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亮
摘 要:為進一步降低公路成本,延長公路使用期限,在實際工作中應主動結合國內外先進技術,探尋多樣原材料。近些年,對紅土礫石原料關注度極高,此種原料主要分布于非洲,在非洲公路建設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在紅土礫石應用中,出現多種病害問題降低公路質量,要想更好地應用紅土礫石,使其與公路建設工作相結合,需要結合紅土礫石特點進行分析,提出科學改良方式,為更多公路施工、援外項目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加蓬紅土;紅土礫石;特點以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6.1 文獻標識碼:A
紅土礫石主要分布在非洲國家,是公路建設主要原料之一,紅土礫石形成的環境較為復雜,主要為地表母巖受到環境影響,在干濕交替環境下形成。對西非氣候進行分析,在西非國家極易產生此類物質。此種特別形成環境,賦予紅土礫石特殊性質,如板結性強、承載能力極高,且具備抗滲透能力。這些獨特的優勢,符合公路建設要求,有利于提升公路質量。為保證紅土礫石得到合理應用,應重點關注紅土礫石特點,將其與公路施工充分融合,最終提升公路質量,延長公路使用期限。
1 研究現狀
國內外關于紅土礫石研究工作不斷深入,主要集中在紅土礫石性能,以及紅土礫石在公路施工中的改善作用[1]。以國內紅土礫石研究工作進行分析,早在1985年相關學者提出此類問題,并結合紅土礫石物理現狀,對紅土礫石進行全面分析。在紅土礫石研究工作中,結合其物理性質,對應用方案進行優化與改良。在紅土礫石應用于研究過程中,其重點傾向于改善與配比兩方面,只有上述內容得到優化,才能解決級配問題,提升紅土礫石處置效果,規范道路設計規范,確保道路建設工作有序開展,構建完善紅土礫石質量評估體系,提升其技術標注,為后續道路建設工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2 紅土礫石的基本特點
(1)紅土礫石形成。在潮濕、多雨區域經過風化過程,地表土壤逐漸被分為不同層次,其中,一層次為腐殖土層,二層次為淋溶層,三層次為沉積層,四層次為風化基巖層[2]。非洲區域多為平原,在降雨后,更多雨水流向地下,這些下降的雨水在空氣中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具有微酸性,在滲入土壤后,能夠與土壤內部有機物質或是礦物質相互混合,土壤酸性得到強化,其中的石灰質物質被溶解轉移,而部分較難溶解或是無法移動的鐵質、泥土則被滯留于土壤中與不溶性物質發生氧化。這也是紅土礫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礫石周邊存在氧化鐵,致使礫石變動,紅土礫石形成過程中受到母巖成分影響,部分熔巖物質被帶走,留下鐵、硅等不同氧化物,在不斷氧化、演化過程中,紅土礫石硬度逐漸提升,在西非赤道周邊,紅土礫石發育速度較快,為紅土礫石形成構建良好環境。
(2)紅土礫石的組成。在工程地質手冊中,根據顆粒大小,將紅土礫石分為不同等級。而紅土礫石顆粒成分相對單一,在現場勘查中發現,紅土礫石粒徑度集中在2 mm與0.075 mm之間,通過篩選試驗可見紅土礫石多由小顆粒成分組成。紅土礫石由粗、細粒組成,可定位碎石土,其中,細粒含量較高,支持可塑性試驗開展。細粒含量,對公路建設質量具有較大影響,如出現分布不均,或是級配不良等現象,勢必會降低公路質量,而分布均勻級配較文紅土礫石,有利于提升公路建設質量,維護后續公路施工有序開展。
(3)紅土礫石性能。在紅土礫石試驗過程中,分別選擇密度、直徑、壓縮等試驗方式,并對得到的試驗數據進行分析。在試驗中發現,粒徑低于0.075 mm的紅土礫石顆粒,均值為24.5%,相對應的CBR數值為26.5。在試驗中發現,細粒含量高,所得CBR數值越小,而細粒含量低,所得CBR數值越大,因此,在試驗過程中,可以結合CBR數值,以此作為紅土礫石篩選依據,選擇適合公路建設的路基填料,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路基穩定性,改善以往紅土礫石拉伸強度較低問題,在紅土礫石幫助下,提升道路基層抗拉伸性,不斷提升公路質量,延長公路使用期限。
