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軍
去年11月,湖南省紀委書記傅奎同志在安化調研時強調,要深刻剖析違紀違法行為產生的土壤及深層次原因,全面凈化政治生態。益陽市紀委監委認真貫徹這一重要要求,辯證把握治“病”與治“土”的關系,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從治“病”入手,向治“土”施策,進一步在全市推動黨內政治生態凈化。
把脈問診析其理
堅持“一案一剖析”。堅持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充分發揮本地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意義,注重研機析理抓剖析,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對安化縣經開區原黨工委書記陸繼儒、沅江市自然資源局原局長龔秋桂、桃江縣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孔曙光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進行深刻剖析,作為“每周一案”內容通過報紙、電臺、網站、微信公眾號在全市進行通報,類似欄目已推出149期。
堅持“一案一建議”。科學分析研判案發單位政治生態狀況,幫助找到問題原因,有的放矢進行整改。綜合案件查辦、信訪舉報、日常監督、巡視巡察等各方面情況,針對管黨治黨問題比較集中的系統和地區,向4位市領導和2位縣(市)委書記作了通報,由相關市領導分別組織研究整改。有的市級領導就此開展集中談心談話,督促認真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監察法實施以來,針對有關單位廉政建設和責任問題,全市發出監察建議72份,推動完善制度98項。
堅持“一事一分析”。定期對全面從嚴治黨形勢、政治生態以及落實“兩個責任”等情況進行分析研判,指出突出問題,提出要求和建議。去年根據巡察情況,向市委呈報4個專題報告、提出13條具體建議。今年以來,對疫情防控阻擊戰、藍天保衛戰、“放管服”改革等中心工作中履責不力問題嚴肅問責,市紀委監委下發通報7期,對28個典型問題指名道姓進行通報。
對癥下藥治其病
堅決清除“污染源”。堅持什么問題污染破壞政治生態,就著力整治什么問題,既保持懲治力度,又提高懲治精度。針對有的縣(市)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高發頻發問題,深刻剖析案發原因,認真查找問題癥結,分別發出以案促改、修復當地政治生態的意見。責成安化縣重點整治收送紅包禮金、利用名貴特產資源謀利等突出問題,沅江市重點整治主體責任一度缺失、亦官亦商現象比較嚴重等突出問題。
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堅決落實省紀委關于扶貧領域“四個嚴查”要求,繼續開展“一季一專題”,明確產業扶貧、生態扶貧等九個治理重點。深刻汲取向力力案、下塞湖案教訓,在全市開展違規從事營利性活動、違規借貸以及“提籃子”“打牌子”等三項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對清理發現的286名市管干部親屬經商辦企業456家的問題督促規范。在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面,重點整治 “推、拖、卡、拿”等破壞益陽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協助市委開展“作風建設大提升、營商環境大優化”活動,列出問題、責任和負面三個清單,嚴明“十個不準”,建立五項監督制度。在“洞庭清波”專項行動中,針對大通湖流域垃圾治理、生態修復等七大攻堅戰的落實情況分別開展專項督查。
有案必查高壓震懾。緊盯侵害群眾利益、破壞基層政治生態的問題,嚴肅查處了高新區羊舞嶺社區、沅江市金田社區、赫山區光明村等“小官巨貪”的窩案。深入推進“懲腐打傘”,嚴肅查處領導干部參與涉黑涉惡活動,充當“保護傘”,破壞當地政治生態的問題。嚴肅查處李和平等退休處級干部充當沅江市涉黑涉惡人員聶純昌“保護傘”違紀違法案件并在全市通報,釋放不松勁、不停步的強烈信號。
標本兼治浚其源
立足抓早抓小,推動監督關口前移。著眼于防患未然、防微杜漸,堅決落實一體推進“三不”機制,花大氣力管好從量變到質變的中間地帶,主動、嚴肅、具體地履行日常監督職責,貫通運用“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二種形態,抓早抓小,動輒得咎。1至3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 “四種形態”處理724人次,其中第一、二種形態占比達95.3%,越來越多的人在犯錯誤初期被組織拉了回來。貫徹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落實值班接聽接訪、下訪、班子成員包案、提級辦理、交辦督辦等機制,推動問題就地解決。
立足抓好抓夠,著力做好“后半篇文章”。以案示警,分專題通報典型案件、分專題召開警示教育會議,去年以來市級層面召開了市直中層管理干部、全市中青年干部等4個專題警示教育大會,全市參加各級各類警示教育會的黨員干部達18萬人次;今年1月和3月先后拍攝了《不可觸碰的底線2》《整治亂作為打通“中梗阻”》兩個警示教育專題片,分層分級組織黨員干部觀看。以案為戒,在“清風益陽”網站和公眾號開辦 “懺悔與警示”“以案釋紀”等欄目,督促案發單位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引導黨員干部受警醒、明法紀。以案促改,推動有關單位及時堵塞制度漏洞。如,針對扶貧領域專項治理中發現的有關問題,推動出臺了《益陽市產業扶貧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根據巡察整改建議,推動各級各部門完善制度252項。
培厚土壤涵其林
不斷強化政治監督。充分發揮政治建設的統領地位和根本作用,督促黨員干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省紀委《關于衡陽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主題黨日活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通報》下發后,第一時間在全市組織學習,通報了一些單位政治理論學習不認真不嚴肅、弄虛作假的問題。發揮選人用人風向標作用,管好用好廉政檔案,實行廉政聯合審查機制,逐一做好黨風廉政意見回復工作。
督促主體責任落好落實。發揮“關鍵少數”的示范引領作用,建立“一把手”監督“徑報”制度,重點監督“一把手”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制度特別是民主集中制、選人用人和廉潔自律等情況。3月,針對某市直單位黨組書記和行政負責人違反組織原則嚴重不團結進而影響單位政治生態的問題,配合市委組織部開展調查并提出建議,市委對兩人免職并調離。發揮制度治理作用,協助市委出臺《關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切實加強全市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對加強政治建設、凈化政治生態作出全面部署。
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發揮廉潔文化的浸潤滋養作用,連續3年開展紀法知識網上答題競賽,累計參與182萬人次;辦好“益陽家風故事”“清風故事會”等專欄,聯合市廣播電視臺拍攝“益陽好家風”專題教育片;連續5年與市婦聯聯合舉辦“當好廉內助、清正好家風”主題活動,以家庭廉潔促進黨風廉政建設。
(作者系益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