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舉行線上重大項目招商簽約活動,簽約項目71個,合同投資2712億元,收獲頗豐。
簽約項目主要圍繞大數據智能化主題,呈現出投資體量較大、覆蓋范圍較廣、企業實力較強等特點。
投資體量較大。項目平均投資額達38億元,其中17個項目投資額超過50億元,含金量十足。
覆蓋范圍較廣。簽約項目既關聯新基建、新要素,又涉及新業態、新平臺,涵蓋了“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和“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
企業實力強。既有中國兵裝、中國電科、中國通用技術、招商局集團等大型央企,也有中國平安、阿里巴巴、騰訊、紫光集團、卓爾控股等國內一流民營或股份制企業,還有IBM、巴斯夫、威立雅等世界500強外企。
吸引眾多的投資,重慶優勢何在?

新基建引發投資熱潮 New Infrastructure Triggers An Investment Boom
9月16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重慶簽署“星火·鏈網”合作協議,國家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型基礎設施的首個超級節點落地重慶,為重慶夯實了數字經濟基礎。
誠如馬云所言:“過去,重慶是緣水而建,因水而繁榮,我相信未來的重慶,一定是因為數據而繁榮。”
重慶明確提出,著力補齊新基建短板,擴大智能化應用,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抓緊落地實施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筑牢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的發展基礎。
今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稍緩,重慶便啟動年度首輪新基建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涉及總投資815億元。
6月,重慶發布新基建重大項目建設行動方案,未來3年重慶將總投資3983億元,滾動實施和儲備375個新基建重大項目。
在項目推進上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2%,較一季度提高16.3個百分點。特別是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投資同比增長1.6倍。
目前,重慶實現5G連片規模組網,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已建成規模位于西部前列的數據中心,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是全國首條、針對單一國家、點對點的國際數據專用通道,擬建中新互聯互通超算中心,推動數字經濟規模化、國際化發展。
堅實的數字經濟基礎對拉動投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重慶不只因為‘洪崖洞’成為網紅打卡地,還會因為‘智能化’成為廣大開發者、創業者的聚集地。”2020線上智博會上,宣布百度和重慶金龍客車聯合研發的L4級自動駕駛中巴車將在永川全球首發后,李彥宏充滿信心地說。
產業集群吸引眾多大企業 Industrial Clusters Gauge the Interest of Many a Large Enterprise
9月16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藍圖”正式公布,區域內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自貿試驗區、國家級高新區、西永綜保區等多塊“金字招牌”,匯集了重慶大學等本專科院校28所、重慶市級以上研發平臺169個、西永微電園等產業園區14個。西部(重慶)科學城將強化創新引領功能,通過創新政策跨區域協同、創新要素跨區域流動、產業鏈跨區域聯動,帶動各類產業園區創新轉型升級,推動“一區兩群”全域創新、協同發展。
近年來,重慶部署推進一批重大平臺建設,初步形成特色各異、功能互補、齊頭并進的數字經濟平臺發展格局,著力建設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仙桃數據谷、重慶智谷、兩江智慧體驗園、兩江協同創新區,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吸引眾多知名企業紛紛布局重慶。
福特公司副總裁、福特中國公司總裁陳安寧表示,福特愿意成為重慶智能網聯生態積極的構建者之一,積極推動云共平臺和智能網聯生態體系的建設,共建智能智慧城市、走廊智慧社區,由點到線、由片到面,為重慶打造智慧城市賦能。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表示,重慶發力建設智慧名城,發展“云聯數算用”。華為圍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重慶在政務、教育、醫療、鋼鐵等各行業都展開了全面合作,未來華為將全力助力重慶打造“智慧名城”。
作為國內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重慶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在實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重慶把持續推進項目落地,早開工早受益,抓緊形成更多實物投資量作為重中之重。數據顯示,近年來,重慶市逐步將智博會打造為大數據智能化領域的重要招商品牌和合作交流平臺,前兩次智博會簽約項目超過1000個,其中70%已實現落地轉化。
重慶日益成為大數據智能化創新高地,數字經濟企業爭相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
截至今年5月,SK海力士封測二期、螞蟻金服、騰訊西南總部、騰訊數據中心、紫光工業互聯網區域總部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或基本建成投產,新增產能約2300億元。
2019智博會期間在渝正式注冊成立的諾貝爾獎(重慶)二維材料研究院,落戶重慶一年來,已組建20余人的科研團隊,發表10余篇論文被SCI收錄,在國際科研領域引起關注。
滴滴出行董事長兼CEO程維說,重慶是交通變革創新實踐的最佳試驗田。“智慧名城”一定是智慧交通之城,滴滴非常期待在重慶落地引領全球的各類交通出行新技術和實踐成果。
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新消費等十大重點方向開展招商,組建專班提供保姆式服務,解決項目落地中的問題,強化責任落實,確保簽約項目取得實效。
“金籃子”引來“金鳳凰”“Golden Basket” Attracts “Golden Phoenix”
有了“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這個“金籃子”,就會引來眾多高端人才“金鳳凰”。
市長唐良智表示,“西部(重慶)科學城是面向未來科技、未來產業、未來生活的未來之城,是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逐夢想的夢想之城,是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優化“近悅遠來”人才發展環境,出臺《重慶市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2018-2020年)》,舉辦重慶英才大會,積極構建近悅遠來的良好人才生態。
提高人才培養引進的精準性實效性,建設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30個人工智能+學科群,每年投入3000萬元支持學科群建設。
強化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三年來累計引進各類新型研發機構83家。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重慶新設大數據智能化專業95個,在校學生已經達到了26萬人。新增人才資源36.04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1772人,根據科技部的監測評價,重慶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和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全國第七,西部第一。

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表示,今年永川成立重慶市大數據產業聯盟,目前匯聚了65所高校和300多家企業,今年已培養畢業生2萬余人。位于永川的重慶云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聚集了365家企業,從業人員1.5萬人,實現年產值245億,成為重慶單體規模最大的大數據產業園。
重慶郵電大學集全校之力打造大數據智能化實驗場所、人才高地和科學高地,和科大訊飛共建人工智能學院,建設大數據智能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打造大數據智能化的實驗場。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稱,英特爾在重慶建立了英特爾全球最大的FPGA創新中心。到2022年,需要有10000個FPGA的開發商工程師在線。這是面向中國、面向全世界的。我們相信在中國進行深度的合作,與中國同行必將遠行!
這批重大項目簽約,只是本次智博會成果的一部分。如今智博會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行業引領性、品牌美譽度的智能技術和智能產業交流合作平臺。要利用好這個平臺,辦出實效,抓好成果運用,精準實施一批新項目、培育一批新產業、拓展一批新應用,讓線上智博會創造出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