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會 李莫愁

摘要:為了探討公司治理對企業研發的影響,本文以2013-2016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為樣本,對董事會資本、企業研發投入方式與研發產出的關系展開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董事平均年齡與研發產出負相關,董事受教育程度、政治關系和金融背景均與研發產出正相關。此外,研發投入方式對董事會資本和研發產出的關系具有中介效應。
關鍵詞:董事會資本;研發投入方式;研發產出;中介效應
當前世界經濟進入轉型期,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科技創新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競爭力提高的重要推動力。研發投入是科技創新的源泉,而企業是研發投入的主體,研發活動對企業而言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戰略決策。一方面,研發有助于企業保持競爭優勢,推動企業持續穩定成長。另一方面,研發需要經歷一系列漫長的復雜過程,投入大而結果又高度不確定,對企業決策者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因此,企業要想獲得良好的研發產出就離不開合理的資源配置和有效的戰略決策。
1.理論推演與研究假設
根據資源依賴理論,董事會能促進各種資源和信息流向企業,幫助企業建立和保持競爭優勢。作為企業中制定各種決策和戰略的機構,董事會成員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社會關系等會影響其行為和決策,進而作用于研發產出。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董事平均年齡與研發產出負相關。
H2:董事受教育程度與研發產出正相關。
H3:董事政治關系與研發產出正相關。
H4:董事金融背景與研發產出正相關。
邵毅平和王引晟(2015)以2011-2013年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以研發投資為切入點,實證探討了董事會資本、研發投資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發現董事會資本能顯著促進企業績效,而研發投資在董事會資本對企業績效影響的過程中具有中介效應。借鑒周建等(2010)對董事會資本研究綜述的文獻中關于董事會資本影響企業績效的黑箱理論,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5:研發投入方式在董事會資本影響研發產出的過程中起中介作用。
2.研究設計
本文選取2013-2016年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本文的大部分數據來源于國泰安CSMAR數據庫和RESSET金融研究數據庫,研發人員的相關數據和部分董事數據等均從巨潮資訊網上披露的上司公司年報中手工搜集獲得,最終得到1372個樣本觀測值。具體變量定義如表1所示。
3.實證結果分析
回歸結果顯示,董事平均年齡(α=-0.038,p=0.032<0.05)、受教育程度(α=0.556,p=0.000<0.01)、政治關系(α=0.970,p=0.082<0.1)和金融背景(α=1.117,p=0.043<0.05)均與托賓Q值顯著相關。
進一步研究結果顯示,研發投入方式在董事會資本影響研發產出的過程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研發人員投入對董事會人力資本與研發產出的關系具有完全中介效應,對董事會社會資本與研發產出的關系也具有中介效應。研發資金投入對董事會人力資本與研發產出的關系具有完全中介效應,對董事會社會資本與研發產出的關系也具有中介效應。研發技術投入對董事受教育程度與研發產出的關系具有完全中介效應,對董事平均年齡、董事金融背景與研發產出的關系具有中介效應。但是,研發技術投入對董事政治關系與研發產出的中介效應不顯著。
4.結論
本文研究發現董事平均年齡與研發產出負相關,董事受教育程度、政治關系、金融背景與企業研發產出顯著正相關。此外,研發投入方式對董事會資本和研發產出的關系具有中介效應。研究結果肯定了董事會資本在公司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董事會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的研發投入,進而有利于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形成與保持,從而改善企業的研發產出。希望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為企業董事會的人員配置以及研發活動決策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啟示及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周建,金媛媛,劉小元.董事會資本研究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0,32(12):27-35.
[2]邵毅平,王引晟.董事會資本與企業績效的實證研究——基于R&D投資的中介效應視角[J].財經論叢,2015(06):66-74.
[3]楠,何嬌,黃靜.董事會資本、CEO權力對研發投入的影響——來自創業板上市公司數據的分析[J].商業研究,2017(01):108-117.
[4]Hillman A J,Dalziel T.Boards of director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tegrating agency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3):383-396.
作者簡介:
湯會,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實務。
李莫愁,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