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會瓊

【摘要】以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纖維化、哮喘等為典型疾病的呼吸系統慢性炎癥性疾病是臨床上的多發、常見疾病,該類疾病是因感染或非感染因素誘發炎性細胞組分參與的一類慢性炎癥反應性疾病。病人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肺功能下降癥狀,病情長期持續進展,最終會引發肺源性心臟病。對該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以抗炎為主,大環內酯類藥的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被臨床證實且普遍運用于呼吸系統慢性炎癥性疾病的治療當中。此文就大環內酯類藥治療上述幾種常見呼吸系統慢性炎癥性疾病的研究進展作出如下綜述。
【關鍵詞】呼吸系統;慢性炎癥性疾病;大環內酯類藥;抗炎治療;研究進展
1.大環內酯類藥運用于治療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DPB)
DPB指的是呼吸性細支氣管出現病變,該病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確,癥狀表現以持續性咳痰、咳嗽、活動以后氣促等為主,與其他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有較大相似性,缺少生理、病理方面的特異性表現。現階段,臨床中發現紅霉素可顯著緩解DPB病人的臨床癥狀;其藥物機制可能是大環內酯類藥抑制中性粒細胞趨化作用、減弱粘附聚集能力、減少炎癥因子合成及釋放等。臨床試驗證實,小劑量長期應用大環內酯類藥(200-400 mg/d克拉霉素,或150mg/d羅紅霉素,或400-600mg/d紅霉素,或250mg阿奇霉素,2次/周,持續用藥6個月以上)對DPB癥狀的改善作用明顯,病人10年生存率從12.4%升高至90%以上[1]。
2.大環內酯類藥運用于治療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擴張即指長期慢性炎癥影響下誘發的支氣管腔異常擴張及變形,這種病變具有不可逆性,大部分學者認為該病屬于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與囊性纖維化共同病變的結果。一項相關治療試驗表示,1 年內服用低劑量紅霉素,能有效減輕支氣管擴張病人的肺功能惡化。而對于阿奇霉素治療支氣管擴張的實際效果,Wong C 等人的試驗研究表明,持續服用阿奇霉素(500mg/次,每周3次)半年后,病人生存質量得以明顯提高,且藥物療效的維持時間超過半年[2]。
3.大環內酯類藥運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屬于不完全可逆性呼吸系統慢性炎癥疾病,臨床發病率相對較高,疾病特點以氣流受限為主,通常是肺部對氣體或塵粒產生異常炎癥反應的一組疾病。何杰等對大環內酯類藥治療COPD 急性加重期病人的文獻數據進行Meta研究,發現口服羅紅霉素后COPD病人急性加重頻率顯著低于未服用者,這提示大環內酯類藥的抗炎作用可減少COPD急性加重的出現頻率。大環內酯類藥能控制粘膜分泌粘液,使病人氣道的纖毛活動增強,讓中性粒細胞聚集于氣道中,并通過抑制炎性介質代謝來發揮抗炎作用。
4.大環內酯類藥運用于治療囊性纖維化(CF)
以往小兒囊性纖維化的治療研究中,采用大環內酯類藥進行治療,患兒長期小劑量服用阿奇霉素后,其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明顯提高,每周服用3次適量的阿奇霉素,經半年治療后,患兒急性加重期的出現頻率顯著降低,且肺功能得以有效提升。這一成效的作用機制和大環內酯類藥減弱藻酸鹽合成酶活性有較大關聯,由于多數囊性纖維化都存在銅綠假單胞桿菌感染體征,并且銅綠假單胞桿菌容易吸附在被感染對象的呼吸道粘膜表面,且分泌出大量的多糖蛋白復合物(藻酸鹽等),繼而合成生物被膜,此因素導致銅綠假單胞桿菌能避開抗菌藥物的殺菌作用,從而降低了整體療效。服用大環內酯類藥后,藻酸鹽合成酶活性受到明顯抑制,并溶解了藻酸鹽中的精氨酸酶,使銅綠假單胞桿菌的生物被膜得以破壞,進而有效提升囊性纖維化病人的治療成效[3]。
5.大環內酯類藥運用于治療哮喘
大環內酯類藥常被用于哮喘病人的治療中,既往多項試驗表示,哮喘病人應用大環內酯類藥能降低激素使用劑量,且有助減輕病人的氣道高反應性,使急性發作頻率減少。哮喘病人氣道炎癥持續的原因主要是氣道平滑肌細胞肥大或增生,致使氣道壁變厚,且氣道平滑肌的分泌、合成作用可促進炎性反應。大環內酯類藥對肥大細胞活化形成抑制效果,使炎癥介質(組胺等)的釋放量逐步減少,進而減少病人體內炎癥細胞因子,減輕炎癥,同時增強免疫調節功能。此外,大環內酯類藥還對人纖毛細胞產生一定的保護效果,幫助支氣管ICAM-1分子有效表達,減少細菌、中性粒細胞粘附于上皮細胞及纖毛的表面,使氣道高反應炎癥得以改善。有關臨床試驗結果提示,羅紅霉素可減輕哮喘病人的炎性反應,而且可以提升病人機體內IL-10水平,使免疫功能得到間接有效調節,同時有利于糾正Th2過度活化及偏移的狀態,幫助機體水平逐漸恢復正常,以達到改善哮喘病情的目的。
6.小結
當前,大環內酯類藥已被普遍使用在感染性疾病的藥物治療中,由于該類藥物的抗炎作用優越,對多種常見的呼吸系統慢性炎癥疾病均有明顯療效,并得到了臨床上的重視與認可。但大環內酯類藥的半衰期比較長,易蓄積于病人機體內,長時間用藥會有菌群紊亂、細菌耐藥性等相關風險,因此,在往后的研究當中,應著重探索和明確各類慢性炎癥性疾病的最佳服藥時間、安全和有效使用劑量,以持續提升呼吸系統慢性炎癥疾病的整體療效,幫助病人盡早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鄒蘭科,楊偉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慢性氣道炎性疾病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藥,2018,22(07):1392-1394.
[2]張怡,范莉超,徐金富.長期低劑量大環內酯類藥物在支氣管擴張癥中的應用及安全性[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8,21(11):1301-1304.
[3]呂曉龍,藺靜靜,曾理.大環內酯類藥抗炎作用治療呼吸系統慢性炎癥性疾病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017,23(20):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