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模式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48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均采用優質護理模式,觀察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臨床療效。結果 48例患者住院時間為(12.71±5.17)天,住院費用為(28857.79±2167.54)元;48例患者經治療后,顯效27例(56.25%),有效20例(41.67%),無效1例(20.83),總有效率為97.92%(47/48)。結論 將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ICU重癥顱腦損傷疾病中,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值得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重癥顱腦損傷;ICU
重癥顱腦損傷屬于臨床常見神經性疾病,病情往往較重且致死率極高,嚴重危害人類健康[1]。重癥顱腦損傷由于病情較重通常在ICU病房進行治療,臨床研究發現采用單一治療療效不夠顯著,需配合有效的護理模式以提高治療效果[2]。本研究對48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旨在在探討其在ICU重癥顱腦損傷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96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者;(2)有明確外傷史,經影像學檢查及臨床診斷為重癥顱腦損傷需進入ICU治療者;(3)入院后時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介于3- 8分之間者;(4)年齡介于18-70歲之間者。排除標準:(1)依從性差,不配合本研究者;(2)妊娠或哺乳期婦女;(3)患者及家屬未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23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3.27±9.87)歲;致傷原因:高空墜落損傷19例,交通事故損傷21例,其他損傷8例;損傷類型:顱內血腫13例,腦挫裂傷15例,顱內血腫合并腦挫裂傷10例,腦干損傷6例,其他4例。本研究已上報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并獲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優質護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1)制定護理計劃。根據每位患者病情與身體情況,對癥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根據患者藥敏測試為其選用安全有效藥物進行治療。(2)心理護理。由于重癥顱腦損傷病情較重、ICU治療費用較高,患者及家屬往往會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溝通,對其所擔憂的問題進行疏導,消除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3)生活護理。由于患者長期臥床,護理人員每天要協助患者翻身,預防褥瘡的發生;扣背協助其進行咳痰,必要時可借用無菌吸痰器為患者吸痰;喂食速度不可過快,防止患者誤吸或者胃內食物回流。(4)細節護理。對患者采用護欄、約束帶等防護,防止患者發生墜床;調節好病房溫度與燈光,禁止閑雜人等進入病房,禁止吵鬧,為患者營造舒適安靜治療環境。(5)并發癥護理。對患者有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包括誤吸、電解質紊亂、呼吸道感染)做好預防工作,發現并發癥時應及時告知醫師并協助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包括,顯效、有效、無效,評定標準為:患者臨床癥狀逐漸消失,意識清醒,未出現相關并發癥,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意識輕微受限,出現輕微并發癥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意識不清醒,出現嚴重并發癥為無效;總有效為顯效與有效之和。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xˉ±s表示,采用t檢驗;臨床療效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住院時間與住院費用 48例患者住院時間為(12.71±5.17)天,住院費用為(28857.79±2167.54)元。
2.2 臨床療效 48例患者經治療后,顯效27例(56.25%),有效20例(41.67%),無效1例(20.83),總有效率為97.92%(47/48)。
3討論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交通工具增多,重癥顱腦損傷發病人數不斷增加,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還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重癥顱腦損傷病情多危重且較為復雜,常伴有其他功能系統損害,患者病死率高。重癥顱腦損傷的臨床治療不僅與醫療水平有關,還和護理質量密切相關,而常規護理模式顯然滿足患者及臨床需求[3]。
優質護理是一種可以使患者得到個性化、連續、整體的綜合護理模式,近年來被被廣泛應用多種疾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4]。本研究結果顯示,48例患者住院時間為(12.71±5.17)天,住院費用為(28857.79±2167.54)元;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47/48)。表明優質護理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治療費用,并提高治療有效率。分析原因為:優質護理模式根據患者病情變化情況進行治療和護理,縮短住院時間[5];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可以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按時為患者翻身可減少長期一個體位造成的褥瘡,提高療效;注重細節,可減少患者由于墜床等意外造成的二次傷害,有利于患者身體恢復;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工作,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患者預后[5]。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ICU重癥顱腦損傷疾病中,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身體恢復,改善患者預后,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付艷,無創顱內壓監測儀在重癥顱腦損傷治療中的預警作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7,44(15):55-57.
[2]馮程.兩種急救護理模式在多發傷并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急救效果[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7,35(02):128-130.
[3]唐麗黎.針對性氣道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01(02):202-203.
[4]陳銀朋.重癥顱腦損傷不同階段病情的觀察與護理[J].醫藥前沿,2017,07(07):318-319.
[5]黨娜,李娜.針對性氣道護理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排痰效果及相關性肺炎(VAP)發生率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7,07(02):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