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小立
摘 要:在現時代中,地下軌道交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地下軌道交通的出現,有效緩解了城市交通堵塞問題。但是在地下軌道交通行業中也存在著很多職業病危害,對地下軌道交通行業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所以解決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危害問題是非常緊迫的。本文選取某市3條地鐵線路為研究對象,對地下軌道交通行業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進行了深入研究,然后提出了相應有效的防控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危害;防控對策
中圖分類號:R134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在最近幾年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交通堵塞問題變得越來越為嚴峻,為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堵塞問題,我國很多城市均在積極發展地下軌道交通,也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地鐵,在這種社會發展背景下,出現了很多地下軌道交通行業的工作人員。不過,當前我國職業衛生領域并未高度關注與重視地下軌道交通行業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情況,同時社會新聞媒體也沒有較多報道關于地下軌道交通職業病危害方面的新聞。為深入了解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的危害,本文對2016年-2019年某市3條地鐵線路的職業衛生調查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對其中存在的職業危害進行識別與評價,并以此為重要依據,針對本行業職業病危害提出相應的重要控制措施與防控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某市已建成且投入運營的3條地鐵線路,調查2016年-2019年這3條地鐵線路的職業衛生情況與監測職業病危害因素,然后對獲取的監測數據與調查資料進行深入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職業衛生
深入調查某市3條地鐵線路檢維修、運營工作場所在2016年-2019年期間的職業衛生情況,對其中的作業內容與作業工藝進行深入了解,對職業病危害影響因素與其具體分布情況進行確定,對多個方面制定的職業病危害防范措施進行深入調查,包括職業衛生管理措施、個人防護用品措施、職業病防護設施設置措施等。
1.2.2 檢測職業衛生
第一,根據相關規范要求來采樣地鐵工作場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第二,根據有毒有害物質測定標準與要求,檢測本文選取的3條地鐵線路工作場所中的物理因素、粉塵因素與化學毒物因素。
1.2.3 評價方法
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中的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關于物理因素與化學有害因素的規定要求,對采樣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危害程度進行深入研究。針對這3條地鐵線路工作場所,通過調查它的職業衛生情況與檢測其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對有毒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接觸頻率、毒性等進行深入分析,以對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危害的重要控制崗位進行確定。
2 研究結果
2.1 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具體分布情況
一般來說,地鐵是由控制指揮中心、主變電站、車輛段、列車與區間隧道、車站這幾部分組成的,以上幾部分存有微波、工頻電場、噪聲、粉塵、化學毒物等職業病危害因素。
2.2 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具體檢測結果
2.2.1 微波
在本次檢測中,對列車與區間隧道、車站進行了微波輻射強度檢測,其中微波輻射強度共有82點次,根據檢測結果可知,一共具有7個點次超過標準,當進行主叫通話時,微波輻射強度均比職業接觸限值要高。
2.2.2 工頻電場
在本次檢測中,共對主變電站、控制指揮中心、車站這3大系統進行了工頻電場強度的檢測,其中工頻電場強度共有220點次,檢測結果都不大于5 kV/m,滿足職業接觸限值要求。
2.2.3 化學毒物
在本次檢測中,主要對車輛段中的化學毒物進行了檢測,其中檢測點共有77個。根據檢測結果可知,在正常生產條件下,地鐵工作場所中的化學毒物濃度都在職業接觸限值以內。
2.2.4 粉塵
一般情況下,車輛段對列車進行積塵清理過程與區間隧道檢修過程常常會出現粉塵。在本次檢測過程中,共在3條地鐵線路中布設65個粉塵檢測點。根據檢測結果可知,在區間隧道中出現粉塵超標的作業崗位一共有2個,都是隧道檢修工,主要負責隧道堵漏與鋸軌打磨。
2.2.5 噪聲
在大多數情況,車站、車輛段列車檢修、列車駕駛、車站區間隧道檢修主要發生噪聲。在本次檢測過程中共對214點次的噪聲強度進行了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可知,車輛段中3個工作崗位的噪聲強度高于職業接觸限值,區間隧道中3個工作崗位的噪聲強度高于職業接觸限值。
2.3 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危害防護對策
