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衛
【摘 要】東陽木雕作為我國傳統民間雕刻藝術的一類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東陽木雕有很多不同的類型,也留下了很多傳世經典。在現代視角下,東陽木雕山水作品需要實現創新,與現代化形成結合,構建起更加新穎的東陽木雕山水作品形式。文章首先分析了在新時期下創新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的必要性以及背后蘊含的深層次意義,然后反思當前山水作品當中存在一些問題,最后提出創新的方法途徑,希望更能夠給有關人士帶來一些參考,讓東陽木雕山水作品在新時期中取得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東陽木雕;山水作品;創新;必要性;方法途徑
一、前言
東陽木雕起源于浙江金華東陽,與黃楊木雕、青田石雕并列為浙江三雕,已經傳承上千年,在多地博物館都有東陽木雕的經典作品收藏。從藝術特點來看,東陽木雕以平面浮雕為主,具有多層次、散點透視等多方面的特點。東陽木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時代發展中,需要對其實現傳承與發展。傳承是要保留技藝,而發展,則是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與現代社會深度結合,讓東陽木雕可以取得全新發展。
二、東陽木雕山水作品創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一)必要性
東陽木雕的雕刻創作,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從雕刻藝術的角度講,有平面浮雕、圓木浮雕、薄浮雕等多種不同的形式。而從雕刻木材的材質來講,有樟木、櫸木、楠木、椴木等多種木材。而從作品的主題內容角度看,有山水、走獸、花鳥、人物等不同類型。從這一點可以發現,東陽木雕的創作內容,在分類上和傳統國畫是一致的。不同內容主題的雕刻,在創作上的側重也有不同。山水作品,是東陽木雕中的一個大類,而在新時期中對山水雕刻作品進行創新,需要認識到必要性。第一,東陽木雕的傳承保護陷入了困境,人們對于東陽木雕的認識了解很少。要想讓東陽木雕在新時期中煥發活力,取得有效的傳承保護,那么創新作品就非常必要了,通過創新,才能擴大人們的認識,為傳承保護打下基礎。第二,東陽木雕的傳承發展,也應該順應時代趨勢,融入新的元素,讓東陽木雕展現出新的活力。通過創新,讓東陽木雕和現代社會形成有效結合,這樣可以使東陽木雕更加貼合現實。
(二)重要意義
對東陽木雕山水作品進行創新,除了必要性之外,還具備顯著的意義,這一點也需要形成認識。第一,通過創新,可以拓展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的內容元素,以現代社會為范疇,將更多現代山水融入到東陽木雕之中。第二,通過創新,可以創新東陽木雕的雕刻技藝,提高技藝水平。創新還應該關注到山水作品雕刻技藝的創新,將一些現代化技藝融入進來,提高其整體水平。第三,通過創新,可以推動東陽木雕的產業化發展,讓這門傳統技藝與經濟產業結合,得到市場認可,從而在現代社會中實現良好的發展。
三、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目前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一)現狀
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的整體構圖大氣飽滿,具有細膩的內容與豐富的層次,在圖像寫實方面甚為生動傳神,整體雕刻工藝精細,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傳統的東陽木雕,在傳承上保持了師徒傳授的模式,并且設計與制作都是一體的。而今,東陽木雕逐漸形成了分工,有設計、打坯和修光等分工,將整體過程劃分成為了多個環節。從目前實際來看,東陽木雕一些山水作品的制作已經實現了工廠化生產,打坯的部分可以通過機械來完成。同時,國家對于東陽木雕此類文化遺產的關注也在加強重視,通過一定的政策或制度,來幫助東陽木雕的傳承與保護,已經在新時期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二)存在問題
在當前時期,東陽木雕的發展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從東陽木雕山水作品這個方面來講,卻還是存在不少問題,對其進一步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內容傳統缺乏創新。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的創作,在內容上需要保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目前,從市場上流通的一些東陽木雕山水作品來看,內容還是偏向于傳統,也就是對傳統山水的描繪,并未融入現代山水元素。第二,雕刻工藝缺乏創新。雖然東陽木雕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了工廠化生產模式,但從整體來看,雕刻工藝的創新不足,很多還是局限于傳統的技藝方法。雕刻工藝創新不足,需要引起重視。第三,雕刻材質缺乏創新拓展。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的創作,在材質方面,還是以傳統材質為主。從現代社會發展來講,出現了很多新型材料。將新材料和傳統工藝結合,能夠呈現出新的魅力。目前這方面的創新還有所不足,應該予以創新改進。
四、東陽木雕山水作品創新的方法與途徑
針對東陽木雕山水作品在目前環境下表現出來的問題,有關人士需要形成認識,然后通過合理的方法途徑,對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的創作展開創新,使其呈現出新的面貌。
(一)創新內容
對于東陽木雕的山水作品來講,創新需要對具體的作品內容形成關注。山水創作,不能局限于傳統山水,創作視角應該向現代山水轉變,構建起現代山水內容,讓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的內容得到更新。這就需要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立足現代山水視角,對內容予以創新。此外,在創作理念和藝術思想方面,需要順應時代發展,予以有效的創新構建。比如,傳統山水,以展現自然之美為主。現代山水,其中存在一些人為因素的痕跡。對現代山水中的人為痕跡予以藝術化加工,這就成為了考驗創作者的一個難題。但是,只要突破這一難題,就可以讓現代山水在東陽木雕山水作品創作中深度融入,發揮出切實的作用。
(二)創新技藝
東陽木雕的相關技藝傳承發展了上千年,在上千年的傳承發展中,一些技藝也在不斷進步完善,在不同時代得到改進。比如木雕落款,早期的東陽木雕沒有匠人落款,直到清末民初,才開始涌現具有匠人落款的木雕,之后得到傳承。由此可以看出,東陽木雕在歷史傳承中,本身也在順應時代而變化。在當前社會,就需要對相關的技藝展開創新,將目前社會中的一些先進技術運用提高,提高東陽木雕的水平。比如,3D打印技術,是目前一種非常前沿的技術手段,在雕刻方面,3D打印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可以將3D打印和木雕雕刻技藝結合起來,創新出智能化的雕刻系統,這樣可以取代傳統的人工雕刻和粗糙的機械雕刻,實現精細化、藝術化的智能雕刻。
(三)創新材質
除上述對內容和技藝進行創新之外,還需要從木雕本身切入,對材質進行創新。木材本身在保存上條件較為嚴格,木雕更是如此,不能高溫暴曬,不能太過干燥或濕潤,也不宜用帶水毛巾擦拭。木雕材質的“嬌氣”,使其很難走進尋常百姓家。因此,就需要在東陽木雕的材質上予以創新,使用更加容易保存和環境穩定性高的材質,在保留藝術傳承的同時,使其可以走進尋常人家,在現實生活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因此,可以創新木雕的雕刻材質,使用一些人工材料,甚至非木材材料,將東陽木雕技藝和非木材材料結合,碰撞擦出新的火花。
五、結語
在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發展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一些問題,比如創作內容單一,技藝創新不足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限制了東陽木雕的現代化發展與傳承。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要關注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的創新,從內容、技藝、材質等方面,全面創新,讓東陽木雕山水作品取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國忠.淺析東陽木雕山水作品的設計創作——以木雕作品《錦繡中華》為例[J].浙江工藝美術,2014(11):87-90.
[2]張為龍,郭賢彬.東陽木雕山水作品創作研究——以木雕作品《世外桃源》為例[J].西江月,2013,42(033):306.
[3]彭嘉騏.東陽木雕圖案在針織毛衫中的創新應用[J].針織工業, 2019(1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