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周麗娜
摘要:本文針對中外合作辦學的應用優勢展開分析,包括提高了資源共享率、促進了教學國際化發展、加快了文化交流速度等,通過研究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應用多媒體教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仿真技術的應用、組建高水平師資隊伍、優化課程考核體系等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課程教學實踐質量,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目標;多媒體
0? 引言
液壓與氣動技術在現代機械設備中應用廣泛,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課程主要學習液壓與氣動元件基本原理、系統組成,液壓氣動基本回路及應用,液壓與氣動控制系統的組裝及一般故障排除的知識與技能。液壓與氣動技術牽涉到的基礎知識多,綜合性、科學性、實踐性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實踐常識較少,感性認識較淺,所以要學好這門課程比較困難。在中外合作辦學試行背景下,采取措施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加快課程教學進度,提高課堂教學實踐質量有著積極地意義。
1? 中外合作辦學的應用優勢
1.1 提高了資源共享率
在國際間經濟交流頻率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如何搭建滿足資源共享性平臺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中外合作辦學提出的時間較早,并且在國家政策的幫助下,目前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在信息技術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中外合作辦學的資源交流頻率也在提高。利用數據庫技術、大數據技術對合作雙方的資源數據進行篩選、處理、整合,使其形成滿足現階段教學需求的資源共享體系,從而為學生提供針對性幫助,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1.2 促進了教學國際化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學方面也需要沿著國際化的發展方向進行發展。在以往國際化發展模式中,所采用的主要是外部引進教學經驗,結合本國國情對內容進行調整,使其可以形成滿足于本校學校的教學體系。但是此類模式的局限性較強,同時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很容易導致一些好的教學經驗被浪費。中外合作辦學的推進,可以彼此間進行信息交流,對于一些教學經驗可以進行深層次溝通,挖掘教學經驗的潛在價值,從而加快現行教學體系內容的完善度,提高體系內容對教學環境的適應性。
1.3 加快了文化交流速度
國家間進行教學合作的過程,也是進行文化間的交流,如現階段在許多國家建立的“孔子學院”,這便是傳播我國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信息技術不斷完善地背景下,文化信息傳播的速度也在加快,但是網絡環境的復雜性,導致所傳播的信息內容存在著許多的偏差或誤導類內容,這也會加深他人對文化的誤解。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推行,可以把正確的文化信息傳遞給他人,并且文化以“教學”的方式進行推廣,可以大幅度提高文化交流速度,提高他人對民族文化的認知。
2? 中外合作辦學試行《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實踐措施
2.1 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通過明確課堂教學目標,能夠提高教學內容的目的性,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近幾年學院機電類專業畢業生反饋信息表明,多數企業需要能夠滿足生產一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應突破原有沿襲以理論為主的教學模式,需加強實踐技能和應用能力的訓練。以職業崗位和技能要求為依據,以必須、實用、夠用為原則,確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初步具有使用、調試液壓與氣動系統的能力;對一般的液壓與氣功控制技術原理,具備能夠參照使用說明書進行閱讀理解的能力;對液壓與氣動元件和液壓與氣動系統的常見故障,具備初步的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能力[1]。
2.2 應用多媒體教學
通過應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加快學生對較難知識點的理解速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內容中,存在著許多的技術性內容,如一些基礎的原理圖、液壓結構圖等,雖然課本上會對其進行標注,但是直觀性相對較差,學生無法對結構內容進行理解,提高了課程的教學難度[2]。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對于課本中的二維圖形進行三維立體模型的轉變,而且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靈動性,對三維模型中的零件進行縮放或擴大處理。并且在平面動畫的幫助下,可以對結構零件的運行狀態、執行動作、流體結構等內容進行動態演示,這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使學生課堂學習的專注力更高,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2.3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液壓與氣動技術》本身就屬于注重實踐操作的應用課程,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可以快速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畢業后的市場競爭力。在實踐操作中,學校應調整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分配比例,適當提高實踐課程的課時,為學生預留出更多的實踐時間。與此同時,學校也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尋求合作方的幫助,由中外機構共同出資來完成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中所需設備的采購。在實踐教學中,也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引用問題引領式、翻轉課堂模式等新類型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提高實踐教學課程的應用效果[3]。
2.4 仿真技術的應用
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中,有時需要借助仿真技術來完成教學任務,相比于國外,我國對于仿真軟件的開發完善度較低,因此可以與合作方進行合作。引入FESTO、FluidSIM等仿真軟件,這些軟件具備較強的仿真模擬能力、繪圖功能、虛擬演示等應用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軟件和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知識融合在一起,使得這些學習內容不再枯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學生借助仿真技術,可以對系統的運行模式進行客觀分析,了解系統的實際運行原理,這也為學生理解較難知識點奠定了良好地基礎。
2.5 組建高水平師資隊伍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屬于非常重要的引導者,在中外合作辦學的背景下,通過組建高水平師資隊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地教學幫助,加快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速度。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學校可以從外部聘請和內部培養兩方面來提高學校師資隊伍的綜合能力。外部聘請模式下,可以從合作方聘請資歷較高的教師來校教學,同時也可以在網絡上刊登招聘信息,從中篩選綜合實力較強的教師,以此來壯大師資隊伍。而內部培養則是保持教師不斷學習的狀態,完善教師職稱評估制度。同時還可以定期組織研討會,由合作雙方教師進行教學經驗的交流,從而提升師資隊伍的綜合應用能力。
2.6 優化課程考核體系
通過優化課程考核體系,可以提高評估結果的合理性,從而為教師后期教學計劃的調整提供科學性參考。在考核體系中,主要可以分為實踐能力考核、理論知識考核、日常出勤考核三方面內容。對于三方面內容進行內容細化,如實踐能力考核還包括任務完成時間、任務完成質量等內容,每一項內容都占據不同的折合比例,采用“百分制”對每一項內容進行評價,最后計算出考核結果,提升考核內容的有效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明確課堂教學目標,能夠提高教學內容的目的性,應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加快學生對較難知識點的理解速度,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可以快速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組建高水平師資隊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地教學幫助,優化課程考核體系,可以提高評估結果的合理性。在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通過優化課程教學體系,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加快學生綜合實力提升速度有著積極地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發安.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設置及革新途徑研究[J].科技視界,2018(03):109-110,78.
[2]李玉軍.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實踐[J].甘肅科技,2018,27(03):165-166.
[3]章志芳.基于工作過程的“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8(2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