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越
高考完了有多開心?一個叫徐子欣的女孩一走出考場,就用一個完美的騰空劈叉做了演繹。
這樣的畫面,每次哪怕只是想象一下,就能讓人情不自禁地感染到快樂。眾所周知,高考前的這些日子對于考生有多么煎熬,更何況今年還經歷了復習的加時賽和疫情。作為曾經的考生和考生家長,我對這種發自內心的釋放深有同感。也正因為經歷過艱苦而漫長的努力,她的這一跳,才能讓人感受到這是一份多么來之不易的快樂。
或許,這才是追夢的魅力。唯其不易,才更讓人癡心不已。
如果說,一個高考生用一個跳躍,讓我們感受了一份因努力而收獲的快樂,那么,我們同樣應該為身邊許許多多為夢想拼搏的人送上掌聲和祝福。
在本期雜志,我們就要講述這樣一群追夢人、奮斗者的故事。比如劉燕,這個瘦小的男人從城里回到山村,為鄉親種下美好生活的種子;同樣的,還有帶領村民們解開貧困之鎖的易光文、讓希望之花在坪壩綻放的韋永勝、倔強地讓荒地生長出甜蜜的王茂強……
他們,是千千萬萬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的縮影,他們追逐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夢,一個事關千千萬萬人福祉的夢。
這樣的追夢之路注定在常人眼里布滿荊棘,充滿艱苦,但在追夢者眼里,自有其幸福的定義。
大考在即,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時刻,七月的鄉村,正在迎來收獲的時節。那些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的追夢人,將欣喜地看到夢想的種子結出幸福的果實。這美好的畫面,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今年高考結束的時候,我們通過新媒體發布了一組海報,其中有一幅海報的文案這樣寫道:今天,不是十年苦讀的終結,而是探索美好人生新可能的開始。
同樣的,對于千千萬萬的劉燕、易光文來說,帶領鄉親脫貧,帶動家鄉振興只是下一個夢想的起點。
這是所有追夢者的宿命,也是所有追夢者的幸福所在:為了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他們的腳步注定將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