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4年11月21日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前前后后進行了6次降息,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和存款基準利率。針對這一現象,本文探討了在當前金融大環境下,中國這一年多以來的多次降息背后所面臨的風險與選擇以及降息對國內外經濟帶來的影響。多次降息雖有利于緩和緊張的金融環境,但是宏觀調控措施還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降息;實體經濟;融資;制造業
1.引言
2014年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突然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1]。
這次降息直接降低貸款利率0.4個百分點,存款利率雖然表現為下降了0.25個百分點,但同時又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考慮到當前攬儲的難度,這相當于沒有對存款降息,而是單獨大幅降低了存款利率。所以這次降息是不對稱的降息,這將收窄存貸款利率差,不利于銀行利潤的增加,并且將銀行的部分盈利讓利給了實體經濟[2]。
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經濟結構的調整不斷向好。但是,實體經濟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諸如“融資難,融資貴”等。解決企業,尤其是小型和微型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對于穩定增長,促進就業,造福民生,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是發揮基準利率的指導作用,有針對性地促進市場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的不斷下降,促進實際利率逐步回升到合理的、可接受的水平內,以減輕企業融資成本高昂的問題,并為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以及提供中性的和適度的貨幣和金融環境。
中國此次降息是2012年7月以來的首次,此前央行對于降息一直保持著謹慎態度。但此次為了減緩企業與個人融資難的問題,央行突然宣布降準降息,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趨勢下可謂是點燃了全球增長的希望。
2.人民幣降息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最近一年多央行對于人民幣采取連續降息的手段,大力實行了寬松的貨幣政策,營造出一個積極的市場環境,對國內市場經濟也產生了大范圍的影響。
2.1人民幣降息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一系列經濟影響
第一,居民的生活消費水平變高。降息使得銀行的利息減少,所以居民更傾向于將錢用于消費或投資而不是存在銀行里。并且通過連續降息,城市和農村居民對于消費的信心指數也大大上升,減小恩格爾系數,從而有利于經濟形勢的總體向上發展[3]。
第二,居民理財的選擇范圍更加廣闊。有利于居民對房地產、水泥、建材、等資產負債率較高或流動資金壓力較大行業的投資;此外,對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發展也是有利的,但是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存在的風險是不可以忽略的。對家庭在資產配置方面的選擇上,穩健理財方面的投資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優選定存、國債等,還可以選擇固定收益類產品,因為這類產品的風險低、投資收益較高。
2.2人民幣降息對企業的影響
第一,企業貸款的環境更加的寬松,有利于那些創業者進行資金的籌集。央行連續的降低利息,使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要求和審批等更加寬松,普通民眾進行貸款也會更加容易,所以降低了企業的貸款成本。這一舉措,對于那些有能力、渴望創業但是苦于沒有資金來源的人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個好消息。創業人群的壯大,為中國經濟發展積蓄力量,也有利于中國的充分就業以及經濟的穩定發展。
第二,降低了融資成本,有助于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4]。現在企業經營比較困難,互聯網經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較大,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居高難下,很大一部分阻礙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而得益于降息這一舉措,一方面,對于企業收入來說,降低了他們的生產成本,進而企業利潤增加,有助于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央行對于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鼓勵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從而增強了企業的融資渠道,解決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2.3央行降息對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第一,降息對股票市場產生了很大的的影響。對于銀行股而言,降息有好處也有壞處。縮小銀行存款和貸款利率之間的差距會對銀行的利潤造成負面的影響;并且,這使銀行更難以吸收存款。不過有利于增加對外的貸款,從而促進經濟復蘇和發展,有助于推動銀行業務量的增長和利潤的增長。同時,降息通常意味著以有色金屬為代表的商品價格將上漲,因此有色金屬股有望從央行的降息中受益。對于那些出口業務比例較大的公司通常是不利的,降息通常意味著人民幣貶值將會加劇,因此對于出口業務規模較大的公司,降息是個壞消息。
