部優秀的監督人員,組建一個專門的專業培訓小組。通過小組人員的宣傳與講解,以實際工作為案例,不斷深化培訓目的和培訓內容,從而使培訓更具有針對性和方向性。這不僅有利于構建和諧的會計監督環境,也有利于完善國有企業的內部機制,推進國有企業的內部綜合性發展。
五、結束語
總之,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會計監督工作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會計監督水平,阻礙了企業經濟效益。對此,提高企業工作者的會計監督意識,建立科學的會計監督考核體系,對企業資金運行進行全過程實時動態監督,全面發揮會計監督作用,提高會計水平,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白云.基于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會計監督的優化[J].中國商論,2018(31):130-131.
[2]李軒成.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及其優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2):127-128.
[3]范香媛.基于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會計監督優化[J].財會學習,2018(0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