3 分析紅土礫石的路用性能
(1)路基填料。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多以CBR、回彈性、抗剪強度為標準,科學評價路基力學指標。其中,以CBR、回彈量為基礎,通過現場試驗方式,測定紅土礫石各項指標,只有紅土礫石指標符合公路建設要求,才能提升填筑強度。通過試驗的紅土礫石原料,無需進行二次處理,可以直接應用,將其作為路基填筑材料,不斷提升紅土礫石材料性能,提升其穩定性,為后續公路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2)路面基層與底層。在公路設計工作中,為保證公路質量,延長公路使用期限,在公路設計環節,應選擇適合的施工原料。以國內公路設計為主,國內公路設計多以柔性路面為主,要想保證柔性路面質量,需要借助回彈模量,將其作為設計參考值,并在公路建設前,重點關注柔性路面所涉獵各項指標,以CBR、回彈量為主,只有以此為力學指標,規范公路設計,確保紅土礫石原料符合級配要求,才能維護后續公路設計或是建設工作開展。這些符合要求的紅土礫石原料,如得到合理應用,能夠成為公路基層或是底層部分,在公路建設工作中起到支撐作用。這些紅土礫石級配較高,且解決圓滑曲線,如符合擊實標準,可以作為底基層。與此同時,還進行重點關注壓實度,確保壓實度不低于96%。而CBR數值界定主要為公路類型,簡單來說,如果為輕型公路,那么CBR數值不應小于40,如果為中型公路,在CBR數值控制中,應確保數值不低于60。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底基層級配要求,充分發揮紅土礫石作用。此外,在本次試驗開展過程中,應以分析試驗結果為主,并在得到試驗結果后,對結合工程地質手冊,對紅土礫石特性進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重點關注紅土礫石粘粒平均量,確保紅土砂礫發揮應有作用。要想使紅土礫石得到合理應用,還應加大研究力度,不斷優化紅土礫石級配問題,結合公路建設要求補充砂礫。只有通過大量研究,才能處理好紅土礫石摻砂工作,使級配特性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因此,應以摻砂量為基礎,合理控制摻砂量指標,進而優化摻砂量項目,進行試驗分析,明確紅土礫石基本特性。在公路建設與設計工作中,還應結合紅土礫石特征,摻入石灰、煤粉以及水泥等物質,并借助摻水泥試驗方式,改良紅土礫石級配比例,在不斷研究中明確紅土礫石成分,確保紅土礫石滿足公路建設是公共要求。最后,還應結合彈性指數,結合粒徑過篩率,做好紅土礫石處理工作,為保證紅土礫石質量,可以借助加蓬方式,對紅土礫石進行全面處理,并在處理完成后,對得到的加蓬紅土礫石進行篩選。
4 結束語
紅土礫石作為良好的施工材料,多應用于公路項目中。但是,由于紅土礫石為天然原料,導致紅土礫石顆粒大小不一致,如未經處理直接應用,天然的紅土礫石難以滿足公路施工要求,最終導致紅土礫石黏度、強度、穩定性不斷降低,不利于提升公路質量。因此,在紅土礫石應用前,應結合不同區域紅土礫石原料進行分析,明確紅土礫石基本特性,并結合不同區域公路建設要求,在試驗過程中,明確紅土礫石穩定性與回彈性等各項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公路施工填筑要求,更好地應用紅土礫石原料,將其與公路施工充分融合。與此同時,應結合公路基層與底層施工要求,通過試驗方式收集各類數據,進而對紅土礫石后續應用性能加以監測,最終使紅土礫石與公路是建設工作充分融合,進一步提升公路質量,為公路工程援外項目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澤,黃凱峰,谷明,等.水泥穩定紅土礫石的承載特性試驗研究[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9,33(02):12-16.
[2]劉澤,谷明,黃凱峰,等.國內外紅土礫石工程特性與路用性能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7,43(04):27-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