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
摘要:水利工程作為一項基礎類項目,有利于促進國內經濟的不斷增長,肩負著針對地表水和地下水調控以及抵抗、預防洪澇災害的重要責任。加大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力度是重中之重。對近些年來常見的水土流失現象,需要重視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以避免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達到對自然環境有效保護的效果。鑒于此,深入分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光為必要。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問題;對策
一、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水土流失的特點及危害
(一)特點
水利工程建設周期長,施工相對復雜,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很容易遭受臺風或暴雨的襲擊,造成水土流失。首先,對水土流失的預防要在工程施工的準備階段。水利工程建設區域通常為交通不便的山區,在進行建設準備時,要先對施工現場進行整理,先對施工現場道路進行修建。在進行這些項目建設時,如果把握不好,將會造成水土流失,會給施工區域的地表植被造成危害。其次,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除了項目建設區外,還有居民安置區。水利工程建設涉及范圍非常廣,對建設區域內的植被破壞也比較大。對地面植被的破壞主要是為工程建設奠定基礎,但植被的破壞會導致地面裸露,會導致地表抗腐蝕能力減弱。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挖出的棄土量非常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危害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暴雨、地面陡坡和地面無植被等;人為因素主要是人類對森林無止境地開發,對草原的過度放牧,以及水利工程建設后沒有對地面進行修復。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包括沖毀田地、降低土壤肥力以及影響生態平衡等。沖毀田地主要是由于暴雨對地面的持續沖刷,導致地面的溝壑越來越大,農民可利用的耕地越來越少,影響農民的正常生活;降低土壤肥力主要是水土流失后將土壤中的有機質帶走,使土壤的結構被破壞,地表出現結板現象,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最后降低農業生產效益;生態失衡主要是水土流失后,增加了發生洪澇的危險。水土流失后,上游的水土無法保持,會隨著水流流向下游。水流在涌向下游的過程中攜帶的泥沙等也進入下游,堆積在河床上,導致水庫容量變小,容易導致洪澇。
二、當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問題
(一)國家相關部門的資金投入量嚴重不夠
近幾年,水利工程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多,使水土保持工作得到很大的關注與重視,國家相關部門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投入資金雖然與日俱增,不過針對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項目,每個項目1km2的相應治理費用是50多萬元,難以達到相關治理需要,影響到最終的治理效果。實際上,對比其他類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而言,在水土保持工程項目方面的投入資金量很少。過少的扶持資金,無法達到最終的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目標,使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較低、質量不符合相關的規定,加劇了水土流失情況的發生。在水土保持工程方面投入資金量的不足,從而使得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導致工作人員的普遍素質和專業水平均不高,無法滿足當前水利工程發展的需要,影響最終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
(二)監管力度不足
近些年,雖然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多,但是水土保持工作并沒有得到真正地落實,尤其相應的監管工作非常不到位,從而影響水土保持工作的最終效果。例如:某某市區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監督力度嚴重不足,相關監測設備與技術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盡管構建了相應的監測站,不過人員配備數量較少,整體的力量十分弱,無法確保水土保持有關監測業務的順利實施,而針對經過治理之后的小流域也無法提供相應的監測數據信息。
三、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問題的對策
(一)加大投入,強化機制
水土保持是一項涉及民生的大事,需要相關部門牽頭認真開展水土保持宣傳工作,以為水土保持籌集足夠的資金。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資金消耗量大,建設周期長,對水土保持重視程度不夠。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強化水土保持機制,要求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初期,應繳納一定的水土流失治理基金,以作為水土保持的經費,對于到期不繳納基金的單位,不予立項,取消水利工程建設資格。按照機制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前要繳納水土保持基金,并且該基金專款專用,不能挪為他用。相關部門要加大資金籌集渠道,通過多方位、多角度引入資金,以用作水土保持,并通過拍賣、租賃等多種方式治理四荒地,以發展水土保持用戶。
(二)加大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監督力度
為了增強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應該加大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監督力度。第一,不斷健全相關監督部門,引入更多的監測工作人員,并對其進行科學的培訓和教育,為積極開展水土保持工程的監測工作提供優質的服務。第二,需要重視相關監測站點的構建與常規化監測工作的開展。第三,加大針對水土流失和治理狀況的監管力度,使其符合相關要求。比如當有關項目完畢之后,應該進行水土保持工作方案的審核,并監督其落實情況。如果發現水土保持相關設備存在質量不符合規定的情況,則應該禁止對其運用。在相關主體工程完成竣工驗收以后,并需要開展針對水土保持設備的檢查和驗收工作,保證有關設備的保量達到有關要求。
(三)提高施工單位水土保持意識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要提高水土保持意識,要將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協同,通過規范、有序、協調的水利工程建設思想,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將水土保持落到實處,從減少環境破壞的角度出發,優化工程設計,減少廢土的產生量。在工程建設前期,相關部門要加強施工單位的水土保持意識,通過培訓等將水土保持貫穿水利工程建設全過程。施工單位要進行超前建設,對施工過程中的棄渣進行防護,對施工坡面進行綠化,因地制宜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正式施工過程中,要加強臨時攔擋措施和截排水措施的建設,加強表土的剝離與管理,并在施工結束后對建設區域進行植被的恢復工作,以發揮水土保持的重要效能。
四、結束語
水利工程是利民利國的大工程,水利工程建設周期長,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對建設區域的環境有一定影響。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將水土保持理念貫徹其中,提前做好水土保持預案,從生態角度設計水利工程建設方案,以減少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水土流失現象,為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郭天華.淺談水利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4):193.
[2]陳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6(30):113+115.
[3]曾獻華.基于新形勢下水利工程設計的原則與發展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