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社會、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成為當前大學教育的迫切需要。體育活動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因素,通過大學體育教學滲透人文教育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質。體育不但能強健體魄,而且能發展精神、培養良好社會行為,是激發愛國熱情和養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體育活動中蘊含的人文因素如果能夠得到充分挖掘,大學體育教學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作用不會弱于其他學科,甚至會比其他學科更為突出,效果可能會更好。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體育
一、大學體育人文教育的價值
大學體育人文教育作為體育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結合,是全面、系統化的體育文化教育,是課卜與課下、人文與科學、顯性與隱性相結合的系統化的全面教育,在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方面存在著許多優勢。第一,大學體育人文教育能夠兼顧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兩翼,不可偏廢,否則就會出現偏差。大學體育教育亦是如此。如果總是偏重于學科教育,把大學體育僅當成一門體育技術課程或身體機能運動,就會導致體育教育目標的固化,不利于利用體育運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人文教育是體育教育中應有的育人成分,也是體育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融入了人文教育的體育教育能更好地實現其育人的本質功能,真正成為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大學教育。第二,大學體育人文教育能夠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強身健體是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基本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對體育活動又衍生出了休閑、娛樂、社交等需求。因此,依賴單一的體育課程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體育需求。大學體育人文教育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組建體育俱樂部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這樣,體育俱樂部、體育競賽、體育專題知識講座等不再是單一的體育活動,而是具有濃郁的人文色彩的綜合活動,既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體育需求,又自然而然地滲透了人文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第三,大學體育人文教育可以改變學生對體育的認識誤區。刻苦訓練,強身健體,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傳統體育觀念中,體育似乎與人文素養培養無關。但是,由于大學體育人文教育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通過有形的、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形式學習體育知識、訓練體育技能和增強體質,同樣還可以通過高雅的體育文化氛圍、優秀的文化傳統,塑造健全人格,培養審美情趣,促進社會化發展。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對這種充滿了人文教育色彩的體育活動產生興趣,積極投入訓練。
二、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建議
(一)創新大學體育教學方法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創新體育教學方法,采用問題導向、小組合作學習、互相糾錯等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使學生勤思考、多鍛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合作性,培養他們主動思考、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促其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二)引入中華傳統體育項目
《周禮》中的“六藝”是指周朝貴族教育的六個學科,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是指軍事射箭技術,“御”是指駕馭馬車戰車,這兩個項目與現代體育密切相關。傳統體育項目在文化繼承、精神育人方面有著獨特優勢。射藝現稱射箭,我國不少高校均開設有該課程。此外,部分高校還開設了如武術、舞龍舞獅、龍舟等傳統體育項目。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內容,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達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射藝不僅是體育課程,還包含傳統禮儀、謙和心態、專注精神等內容;舞龍也包含了團隊凝聚力、合作精神的培養。這些都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關,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中華傳統體育項目進校園,是文化傳承,也是一種教育創新,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例如,上海體育學院的武術課程在抱拳禮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抱拳禮是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學院學生必習的基本禮儀,學生見導師必行抱拳禮,彰顯了未習武先習德的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了尊師重道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三)加強學生體育人文精神培育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全心全意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協同推進體育與德育,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師要注意在體育教學中加強體育文化建設,全面考查學情,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開展教學。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從體育教學和體育項目開發方面下功夫,還要在加大體育保障設施如體育場館的建設力度方面出力。體育活動,尤其是常規的體育教學都需要性能良好且安全的運動場館和運動設施,教師可采取措施推動學校等建設主體在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建設中融入人文精神,以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在確保學生安全開展體育活動的同時,讓他們感受到濃厚的體育人文氣息。當前,各高校都開發了帶有自身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學校應建設一些蘊含學校體育特色的運動場館,構建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讓學生在運動的同時體會體育的人文精神內涵。
三、結語
綜上,鑒于大學體育人文教育在培養大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準確定位大學體育理念,明確“科學與人文融合,體魄與人格并重”的使命觀,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挖掘體育活動中的人文素養因素,發揮體育活動對大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優勢,與其他學科形成合力,共同服務于大學生人文素養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唐磊.談大學體育的人文價值與大學生素質教育[J].才智,2019(24):90.
[2]孫金暉.論大學體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5):182+184.
[3]魏玉存.大學體育的人文價值與大學生素質教育[J].世紀橋,2018(08):91-92.
作者簡介:樊勇(1963-),內蒙古巴彥淖爾人,大學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