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蘭蘭


摘要:本文針對工人在進行金屬拋光工作時,容易產生大量粉塵,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問題,研究設計一種低污染的金屬機械加工設備。
關鍵詞:低污染;機械加工;設備
0 ?引言
傳統工藝加工中,在對金屬工件進行加工時,常需要對金屬工件進行拋光工作,在工作時,通過工作人員手持拋光機進行拋光工作,容易產生大量粉塵,從而對環境造成較大污染,而且,對工作人員身體健康也會造成極大危害,本文在原有技術基礎上,設計一種低污染的金屬機械加工設備,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1 ?設計思路
根據上述要求,設計一種金屬機械加工設備,該設備將金屬工件和拋光機放置在透明防護箱內部,工作人員將手部闖過防護罩內環的縮口結構伸入透明防護箱內進行拋光操作,防護箱蓋板可避免拋光產生的粉塵外散,且吸塵機將粉塵吸入儲塵箱內等待集中處理。
2 ?結構設計與工作原理
基于以上設計思路,本文提出如下技術方案:
圖1為設計的金屬機械加工設備結構示意圖,防護箱體1用透明塑料制成,防護箱體的內壁粘接防護罩3,防護罩3的內環面上粘接可伸縮布料環片4,伸縮布料環片4的內環面上縫合有松緊帶,松緊帶的內環面上粘接有橡膠封片,防護罩3呈圓環形板狀結構,防護罩3的板面自外環面至內環面向透明防護箱體1的中部突出,伸縮布料環片4和松緊帶5均呈圓環結構,橡膠封片6呈扇形板狀結構,橡膠封片設置有多個,多個橡膠封片拼接成圓板結構,伸縮布料環片、松緊帶以及橡膠封片相配合實現對防護罩3內環口的密封,工人雙手分別從兩側的窗口2處伸入透明防護箱體1的內部,在此過程中,工人手部將多個橡膠封片之間的拼接處推開,并向前推進,此時,松緊帶包裹在工人的手臂上,避免粉塵從工人手腕處外散。
圖2為設計的金屬機械加工設備A處結構放大結構和松緊帶、橡膠封片及承載網板的示意圖。在防護罩3的表面粘接有承載網板7,承載網板7呈方形板狀結構,承載網板7的表面開設有對接槽,對接槽槽圓弧形結構,對接槽與防護罩3的表面接觸,透明防護箱體1的底面開設有安裝口,安裝口的內部焊接有吸塵風機8(型號為RB-81D-2),啟動吸塵風機8,吸塵風機8將承載網板7上部的拋光產生的粉塵向下抽吸至儲塵箱9中;
透明防護箱體1的底面焊接有儲塵箱9,儲塵箱9的內側底面粘接有滑料板10,且儲塵箱9的內側底面粘接有斜板11,儲塵箱9的外壁上焊接有排料閥管12,透明防護箱體1的頂端扣接有蓋板13,儲塵箱9呈方形框體結構,滑料板10呈矩形柱體結構,滑料板10的頂面呈圓弧形曲面結構,斜板11呈三棱柱結構,斜板11的兩個直角板面分別連接在滑料板10的表面和儲塵箱9的內側底面上,且排料閥管12與儲塵箱9相通,排料閥管12與斜板11一一對應設置,粉塵撞擊滑料板10的頂面后向滑料板10的兩側滑落,滑料板10處于吸塵風機8的正下方將儲塵箱9分隔呈兩個儲塵室,避免吸塵風機8產生的風直吹儲塵箱9中部粉塵而激起大量揚塵,開啟排料閥管12便于將儲塵箱9內部儲存的粉塵集中排除。
實際工作時,將拋光機和需要拋光的金屬工件放置在承載網板7的板面上,然后手握把手將蓋板13蓋在透明防護箱體1的開口上,避免透明防護箱體1內部粉塵外散,然后工人雙手分別從兩側的窗口2處伸入透明防護箱體1的內部,在此過程中,工人手部將多個橡膠封片6之間的拼接處推開,并向前推進,此時,松緊帶5包裹在工人的手臂上,避免粉塵從工人手腕處外散,然后手持拋光機和金屬工件進行拋光工作,且啟動吸塵風機8,吸塵風機8將承載網板7上部的拋光產生的粉塵向下抽吸至儲塵箱9中,粉塵撞擊滑料板10的頂面后向滑料板10的兩側滑落,滑料板10處于吸塵風機8的正下方將儲塵箱9分隔呈兩個儲塵室,避免吸塵風機8產生的風直吹儲塵箱9中部粉塵而激起大量揚塵,開啟排料閥管12便于將儲塵箱9內部儲存的粉塵集中排除。
3 ?設計優點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設計具有以下優點:
①研究設計的的低污染的金屬機械加工設備將金屬工件和拋光機放置在透明防護箱內部,然后工人手部穿過防護罩內環的縮口結構伸入透明防護箱內進行拋光操作,蓋板避免拋光產生的粉塵外散,且吸塵風機將粉塵吸入儲塵箱內等待集中處理;②研究設計的低污染的金屬機械加工設備在儲塵箱內部加設滑料板,滑料板處于吸塵風機的正下方,將進入儲塵箱內部的粉塵向兩側導流,避免吸塵風機集中吹向儲塵箱中部的粉塵而激起大量揚塵。
參考文獻:
[1]李復麗.金屬機械加工制造工藝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育,20196(32):167.
[2]朱曉敏.金屬機械加工制造的工藝分析,2016(18):150,153.
[3]徐有軍.金屬結構加工的機械設備提裝置關鍵問題研究[J].中國金屬通報,2018(11):57-58.
[4]徐有軍.探索模具制造中模具表面精加工技術[J].科技創新導報,2019(2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