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裕佩
【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5年1月~12月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狀況為對照組,另選擇2016年1月~12月實施品管圈后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狀況為觀察組,比較兩組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手衛生正確率、手衛生執行率情況。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手衛生不規范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中的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手衛生的執行率,為降低院感提供可靠依據。
【關鍵詞】品管圈;降低;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
手衛生是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的最經濟、有效、簡單的方法,消毒供應室是整個醫院感染控制的關鍵[1]。消毒供應室向全院提供各類無菌器材、敷料以及其他無菌物品,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對整個供應室內器械的回收、包裝、分揀和發放等環節,都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影響護理質量與醫療質量[2]。品管圈是指在同一工作現場,同種工作性質類似的個體,為提高其工作效率,自發的對現場的工作情況進行品質管理。我院對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實施品管圈活動后,觀察其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現將其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月~12月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狀況為對照組,另選擇2016年1月~12月實施品管圈后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狀況為觀察組,其中主管護師1名,中級護師4名,初級護師1名。
1.2品管圈方法
觀察組施行品管圈管理辦法,具體如下:①洗手池標識提醒,讓護理人員能相互監督,相互提醒,并對洗手習慣較差、重視度低、同理心缺乏的護理人員進行集中的培訓,監督其洗手,同時培訓七步洗手法,互相監督。②建立獎懲制度,對品管圈護理人員進行手衛生隨機抽查,同時強調手衛生不合格造成的懲罰制度,每周對于護理人員中手衛生合格率最高的進行獎勵,對手衛生重視程度低的護理人員進行獨處,告知洗手雖然會花費一定的時間,但能有效降低院內感染的情況,對患者負責。③對護理人員進行無菌意識培訓,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無菌操作和無菌意識的培訓,并結合理論與實踐進行考核,對于成績良好的護理人員進行獎金獎勵,同時對持續不合格的護理人員給予經濟處罰,解決護理人員對手衛生重視度低的觀念,達到警示護理人員正確洗手的必要性。④生物監測,每三個月對科室內細菌學進行一次監測,同時對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進行監測。
1.3科室手衛生目標實施及比較指標
在科室內成立品管圈優良手衛生合格群,該品管圈由科室內六名護理人員組成,由護士長擔當圈長,主管護師擔當輔導員,活動安排在每周五的下午,6名護理人員之間建立微信群,由圈長向護理人員發放相關信息,并組織護理人員進行討論與實施,定期對科室內的護理人員手衛生情況進行檢查,包括復用器械后、分揀前后消毒,打包前后,包裝前后等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的情況[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ˉ±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衛生執行狀況比較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護理人員手衛生次數685次,觀察組護理人員手衛生次數670次其中對照組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率78.8%顯著低于觀察組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率92.9%,觀察組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6.9%低于對照組21.2%,其中手衛生不規范率=手衛生執行率-手衛生正確執行率, 詳情見表 1。
3討論
品管圈是同一工作性質的工作人員在同一區域內,為提高自身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提出的一種工作模式,通過品管圈的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之間的相互督促與改進,提高手衛生的正確率。手衛生正確率的執行是護理人員的基本責任,是對患者以及自身工作認真負責的基本表現。但在消毒供應室的護理人員若洗手的意識較低,規范率較低,則容易引發交叉感染,甚至增加交叉感染的幾率[4]。通過品管圈活動,采用明確溫馨的提示,并制定相關的洗手流程,能有效增強護理人員之間的執行,相比其他的干預措施,可行性更強,同時能消除護理人員之間的抵觸心理。采用獎懲分明的方式,能消除護理人員惰性心理,同時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性[5]。、
但品管圈管理仍然屬于護理人員之間自發組織的活動,依舊存在監督和執行力不到位的情況,所以需要其他護理人員共同監督,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與改善。本次研究中,我們通過圈長和組內人員的積極討論,發現手衛生不規范的主要原因包括未養成規范洗手的流程、培訓時間少、重視度不高、認為自身并未直接接觸污染源、工作強度大無時間反復洗手、洗手流程過于繁雜等。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這說明通過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提高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自覺洗手的執行率。加強護理人員手衛生的必要性意識,能有效提高對患者的責任感,并降低自身所衛生不規范的幾率。
綜上所述,采用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提高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的規范率,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感,最終達到降低院內感染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呂大春,劉靜.品管圈活動降低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2):117-118.
[2]高雪云.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7):145,147.
[3]程峰.品管圈活動對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7,49(5):539-541.
[4]趙小利,劉革婷,雷小紅等.應用品管圈提高重癥醫學科醫務人員手衛生正確率[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7):504-507.
[5]馬海霞.品管圈在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4):6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