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戰依舊是最為重要的社會活動,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更是疫情防控最為重要的一環,新冠病毒在空間的存活與傳播是病毒防控的巨大隱患;哈爾濱市自疫情發生以來,積極響應上級政策,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病毒傳播阻斷,然而哈爾濱市當下各級學校陸續開學,防疫挑戰升級;本文基于這一情況,對新冠病毒在空氣中的傳播方式進行科學分析,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分享切實有效的阻斷方法,為哈爾濱市當前青少年群體開學后學習空間的防疫需要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哈爾濱全市約有各級各類學校2530所,其中普通中小學校1018所,特教學校18所,工讀學校1所,幼兒園1334所,中等職業學校89所,高等院校70所,全市在校學生有將近166.43萬人;當前哈爾濱市的眾多青少年正處于陸續開學期間,活動空間勢必會出現大范圍聚集行為,空氣安全質量自然堪憂;如何切斷空氣傳播途徑成為哈爾濱市青少年活動空間新的防疫挑戰。
一、新冠病毒在特定空間里的傳播途徑
1.1新冠病毒的空間傳播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國家衛健委的調查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目前主要有三種傳播方式。
1.1.1直接傳播
直接傳播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必須與攜帶新冠病毒者的直接接觸。人近距離與吸入病毒攜帶者噴嚏、咳嗽、談話時的飛沫;呼吸時噴出的氣體造成的病毒感染。(阻斷較易)
1.1.2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傳播時常被誤稱為空氣傳播,其指的是:攜帶新冠病毒的飛沫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人接觸到空氣中的病毒氣溶膠形成感染。
事實上這一傳播方式與空氣安全質量的確密切相關,也是哈市大多數青少年開學后在學習空間以及通勤空間中最為擔憂的安全隱患。
1.1.3接觸傳播
接觸傳播這一傳播方式在民間相對少見,指的是新冠病毒飛沫積沉在某些物體的表面,人體接觸它們后再與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接觸,導致感染。(主要發生在醫護人員與患者的密切接觸間)
1.2新冠病毒在空氣中的存活時間與條件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當前最新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普遍而言:病毒若因為某些因素而懸浮在小于5微米的飛沫中(即我們所熟悉的氣溶膠中)時,空氣中的病毒氣溶膠可以懸浮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當它落下來后還能夠停留在某些物體的表面,并存活將近5小時(時間判定尚需要更多實踐)。
當然,該文還指出:新冠病毒在塑料和鋼鐵上存活時間最長,可達72小時;在硬紙板上,病毒可以存活最多24小時,這對步入學校的青少年們而言應該可以算是一個好消息:即書本的傳遞接觸感染風險較小,主要的危害性依舊在青少年學習的活動聚集空間。
二、新冠病毒在特定空間傳播的策略研究
2.1阻斷新冠病毒在特定空間傳播的可能性。
隨著國內各省開學的陸續進行,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將重回學校,在集體的活動空間中開展學習,哈爾濱市的大多數青少年同樣如此,青少年開學的課程學習將不再以網課的形式開展,而是逐漸回復成教師的實地教學,學生的課堂學習互動為主;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出現交流、聚集等情況,增加了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性。
青少年的活動空間比之許多成年人復工后的無交流辦公具有更加令人擔憂的特殊性,因為學生的上課、用餐等活動即將成為不可抗力的聚集因素。青少年的活動空間如此特殊,其對空氣質量的要求想必也將更高;而當前哈爾濱市因為位于北方,天氣依舊較為寒冷,青少年的活動空間長時間保持通風狀態也并不現實,阻斷氣溶膠傳播可能還需空氣消毒設備介入。
2.1.1阻斷接觸傳播
接觸傳播通常需要新冠病毒易附著且長時間存活的的傳播媒介,人通過接觸這些物體(媒介)感染病毒,因此定時對可能存在污染的物體進行特定的清潔和消毒工作便可及時阻斷。
接觸傳播和直接傳播在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傳播風險較小(該空間內接觸物不易附著病毒),因而防患于未然下,阻斷傳播路徑的重點應在氣溶膠傳播上。
2.1.2阻斷氣溶膠傳播
