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對以賽促教談技能大賽如何促進數控教師技能提高的研究,首先,闡述數控技能大賽具有引導性特點與示范性特點。然后,分析數控技能大賽反映出的問題。最后,為確保數控教師的專業技能可以得到提升,給出提升教師專業技術能力、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加強教學改革、創新課程內容與教學內容等措施。
關鍵詞:技能大賽;數控教師;技能
0 ?引言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需要肩負起培養專業人才的重任。數控專業是中職教育教學中的重點與關鍵,在這一過程中,數控教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數控教師有著較強的教學能力與技能,才能為學生帶來高質量課堂,使得學生專業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掌握更多數控知識,為學生未來更好發展打下基礎。為促使數控教師技能可以得到提升,可以通過技能大賽的方式。所以,本文將針對技能大賽促進數控教師技能提升相關內容進行闡述。
1 ?數控技能大賽特點
數控技能大賽有著自身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中:
①數控技能大賽有著較強的引導性。通常情況下,在數控技能大賽中,試題會將數控加工理念、傳播數控機床最新編程、操作手段、典型加工部位、加工共有以及程序編制等作為主要內容。此類知識內容,對于中職院校技能實訓以及職業技能鑒定等有著較強的引導性[1]。
②數控技能大賽中的實際操作試題有著較強的示范性,題目一般都是結合或者參考某個行業中較為典型的零件特點展開的,比如,機械零部件配合加工、先進刀具的應用等。
③一般而言數控技能大賽中的實操試題,會使用CAXA軟件編程,題目有著較大的難度,同時題量也在不斷增加,做題時間更少。
2 ?數控技能大賽反映出的問題
通過數控技能大賽可以看出,能夠將以下問題反映出來:
①數控技能大賽有著不同的競賽項目,競賽項目不同那么比賽時間也存在很大不同,有的項目比賽時間是360分鐘,而有的比賽項目時間是420分鐘等。數控技能大賽需要使用真實的數控機床,對零件進行加工。與計算機方面的技能競賽有著一定差異,不但要在計算機中完成相應操作,進行工件加工,同時對于數控機床的性能需要有全方位的認識,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件加工工作。數控技能大賽中的試題實際上是企業產品的一個縮影,因此,對于參賽選手有著較高的要求。參賽選手要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內容,將實際問題更好解決。
②我國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對于中職學生的崗位能力需求以及職業道德需求存在很大不同,該不同會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中得到充分體現。在數控技能大賽的不斷參與與實踐中,可以看出許多參賽人員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掌握的并不牢固。但是,在參賽過程中,能夠對崗位實際需求情況以及工作情況等有一定認識與了解[2]。實際上在數控技能大賽的開展中,往往采取的還是傳統的訓練模式,與企業發展情況相背離。種種問題的出現,對于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的更好發展會產生很大影響。基于此,對于數控技能大賽需要有正確認識,將數控技能大賽的作用與價值充分發揮。
3 ?技能大賽在促進數控教師技能提升中的應用
3.1 提升教師專業技術能力
通常情況下,在數控技能大賽中比賽項目由不同內容組成,比如,數控車工、加工中心工、五軸數控加工等。不同工種與內容存在一定不同,同時,比賽難度往往會超出正常范圍,與正常的教學要求。數控技能大賽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育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只有不斷參加比賽,學生才能花費更多時間與精力,進行項目的專研與訓練,學生的技能水平與技巧都會得到提高。在競賽培養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身的雙重身份,教師與師傅。教師的職責內容主要是想學生傳授相應知識內容,一切都能夠為學生照著想,師傅則是要言傳身教,促使學生能夠具備較強職業道德,能夠在未來工作崗位中發揮自身價值與作用。數控教師為使得學生能夠在數控技能大賽中獲得更好成績,需要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這樣老師在教學期間,實際教學水平將會的提出,學生能夠獲得優異成績,那么也能將老師的教學水平充分展現出來[3]。學校為能夠在數控技能大賽中取得勝利,并獲得更好成績,會將各項工作落實到相應學生與教師身上,只有多次參與到技能大賽中,并且加強對學生的訓練,中職學校才能培養出更多專業人才。在數控技能大賽開展中,學校要做好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老師對于國家級大賽的訓練方向以及訓練內容等需要有正確認識,這與復合型人才培養需求相符合,不斷提升老師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專業能力。從而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發揮自身專業特長,為學生帶來高質量課堂,實現學生未來更好發展。
3.2 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
在如今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對于職業教育教學理念提出新的要求。職業教學理念,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行創新與完善,比如,要將為學生提供服務、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為企業提供服務等在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從而對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進行優化。作為老師最為重點的工作就是教書育人,數控教師通過參加技能大賽的方式,對自身的展專業能力進行衡量與評價,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針對不足給出相應調整措施。大賽培訓相較于普通教學而言存在很大不同,大賽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指定任務,而老師則是需要直接參與到大賽中,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能力情況以及知識內容的接收情況等有正確認識,從而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基于此,在實際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可以采取任務項目教學法,更加符合學生學習。在此期間,要對學生實際學習規律與學習情況能夠有正確認識,選擇最為合理的教學方式,同時明確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4]。因為在數控技能大賽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學工作的展開,要將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作為重點與關鍵。讓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3 加強教學改革