第二,降息還大大促進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央行降息可以減少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會降低人們購房的成本,所以市場會迎來購房潮,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面壓力有所緩解。國家在刺激房地產市場,保證房市穩著陸。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很不平衡,政府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想要維持房地產市場的泡沫,避免其加速下跌。但是這也可能會造成人民幣貶值和熱錢加速外流。
3.人民幣降息對國外的影響
在全球貿易開放的條件下,人民幣的降息,同時也會在國際上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我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與利率時,歐美股市全線反彈,歐元日元高位下行走低,原油走勢上行,黃金價格上漲,這一系列的反應都表明著人民幣的降準降息在國際上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具體有以下分析:
3.1對有金融屬性的國際貿易品的影響
黃金作為金融屬性很強的商品,它在全球金融交易中活躍度和流動性都很高,人民幣的降準降息對它的價格會造成一定的影響[5]。一般認為,人民幣的降息使得人民幣的市場流通增加,人民幣貶值而美元升值,黃金作為與美元價格呈負方向變化的商品,價格會下降,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在人民幣全面調整利率時,金價走高,近年來中國市場占國際金融市場份額非常大,中國作為黃金的第二消費大國,從短期上看,中國的貨幣政策的調整會引起短線投資者的重視,黃金的需求增加刺激了黃金價格,另一方面,市場貨幣流動量的增加也是使得金價上漲的另一重要因素,以降低利息刺激經濟的增長,黃金價格因此在短期走高。從長期上看,除中國以外多國央行推行寬松貨幣政策,必然會導致紙幣貨幣的普遍貶值,黃金作為硬貨幣,在金融交易中就占有一定優勢,抵抗信用風險的價值將得以體現,從而使黃金的價格長線收益。
3.2對美國的影響
人民幣的貶值使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終結,美元升值,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更廉價,美國出口商面臨的市場競爭更激烈,制約美國的出口,這樣美國的經濟利潤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美國金融市場的緊張。而且,人民幣的貶值帶來的國際油價的低迷會使得油氣產業進一步惡化,影響著美國制造業復蘇和就業市場形勢好轉,而且今年以來,制造業新增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和油氣產業裁員拖累美國就業市場的復蘇,由此看來,中國央行的降息決策對美國也有著一定的影響。而美聯儲為抑制人民幣貶值在國際的影響,實行加息以控制人民幣的貶值幅度,人民幣的降息空間也會受限。
4.結語
此次從2014年以來央行出來的連續降息政策的背后,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補救樓市,振興制造業。央行的連續降息將大大降低儲戶對于儲蓄的意愿,同時降息給按揭還款的購房者降低了成本,這使人們看好樓市,增加了對房子的需求。另一方面,降息能夠降低房地產開放商的貸款成本從而加大對于房地產的投資。其次,對于制造業,其資金來源很大一部分就是來源于銀行的貸款,而降息可以給貸款利率帶來下降的空間,因此降息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使得企業加大投資從而創造財富。從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不斷的發展創造財富,加上中國政府對于海外企業與投資者的優惠政策,有大量的國外資本流入中國。如果中國制造業出現乏力,那么大量的國外資本將會出逃到國際市場以謀取更大的利益。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外資本在我國制造業中已經占據很大的比重同時對我國金融產生重要影響。
降息有助于緩和目前偏于緊張的金融條件,但并不代表現階段貨幣信貸政策取向已轉向全面寬松。我們認為,降息的主要影響是減輕企業的債務償還壓力、改善企業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從而抑制不良貸款生成速度、降低整個市場的金融風險。
參考文獻:
[1]梁立俊,曹金濤.央行降息——邏輯悖論下的現實選擇[J].理論視野,2014(12):38-40.
[2]蘇競翔.降息之后,下一步會是降準嗎?[N].農村金融時報,2014-12-01(002).
[3]天戈.央行降準降息對我們生活的影響[J].中國西部,2015(27):12-13.
[4]萬亭伶.關于央行降息的相關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5(14):125.
[5]周子勛.如何看待央行降息政策[N].國經濟時報,2015-05-11(001).
作者簡介:王倩(1993—),女,安徽阜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