雖然在嚴謹的說法下,氣溶膠傳播不等于空氣傳播,且世衛組織尚未直接定論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中有具有空氣傳播這一項,但氣溶膠傳播確實是在空氣中發生的,因而空氣安全質量依舊不能夠被忽視。隨著哈市近170萬學生開學的進行,陸續開放的青少年活動場所主要有:教室、寢室、食堂等,其空氣流動性相對較差,青少年除正確佩戴口罩外,應盡可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哈市由于氣候寒冷的限制性因素,不能做到自然通風,學校等青少年長時間駐足活動的場所,有關單位應及時做好預防性工作,及時檢測空氣質量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
2.2.3阻斷直接傳播
延續病毒防疫的基礎要求,直接傳播的阻斷方法更為簡單直接;哈爾濱市只需繼續響應上級防疫政策,督促有關單位落實;號召青少年在學習生活空間最大程度上減少與其他人的近距離接觸、交流,特殊期間無防護狀態下的握手和擁抱當然也應盡可能避免;勤洗手,講衛生。
2.2阻斷新冠病毒在哈爾濱市青少年活動空間的傳播途徑
2.2.1空氣消毒機可有效滅殺病毒、清除空氣污染物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經過遙感監測后發現:哈爾濱市的空氣質量在秋冬時最差,以PM2.5為主,冬春降水較少時,空氣干燥,容易出現揚塵和降塵,且PM10可能會達到峰值,為影響哈爾濱市空氣質量最大的污染物,其次是NO2、SO2;后者已突破國家二級標準。隨著復工復產的陸續進行,空氣質量勢必也將迎來一波下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室內空氣污染與健康》報告顯示:在通風不佳的空間內,空氣的室內污染比室外高100倍,室內環境污染造成的總疾病負擔超過室外大氣污染的5倍;哈爾濱市青少年開學后的室內學習,勢必要對活動空間的空氣進行改造、凈化,以保障青少年身體健康。
當下依舊是疫情期間,哈爾濱市開學后的青少年正常情況下將長期呆在教室內,其對室內空氣質量和安全系數的要求也將更高。國家衛健委頒布的《空氣消毒機通用衛生要求》明確指出:空氣消毒機不僅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顆粒、也可以有效殺死病毒;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哈爾濱市有大量青少年活躍的相關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選配合適的空氣消毒器或凈化器。例如:在青少年活動密集的空間(如教室)內引進空氣消毒機,提前對整體空間進行污染物清除和預防性消毒,阻斷病毒傳播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羥基自由基消毒機是對空氣凈化以及病毒滅活較為成熟的一項技術設備,其殺毒技術是全球第六代最先進的殺菌技術之一,其殺毒殺菌效果是明顯高于負離子、普通紫外線、臭氧殺菌,殺菌效率每秒可達70%以上;工作原理主要是:
作為化學性質最活潑的羥基自由基是一種活性氧,能夠發揮氧化劑的最強功能,在揮發到空氣中,與空氣中的各種病毒、細菌等有機污染物、微生物、有害物質快速發生反應,并奪取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的氫原子,滅活病毒,將其轉變為無害的水,無二次污染。由于人類和動植物細胞被細菌、病毒所不具備的酶層包裹著,且羥基自由基的壽命極短,因此羥基自由基對人、動物、植物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傷害,是學校室內空氣安全的質量保障。
據哈爾濱市室內環境凈化行業協會消息,韓國KCL、西班牙巴塞羅納大學實驗室、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CMA/CNAS/MRA檢測認證機構)對該種消毒模式生產的“克林米樂”牌空氣消毒機予以檢測,結果證實對白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空氣自然菌、病毒性流感HIN1\腸道EV71、四小時封閉測試細菌減少率99.9%。中華預防醫學會消毒分會學術報告分析,羥基自由基室內殺菌消毒效果明顯強于臭氧、負離子、紫外線消毒設備。所以,哈爾濱教育主管部門可在學校教室甚至食堂等青少年聚集活動較為密集的場所,裝配羥基自由基消毒機不失為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一項高效又安全的防疫舉措。
總結:當前疫情防控依舊面臨多重挑戰,復工、開學等活動的進行更為防疫決策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呵護青少年是社會的底線,哈爾濱市擁有將近170萬的莘莘學子;開學在即,市內青少年活動空間的防疫措施必將更加謹慎、嚴格,避免青少年的活動空間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針對氣溶膠傳播的巨大隱患,哈市有關單位應該更加重視對于空氣安全質量的把控,必要時引進優良空氣消毒設備,對青少年的各個活動空間進行預防性消毒。
(李文竹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