2.3.1 職業衛生管理
本地鐵公司設立了職業衛生管理部門,該部門的工作人員均為職業衛生專職工作人員,同時地鐵公司構建了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對職業衛生專職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專業培訓,具體培訓內容包括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等。
2.3.2 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
第一,在車站站臺安裝屏蔽門,設置獨立的設備用房,對設備采取密閉化管理方法,生產工藝具有較高的機械化水平與自動化水平,工人只需要進行巡檢即可。第二,在進行檢修過程中,采用密閉化的吸塵裝置,有效結合使用吸塵與濕式作業,在通風過程中,主要選用搖頭風扇、軸流風機等,以實現全面通風的目的。第三,通過選用工程車,實現鋼軌打磨作業的全自動化,對作業區間隧道進行全面通風,工人們主要在上風側進行作業。
2.3.3 個人防護用品
針對地鐵工人,地鐵公司為其提供了多種不同的個人防護用品,包括防護手套、護目鏡、耳塞、防毒口罩、防塵口罩、安全帽等。
2.4 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危害的重要控制點
針對地下軌道交通行業中的職業病,通過調查職業衛生與職業病危害因素,對有害因素的危險程度、接觸時間與接觸頻率、接觸人數、毒性等進行深入分析后,不難發現,列車駕駛員、區間隧道的檢修工、車輛段的列車檢修工是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危害的重要控制點。
3 討論
3.1 非電離輻射危害的防控對策
在地下軌道交通行業職業病危害中,非電離輻射是重要影響因素,非電離輻射常常會影響很多地鐵工作崗位的工人。其中,非電離輻射可以劃分為兩種不同類型,分別為微波輻射、工頻電場。
3.1.1 微波輻射
針對微波輻射,對講機是其的主要來源。在我國地下軌道交通系統運行中,對講機的使用是非常廣泛的,地鐵控制中心人員、地鐵檢修工作人員、車站站務工作人員、列車駕駛員等均會使用與接觸對講機。根據微波輻射檢測結果可知,微波輻射強度在主叫通話情況下是比較高的,在主叫通話狀態中常常會出現很多超標點。根據相關研究資料,與對講機待機狀態相比,微波漏能強度在對講機發射狀態下要更高一些,隨著距離的加大,輻射強度會隨之不斷減小。另外,通過調查后可知,對講機使用時間長度、質量、距離等會影響微波輻射強度的大小。因此,在當前地下軌道交通運營狀態下,可以降低對講機通話時間、改變對講機通話方式、加大防護距離等,以對微波進行有效防護。另外,針對工作人員對微波漏能進行接觸的功率密度,為能夠對其進行有效降低,保證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需要對對講機的微波輻射強度進行定期檢測,嚴禁使用微波輻射強度超標的對講機。
3.1.2 工頻電場
根據檢測結果可知,工頻電場都滿足職業接觸限值要求。為對地鐵工頻電場進行有效防治,地鐵公司采取的措施有:第一,自動化管理控制室,變電柜與控制室二者之間應設置一定的防護距離。第二,為減弱工頻電場強度,在不同房間布設各種不同功能的電氣設備。第三,為對工頻電場接觸時間進行減少,選用屏蔽接地措施。
3.2 化學毒物危害的防控對策
在地下軌道車輛段的列車檢修過程中,會集中出現化學毒物。在檢修列車過程中,檢修工作人員常常會使用含有化學毒物的物料,如潤滑劑、清潔劑等。因為檢修工人需要對列車進行日常維護,每次維護過程中僅使用比較少的物料,物料使用時間也不長,再加上檢修工人是分散使用物料的,因此盡管檢修工人會接觸較多種類的化學毒物,不過接觸頻率并不高,接觸時間也比較短。根據檢測結果可知,化學毒物濃度都沒有大于職業衛生接觸限值。不過通過調查地鐵日常檢修作業情況后發現,工人在車廂、地溝等中進行作業過程中,因為這些作業點環境的通風條件比較差,工人在較短時間中常常會運用很多不同的化學物質,進而在空氣中會出現很多化學毒物,這些化學毒物的濃度極有可能會超過職業接觸限值。綜上所述,如果地鐵工作場所的通風條件比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宜采取機械通風技術,如果零部件能夠拆卸下來,應在室外通風條件好的地方對其進行清潔,檢修地溝宜設計成為架空式。另外,地鐵公司一定要為工人們配置一套完善的個人防護設備。
3.3 粉塵危害的防控對策
通過本文檢測后發現,在區間隧道中的粉塵濃度是超標的。因為區間隧道是比較封閉的,區間隧道中空氣的流通性比較弱,粉塵無法在較短時間中稀釋與擴散,與此同時,因受到檢修工藝水平的約束,在現階段尚無法布設局部通風除塵設施,要想實現地鐵作業的全機械化與全自動化,其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工人極易發生粉塵超標接觸現象,所以工人在進行作業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個人防塵措施。根據本文檢測結果可知,通過結合開展吸塵作業與濕式作業,有助于粉塵濃度的降低,所以為有效防控粉塵危害,可以結合使用吸塵作業方式與濕式作業方式。
3.4 噪聲危害的防控對策
車輛段檢修、列車駕駛員、區間隧道檢修常常會出現噪聲超標現象。針對處于噪聲極易超標的崗位工人,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針對列車駕駛員,因為他們的工作性質比較特別,不適宜佩戴耳塞,為降低噪聲對列車駕駛員身體健康的危害程度,一定要對列車駕駛員的工作時間進行科學安排,對作業時間進行縮短,對工間休息時間進行適當延長。
參考文獻:
[1]趙遠,陳堅,馬煒鈺,等.新型有軌電車與傳統地下軌道交通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比較[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8(06).
[2]鐘海.建立和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意義[J].化工質量,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