通過數控技能大賽,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老師的教學改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中:
①通常情況下大賽的訓練時間相對集中,理論學習內容要保證全面性,包括機械制圖、零件公差及尺寸測量以及機械加工工藝等,要將此類內容的學習集中在一個學期當中,或者學生還可以通過自學的方式,完成相應學習內容。對于在自學中面臨的問題與困難,可以邀請師傅進行講解。其他時間要完成操作機床的、軟件編程等,嚴格按照時間完成相應的圖紙任務。參加大賽的學生,每天的訓練時間較長,而且使用的刀具規格較高,往往都是及進口刀具。切削參數會超過刀具極限,其主要目的是確保在大賽中按時完成任務,否則容易在比賽中無法完成工件建加工[5]。學生在經過大賽的集中訓練之后,可以在一程度上達到高級工水平。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后,能夠獨立完成工作,在最短時間內適應崗位工作,所以,企業更加愿意招聘參加過大賽的學生。
②普通數控專業學生通常情況下,需要花費兩年四個學期的時間完成本專業課內容。因此,對于一個班制的學生而言,實際上機床操作的時間有限。而且為節省更多成本,普通學生使用的刀具以及量具等較為普通,并沒有達到更高標準。由此可以看出,三年的數控專業最多也只能達到中級工水平。在未來就業時,往往達不到企業標準。基于此,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此類問題的產生,同時為學生未來更好發展打下基礎。需要老師能夠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自身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比如,在實際教學工作的開展中,能夠加強實踐教學內容的融入。對于大賽學生用過的刀具以及量具等進行循環利用,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成本,同時可以滿足老師教學需求。還可以采取學徒制的教學方式,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共同為學生創造良好學習環境,提高學生技能。還要注意的是,老師可以將課堂搬入到車間中,實現車間教室的一體化發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進行有機結合,促使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知識內容。將數控機床大賽作為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從而為學生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3.4 創新課程內容與教學內容
數控技能大賽在很大程度上將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充分展現,對于教學能夠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也能夠體現出社會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這為中職數控教師課程的開展與改革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中職學校能夠將創新課程內容與教學內容作為重點與關鍵,將數控課程改革與數控技能大賽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明確教學思想,吸取更多學習經驗。在先進前沿技術以及教學裝備的學習中,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6]。從目前數控技能大賽的舉辦中可以看出,對于中職教學工作以及課程內容的改革,能夠起到良好引導作用。因此,老師對于數控技能大賽的實際內容以及情況等要有正確認識。結合社會發展情況,以及市場需求情況,對專業課程進行梳理與完善,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將大賽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學生在學習到相應知識內容的同時,可以對數控技能大賽有一定認識與了解,使得學生綜合素質可以得到提升。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控技能大賽對于中職數控教學工作的展開,以及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對于數控技能大賽需要學校方面以及教師能夠給予更多關注與重視。及時對數控技能大賽實際情況與發展方向等進行分析與了解,從而對自身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實現學生未來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宗杰.論職業技能大賽對實習教學的引領和促進作用——以“數控機床裝調與技術改造”賽項為例[J].職業,2018(13):68-69.
[2]王紹銀.淺談技能大賽對中職數控實訓教學的影響和對策[J].職業,2018(12):96-97.
[3]陳麗麗.談中職數控專業技能大賽與實訓教學平臺建設[J].才智,2018(11):73.
[4]魏霞,朱士云.數控類專業技能競賽機制的構建——以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為例[J].湖北農機化,2017(04):52-53.
[5]王京,劉玲,雷彪.世界技能大賽選拔賽對數控職業技能培訓的啟示[J].現代商貿工業,2017(17):145-146.
[6]張慧,王朝琴,王小榮.以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為契機構建數控人才培養教學新體系[J].新技術新工藝,2017(04):49-52.
課題項目:本文系橫縣職業教育中心2017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農村中職校“五維評價”模式提升數控教師實訓技能的探索與研究》(課題編號:GXZZJG2017B135)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于乃焊(1985-),男,廣西南寧人,本科,講師,主要從事中職學校數控專業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