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摘要:本文對大數據時代下我國傳統會計及審計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從中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為新時代我國會計及審計的轉型提供了方法借鑒,促進了我國會計及審計行業的向前發展。
關鍵詞:會計;審計;大數據
隨著我國科技不斷發展進步,要求傳統會計及審計行業進行現代化轉型,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促進行業整體向前發展。同時,在大數據沖擊下,傳統會計及審計的原有缺陷也日漸顯露,所以必須加快傳統會計及審計的轉型。
一、大數據時代對傳統會計及審計的影響
(一)會計目標未快速實現
傳統會計的主要職能與工作目標,是核算企業各項財務信息,總結出財務報告,為領導層制定未來發展方案提供數據支撐,確保企業決策具有針對性、有效性,保證企業能夠持續健康發展。但是,當前我國會計及審計部門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技術、人力成本等多方面的限制,會計及審計部門難以快速核算財務報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同時,在完成財務報告之后,并未對報告進行及時有效地分析,降低了財務報告的實用性,不利于整體工作的開展。
(二)財務分析報告數據不精準
財務報告作為未來發展方案的數據支撐,要求會計部門選取的數據必須具有代表性、準確性。傳統會計部門在制定財務報告時,往往會根據工作人員自身工作經驗、以往發生過的同等情況等因素來制定,缺乏科學性。同時,選取、分析的數據全憑工作人員的數據敏感程度,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容易導致財務報告的數據不準確,不能為領導層的決策提供有效參考。此外,由于人工選取和分析數據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還存在著財務報告時效性不足的情況,數據結果也可能隨之產生誤差。
(三)審計全面性有待提高
調查發現,當前我國審計財務報告的過程中,存在著主觀、片面的問題。傳統審計工作在進行審查之前,需要提前劃定審查范圍,然后在劃定范圍內進行抽樣調查。但是,劃定的審查范圍具有主觀性,容易遺漏劃定范圍之外數據,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同時,審計部門大多采取抽樣選取數據調查的方法,導致財務報告缺乏全面性,增加了安全隱患,也不利于審查工作的開展。
二、大數據時代下傳統會計及審計的轉型措施
(一)增加大數據在會計及審計領域應用
增加大數據在會計及審計領域的應用,能夠有效地解決傳統會計及審計工作的弊端,提高實際工作效率,確保財務報告數據的準確性、時效性,實現會計工作的目標。
首先,在財務數據的收集、整理工作中,會計及審計工作人員要增加大數據的實際應用程度。大數據技術采用人工智能核算數據,能夠更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分析數據,不再需要會計人員進行逐一比對,只需對最終的結果進行復核即可,極大地縮短了制定財務報告的時間,減少了人力資R的浪費,節約了企業工作成本。形成財務報告的速度加快,還能夠為審計人員提高更多的審查時間。其次,企業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重視大數據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提高大數據技術的使用水平,確保在實際工作中能夠高效有序地運行,避免產生錯誤使用的情況。企業應當合理分配資金,加大對大數據的資金投入,減少人工成本,以期大數據技術能夠更加快速投入使用,避免資源浪費。如果企業已有一定大數據技術基礎,則需要對原有的硬件進行升級,提升運行效率。最后,在運用大數據技術形成財務報告之后,會計及審計人員必須要對報告進行審查,消滅可能存在的數據漏洞,確保報告數據的準確性。
(二)提高會計及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傳統的會計及審計工作大多采用人工進行統計、審查,具有主觀性的特點,容易遺漏重要的數據,造成財務報告數據不準確。大數據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地解決數據遺漏的問題,更加綜合全面地整合處理數據。但是,大數據技術的使用、財務報告的復核,仍然需要人工進行處理,所以必須要提高會計及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企業要積極組織人員的學習與培訓工作,增強員工的技術能力和水平,以及大數據技術的運用水平。例如,企業可以請高技術人才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讓員工有針對性地學習先進的工作經驗和理論,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組織學習培訓活動,還能夠改善現有員工的工作理念,使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從而更好地完善自身工作方法。會計及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能夠保證制定財務報告的過程高效有序,提高報告的準確性,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此外,企業也可以直接引進高技術人才,節約培訓成本,加快工作進度。引進高技術人才,能夠有效地發揮先鋒作用,以點帶面,讓其他員工向高技術人才學習,促進工作隊伍整體的提高。但是,在引進高技術人才時,企業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避免造成人才資源浪費。
(三)逐步實施審計全覆蓋監控
逐步實施審計全覆蓋監控,能夠有效地消除審查工作中主觀片面的問題,還能夠保證大數據技術的平穩運行,完善大數據技術在會計及審計工作中的應用。
首先,企業必須制定好合理的監控管理框架,保證整體工作在制度框架的管理下運行,消滅可能存在的工作盲區。企業必須要完善工作制度,增強監督管理水平,督促員工進行學習,保證大數據技術貫穿實際工作的方方面面,提高企業整體的運行效率。其次,企業可以將審計人員進行小組分配,增加審查報告的次數。例如,企業可以將原有的審計人員分為二或三個小組,保持小組之間的獨立性,在一個小組審查后,另一個小組在其基礎上進行復核,確保財務報告的科學有效。最后,審計人員要改善自身的工作方法,拋棄原有的抽樣調查方法,合理運用大數據技術,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確保工作成果的準確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大數據應用于傳統會計及審計部門的轉型,能夠有效地革除行業內部原有弊端、填補缺陷,提高整體工作效率,促進會計及審計領域持續健康發展,從而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陶月英.大數據對傳統會計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納稅, 2019,13(24):67-68.
[2]熊婧.大數據時代對傳統會計及審計的轉型影響[J].科技經濟市場,2019(0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