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加賓 陳友峰 江超 吳本新 徐志強
摘 要:網格化管理是以一定范圍的區域為基礎,按管理內容、管理對象要求進行劃分定格,明確責任人員,全覆蓋、全過程、高效率的一種管理方法。這一科學創新的管理模式在我們高速公路隧道養護的管理中進行借鑒應用,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我隧道管理所在隧道養護管理方面搭建了網格化管理平臺、采取了網格化管理措施,在日常養護管理、應急保暢方面進行網格化管理革命和創新,形成一套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經過多年來持續改進和完善,可以在行業內進行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隧道養護管理;網格化;搭建管理平臺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社會治理體制,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它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管理模式,并實現管理手段數字化,保證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
2017年下半年,我們隧道管理所分別在G22青蘭高速公路沂源隧道、毫山峪隧道推行網格化管理的試點,經過半年多的探索嘗試和逐步完善改進,初步形成適合我公司隧道特點的網格化管理模式,現以沂源隧道為例進行闡述說明。
1 網格化管理平臺搭建
1.1 確定網格區域劃分
隧道的條狀線形與城市社區的片狀區域不同,根據自身特點,結合原有路線樁號,在隧道內增設10米樁,在行車方向以10米為單位,橫向為一個單洞寬度,形成基本單元網格。根據現有規范,隧道沿線標志只有公里牌、百米樁。但高速隧道車速高、流量大、光線不良、空氣質量差、噪音大等環境復雜,百米樁跨度大。結合規范要求,在隧道兩側增設十米樁。十米樁采用綠白雙色百米樁樣式、工業級反光膜。以隧道入洞口樁號為基準,實地測量每10米一處樁號,同時對原有公里牌、百米樁進行實地測量調整安裝。如沂源隧道上行洞全長1 300米,在隧道洞壁增設十米樁號后將隧道劃分為130個小網格。安裝完成后,隧道管理機構,統一調整了設施設備樁號位置,精確到米,粘貼統一設備信息標識,明確單一設備信息及前后設備之間的聯系,做到一目了然。
1.2 建立網格化信息臺賬
在十米網格的基礎上,按照土建結構、機電設施、其他工程設施分類,分別統計建檔并裝訂成冊。一是從建設工程資料入手,將每個網格內的地質構造、土建結構、路面類型、施工工藝、設施設備參數進行登記建檔,編織成隧道基礎臺賬,對隧道構成全方位剖析說明。二是整理歷史維修資料和維護保養記錄,對每一個網格內結構設施逐條羅列建成以來維修情況,明確到時間、工藝。盡量做到使用過程全方面掌握,為下一步維修或管理提供參考。三是制定隧道設施設備布局圖,分不同類別進行標注,便于隧道施工方案的編制、應急預案推演、交通組織推演等工作開展,能夠將現場實際與示意圖做到一一對應。
1.3 搭建網格化信息管理平臺
為提高工作效率,在網格化信息臺賬的基礎上,建立隧道管理數據庫,將網格化信息進行數字化、信息化處理。日常巡查、經常性檢查、維修保養記錄等情況進行統計記錄,并添加維修保養影像資料。通過網格化信息管理系統的搭建,便于采用科學統計分析方法,為隧道管理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2 網格化管理措施
2.1 巡查檢查內容標準化
根據規范要求,對隧道各類設施開展日常巡查、經常性檢查(修)等養護管理工作。實施建立網格化管理后,在規范要求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相關技術標準和設施設備特點,將每一個網格內的檢查項目內容進行細化,形成統一標準,組建一個檢查單元。比如K251+760網格單元,網格內由變壓器、監控攝像頭、火災報警、燈具等設備,到該處進行經常性檢修時,同時填寫供配電設施經常性檢修記錄表、監控與通信設施經常性檢修記錄表、消防設施檢修記錄表和照明設施經常性檢修記錄表,做到一處一表。
2.2 管理人員責任化
當前隧道管理人員主要由隧道工程師、機電工程師、養護員構成,分別負責經常性檢(查)修和日常巡查等工作,同時配備維修工若干。為將巡查維護工作落實到實處,根據網格情況明確責任人,形成一個網格1名巡查管理人員、1名維護人員、2名工程師的“112”責任制度,明確工作內容和職責范圍,形成巡查發現問題--檢查確認問題--維修解決問題的工作流程,層層落實、壓茬推進,確保全面掌握土建和機電兩個方面技術狀況。
2.3 設施維修精準化
在隧道網格化管理框架下,在維修時實行“精準計劃,精準實施,精準管理、精準考核”的精準管理。一是制定全年隧道日常管養工作計劃。各網格責任人根據職責分工和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通過小修保養、清潔維護工作保持良好狀態;二是制定維修施工組織方案和交通組織方案。確立“安全、保質、高效”工作目標,在統一框架下根據設備位置進行針對性調整;三是做好現場管理。巡查管理人員監管現場安全,維護人員記錄維修過程,將維修記錄進行實時記錄;四是做到精準考核。根據規范要求和行業要求,由工程師牽頭組織質量驗收,通過試運行、測量等技術手段保證質量,確保資金費用、物資材料使用率,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2.4 應急處置流程化
實施網格化管理后,管養單位進一步梳理隧道應急處置預案,制定了基于網格化管理的應急處置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協調高速交警、路政大隊、應急救援中心、監控信息中心、醫療衛生、消防救援等部門,結合責任分工、應急處置措施和工作流程提供相關隧道信息,管理系統會根據應急事故點的情況推送所需材料、設備信息。
3 網格化管理意義與影響
3.1 能提高隧道維修維護效率
鑒于隧道結構特點,在隧道準確找到故障設施設備是維修工作中的一大困擾,在實行網格化管理后,每一個故障設備都能精確到米,并且隧道沿線設置高精準度的十米樁,不會因為大意錯過故障設備。同時根據設備遠近可就近選擇下車地點省時省力。網格化管理所提供的歷史維修記錄,通過對照當前情況進行預判,準備必要的材料、工具,到達現場最快解決問題,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風險。
3.2 為隧道安全通行提供最有效信息
在網格化管理基礎上,強化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與現場實際聯系,關鍵環節落實到點,大大提升操作性、實用性。比如沂源隧道K252+980處發生交通事故,并出現車輛自燃,數據庫可提供就近設施設備信息,關閉行車方向車道指示器進行交通提示,改變洞口信息板進行信息發布,提示就近滅火器位置樁號進行應急操作,提供最佳疏通方案進行人員疏導建議。所有設施設備都明確到點,提高了現場處置效率和效果。
4 結束語
通過隧道網格化管理的實施,在日常管理、設備維修、應急處置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改變,切實提高了隧道運營管理水平和安全暢通保障能力。下一步我們將在隧道網格化管理系統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細化,推出單兵系統,實現隧道管養全過程數字化,全力打造“智慧隧道”。
參考文獻:
[1]桑國平.網格化管理:城鄉管理模式的革命與創新——基于浙江省東陽市千祥鎮的實例分析[J].中國安全與法制雜志,2010.
[2]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手冊[M].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隧道養護技術規范 GTJH12-20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