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騰峰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城鄉交通系統得到迅速發展,公路工程建筑規模日益擴大,各種先進的機械設備及施工技術在工程建設中得到廣泛在應用,提升了整體的公路質量。然而,有些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與后期的養護工作不到位,影響了公路工程作用的發揮。本文分析了公路施工技術管理要點,探討了公路工程養護策略,提供了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養護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交通出行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各種私家汽車逐漸增多,對公路的承載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滿足城鄉公民的交通需求,營造一個安全、高效的交通環境,相關工作人員加強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的管理與養護方面的研究非常關鍵。有利于提高公路工程的綜合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助推區域經濟健康、平穩地發展。
1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要點
1.1 路基施工技術管理
從公路工程施工現狀分析,路基施工是關鍵。第一,應結合實際的路基施工現場環境,制定合理的技術方案。在正式施工前,及時清理基底,強化路基穩定性、壓實度的控制。第二,強化施工材料質量檢測,有效地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及路基的碾壓指標。第三,控制填筑、碾壓施工質量。在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可選擇分層填筑、碾壓手段,把握好每層的厚度,一般在20-30cm為宜。然后,及時對公路施工質量予以檢查,為后續施工打好基礎。
1.2 路面施工技術管理
路基施工結束后,即步入路面施工環節,加強路面施工技術的管理,有利于保障路面的施工水平。例如: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為了更好地提高路面施工質量,必須嚴格把控施工原料的質量,科學地設計配合比,并有效地控制混合料的拌合情況,保證所有投入使用的材料質量達標。當材料配置結束時,還要有效地選擇具有保溫、自卸功能的車輛,便于把材料運至施工區域,組織攤鋪、碾壓施工作業。在此期間,一定要確保路面的壓實度、平整度達到相關標準。當路面施工結束時,還需做好養護管理,以免路面發生裂縫等質量問題。
1.3 邊坡施工技術管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邊坡施工很重要。在施工前,相關人員需積極地進行現場勘察活動,全方位了解邊坡施工環境、條件,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有效地把握各個邊坡施工要點,保證邊坡結構的穩定性、牢固性。可選擇工程護坡/植被護坡措施,以免邊坡路段產生滑塌,增強工程的穩定性。
1.4 構建技術管理機制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長期性工程,若未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極易使工程埋藏各類安全隱患。為了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水平,應對現行的規章制度進行修訂與完善,明確劃分各項指標,讓公路工程各項施工環節“有章可循”,使得所有工作人員均可對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充分地完成本職工作,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確保公路工程高質、高效的進行施工作業。實施施工技術管理責任制,具體落實到個人,確保工程施工作業有序地開展。
2公路工程養護措施
2.1建立健全公路養護管理制度
從公路工程養護視角分析,制定一套齊備的工作方案非常重要,有利于確保公路工程養護工作順利地開展,及時預防道路的質量問題及病害。應充分地吸取其他公路路段日常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做好公路路面的調研工作,制定科學的公路養護方案,為養護作業提供有力的支持。明確養護人員的工作內容與職責,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強化日常公路路面的巡檢,及時排查安全隱患,預防道路質量通病的發生,為行人、車輛提供良好的交通環境。
2.2堅持“預防性”養護思想
為了全面提升公路工程的養護水平,有必要樹立“預防性”公路養護理念,強調事前控制,盡早排除路面潛在的安全隱患,在養護工作中,以不影響路面結構的承載力為基準,對路面或配套性設備施予有目的性的保養,維護公路路面的主要功能。從現階段公路養護技術的應用情況分析,市場上已出現很多新技術,所以,相關單位應強化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增強工作人員對預防性養護的關注與重視,讓其自覺地遵循公路路面的養護規程進行養護作業,提升公路工程的養護質量。制定完善的公路工程養護計劃與管理方案,有的放矢地進行工程質量病害的修復與治理,促進公路功能得到最大化地發揮。
2.3加強公路養護資金的投入
隨著公路工程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公路工程養護任務日趨繁重,很多地區開展公路養護工作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制約了公路工程事業的發展。相關部門應強化養護資金的投入,積極地調查公路工程實際使用情況及性能,全面地了解公路工程養護工作的需求,制定最佳的公路養護資金利用辦法,提高資金的利用率,注意投入使用的養護資金一定要堅持“專項專用”原則,例如:購進養護設備等,此外,還需強化公路工程養護人才培訓,提升整體的公路養護水平。
2.4強化常規性巡視管理
從公路工程養護現狀分析,為了及時發現路面的質量問題,及時解決公路的質量缺陷,確保養護工作有效地開展,需強化常規性的巡查,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公路養護思想,配置先進的設備,為公路巡視、檢查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有利于提升公路工程巡視管理效率。積極地引進網絡巡視技術,緩解當前公路工程養護線路長、巡查工作任務繁重等問題,最大化地提升工程養護質量及效率,第一時間發現安全隱患、質量問題,及時予以排除,確保公路處于健康的工作狀態。
2.5常見的公路養護技術
第一,翻漿處理。公路工程的路基長期受到地下水的侵害,使得路基易產生翻漿問題,嚴重時會發生路面破損現象,甚至車輛難以通行,極大地阻礙了國家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工作人員可采用換土法。施工中,需進行半邊路基的開挖作業,一直至外道基底層約兩米深處,徹底挖除翻漿土,再將約半米厚的土,用砂礫予以換填,在此期間,可采用分層填筑手段,確保公路工程路基的夯實度??蓪⒆钌蠈拥陌朊缀裢粒?0%的砂礫與20%的粘土混合拌勻,將其作為表層路面填充,有利于增強路面的壓實度。第二,瀝青路面的養護。路面經過長年的使用,可能會產生裂縫、擁包等病害,應加強路面的預防性、經常性的小修與保養,在路面保養過程中,應做好清掃路面、處理裂縫、擁包、泛油及松散等病害,在路面小修過程中,應做好處理波浪、修補坑槽、啃邊等問題。主要可分為前期保養、常規保養與預防性季節養護等類型。例如:對于裂縫問題,需及時清理雜物,使用專門的器具在裂縫中填充瀝青,再用膠皮刮子將裂縫刮平,在最上層鋪設養護細料,讓路面更加牢固。第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根據公路性質、路面質量、交通量、等級等情況,因地制宜,采取改善、小修、中修、大修等措施,路面保養重點在于接縫的處理。應加強填充,或者除去多余的填縫料,確保表面平順、接縫緊密、行車平穩。注意填縫料的更新,通常2-3年更新一次。
結束語:
總之,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下,我國的公路工程事業得到良好的發展。對公路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承載力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相關企業管理者必須對此保持高度重視,創新工作理念,強化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與后期的公路養護,最大化地發揮公路工程的綜合性能,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徐軍.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及養護方法的分析[J].科技風,2019(34):110.
[2]張強.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研究[J].四川水泥,2019(09):171.
[3]彭玉蘭.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及養護措施分析[J].科技風,2019(17):125.
[4]鐘俊良.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及養護措施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16):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