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摘要:因受傳統觀念、應試教育和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等多要素綜合影響,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此,教師應該切實對于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從小學生的主體需要出發,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此,本文從“充分利用多媒體”“結合思維導圖的運用”“發揮作業的作用”這幾方面出發,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小學是學生人生中接觸數學、運用數學乃至研究數學的開端和基石。雖然學生和教師都承認數學這門學科很重要,但是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缺乏一定的創新,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與需要沒有得到一定的體現。這就導致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還不高。為此,教師應該充分加強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以尊重學生意愿、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建立師生民主平等的新課堂為前提,按照刺激、引導小學學生學習興趣的指導原則,從多方面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進入信息時代后,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改變了人類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要懂得利用信息技術資源,而多媒體就是一種不容忽視的課堂教學輔助資源。多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在數學課堂上能給學生帶來生動逼真的動畫圖像和優美的聲音,把一些不能用語言描述的抽象的數學知識點和課堂上無法完成的數學實踐活動以生動、具體和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加深學生的印象。為此,在教學變革的時代,教師要更新觀念,加強多媒體學習能力,學會制作多種PPT課件,學習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把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模式與先進的多媒體課堂結合起來,讓課堂融合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增加課堂容量。這樣的課堂不但高效,而且還能實現信息化。
例如,在教學圖形知識的時候,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會接觸到許多形形色色的圖形,如何快速的認識它們并且記住它們的名字區分它們,對于小學生來說也是存在一定困難的。這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媒體技術,按照圖形的大小、形狀分類,一一排列出來。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使用動畫的效果更形象地表現出來,這更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并且理解與圖形相關的知識以及學習的方法。比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圖形的運動過程動態化的展示出來,以此避免文字性理解的枯燥。這也能夠縮短了教師以往粉筆板書的時間,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推動傳統課堂教學變革。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教師也要在適當的時機運用,不能在需要學生發揮想象力時候運用,否則難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這也就要求教師應該切實提升自己的多媒體教學能力。
二、結合思維導圖的運用,幫助學生梳理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學生如果對于其中某一個知識點不理解,又沒有及時解決理解問題,就會在后續學習數學的時候發生非常吃力的情況。這就會導致小學生的數學陷入惡性循環。再加上,學生的思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學生對于教師剛講解的問題還不熟悉的情況下,教師就開始了下一問題的簡述,這樣不僅不能夠讓學生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還降低了課堂效率。為此,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來學生引導對于自身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思維導圖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思維。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引導進行邏輯思考,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直觀認識到哪些地方還存在理解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可以更加系統地學習數學。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分數”課程內容進行全面講解,為學生構建基本的課程框架。或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分數”為主題,由學生將思維導圖中的內容補充完整,將所學知識整合起來。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中補充“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分數加減法”等內容。這既考驗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能力,也考驗學生獨立思考與知識整合能力。通過學生自身制作的思維導圖,更容易讓學生跟得上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更跟得上教師講解數學的步伐,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點以及重難點。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將自己聽不懂的地方進行重點標記,能夠在課下對于出現的問題及時向教師進行詢問,這樣在無形中就提高了學習效率,還能夠優化課堂的進度。對于學生而言,通過課堂中自身制作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優化自己的發散性思維以及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并提高學習數學的綜合素質。
三、發揮作業的作用,鞏固學習效果
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發揮作業的作用。數學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的延續,它能讓學生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又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作業過程和結果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教師也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能力,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及時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做出調整。但是要想學生更好的完成作業,教師就要在作業方面加以創新,豐富作業的內容和形式,促使學生可以樂于完成。
例如,數學作業的形式有很多,如書面作業、手抄報、調查報告、搜集資料、小制作等。不管哪種形式,教師都要利用好,使之對課堂教學產生促進作用。以“圖形的運動”這節課為例,教師除了給學生布置書面作業之外,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繪畫作業,讓學生運用一定的圖形知識去設計圖案。這樣的作業充滿新意,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并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此外,對于作業,教師要及時進行評價反饋,評價的方式有書面批閱、作品展示、集體評比等。不管什么方式,教師都要給學生以準確、中肯、鼓勵、建設性的評語,幫助學生發現、糾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推動他們自我發展。
總而言之,教師要充分重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幫助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獲得更好的數學能力發展以及情感態度的提升。以上就是本文的相關論述,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方曉明.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9(12):56.
[2]王振宇.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思考[J].知識窗(教師版),2019(11):128.
[3]徐淑芹.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 亞太教育,2015, 000(006):27-27.
七臺河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