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湘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茶文化持續輸出,茶文化產業迅猛發展,在國際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中華茶藝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茶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茶藝”一詞在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臺灣提出,隨后被海峽兩岸所接受并運用在茶文化產業當中,期初“茶藝”的概念模糊不清,眾說紛紜,而在中國古代就有關于“茶藝”的記載,使得中華茶藝源遠流長,造福于人類。基于此本文對中華茶藝在茶文化產業中的作用及價值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出如下闡述。
關鍵詞:中華茶藝;茶文化;文化傳播
茶藝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沉淀而來的優秀文化,其核心為茶道精神,茶道精神集水、人、器、茶和藝于一身,一直是我國一項優雅的藝術活動,是我國茶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隨著茶文化的普及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茶文化產業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永恒的魅力,同時茶文化產業也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綜合,促進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發展。由此可見中華茶藝在我國茶文化茶葉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是茶文化產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茶藝是茶的第二次生命。
一、茶藝概念及基本概述
茶藝是中華文化之國粹,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集合了其他優秀藝術形式,并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擴展到藝術領域和文學等領域,是茶文化產業中的文化支撐。中華茶藝包括各種藝術操作手段和茶葉品評技巧,還包括品茶過程中美好意境的體會,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形式與精神的有效統一,是千百年來我國飲茶活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文化現象[1]。中華茶藝具體內容包括烹茶技術、選銘、茶具和擇水等等,而茶藝背景的選擇則是中華茶藝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同的茶藝背景能夠渲染出不同的氛圍和茶藝氣質,例如優雅、清純、淡雅和質樸等氣質,是渲染茶藝藝術的重要手段。品茶是中華茶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品茶對人的品質有一定的要求,不同個體所體現的茶品和環境都各不相同,例如文人雅士則講究清幽淡雅,貴族階級則追求豪華高貴,品茶往往需要良好的環境來襯托,或是清風,或是竹韻,亦或是梅開,都是與茶藝的完美契合。傳統茶藝講究的是辯證統一的自然觀,注重靈魂與肉體的完美結合,是古代文人墨士的一種精神寄托和審美情趣。
在1999年我國國家勞動部指出茶藝師正式成為一千八百種職業之一,制定了《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而潮州工夫茶藝作為我國最具代表的中華茶藝,對國內乃至國際茶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在2008年我國將中華茶藝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和精神財富,并在我國茶文化產業中發揮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和商用價值,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第三產業的健康發展,優化我國產業結構,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們的生活質量。
二、中華茶藝發展歷程
茶藝起源于我國的唐朝,到宋朝得到了發揚,在明朝進行了茶藝改革并于清朝盛行,可見中華茶藝歷史淵源,自成一系統。在中國古代茶藝最初是唐代僧侶用來集中思想的途徑,唐代一禪師曾用“吃茶”來作為待客的禮數,出家又還俗的和尚完成了第一部與茶葉有關的著作《茶經》,從此飲茶風氣盛行全國,當時的茶藝被用來接引學人,隨后逐漸發展為分享茶儀式,即茶藝[2]。唐代流行煮茶,多以姜、鹽等調料作為輔料,到宋朝則開始流行點茶,極為講究茶湯的顏色,茶葉碾沫后沖出的茶湯要呈乳白色,到了明代則開始流行泡茶,與現代飲茶習慣最為相似。
三、中華茶藝在茶文化產業中的作用及價值研究
中華茶藝是我國茶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藝術性依托,其內部特質為茶文化產業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動力,在茶文化產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主要表現在經濟方面、文化傳播和社會教育等方面,不僅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還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使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弘揚,引導人民群眾追求富有內涵和更加美好的生活,追求真正的美。本文主要從經濟價值、社會文化傳播價值和教育價值三個方面對中華茶藝在茶文化產業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一)中華茶藝在茶文化產業中的經濟開發價值
首先中華茶藝在茶文化產業中的應用帶動了各種茶葉的銷售額,目前我國著名茶葉包括烏龍茶、紅茶、綠茶、普洱茶、花茶等等,不同類型的茶葉其茶藝也大相徑庭。而營銷型茶藝作為中華茶藝的重要表現形式,大大提高了茶廠和茶館等盈利性企業的收益,營銷型茶藝指的是借助不同類型的茶藝來帶動茶具和茶葉等附屬品的銷售額,相關企業為提高利潤收入往往采用三才杯和審評杯等茶藝形式,這兩種茶藝能夠更好的展示茶葉的茶性。根據不同消費群體的生活地域、文化程度、性別年齡和興趣愛好等特征推薦不同的茶葉,正所謂看人泡茶、看人講茶,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購買要求[3]。其次,中華茶藝的應用還有助于相關企業開展品牌宣傳工作,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構建茶文化產業經濟鏈。相關企業借助營銷型茶藝向社會介紹各種茶葉的魅力因素,包括茶葉的知名度、保健功效、名貴度等,建立有影響力的茶葉品牌,充分發揮品牌效應,提高經濟收入。總之,中華茶藝在茶文化產業中具有較大的經濟開發價值,促進我國茶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茶文化產業經濟收入,優化我國產業結構。
(二)中華茶藝在茶文化產業中的文化傳播價值
文化傳播功能也是中華茶藝在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作用。表演型茶藝是最能發揮中華茶藝文化傳播作用的表現形式,指的是專業茶藝師通過演示泡茶技巧來傳播中華民族茶文化的有效途徑,表演性茶藝一般在人數較多的地方舉行,例如節日活動、大型聚會等場合,能夠有效吸引大眾關注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茶文化推廣作用,面向社會公眾推廣茶知識。同時通過與媒體網絡相結合還大大提高了茶文化的宣傳效果和力度,弘揚和繼承了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此外表演型茶藝還具有較高的視覺觀賞價值,藝術表達形式和內容均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提高了茶藝的藝術感染力。
(三)中華茶藝在茶文化產業中的社會教育價值
除文化傳播價值和經濟開發價值等作用外,中華茶藝還具有良好的社會教育價值,引導人民群眾追求健康和文明的生活樣式,創立健康的生活模式[4]。茶藝推崇“和氣、養氣和養心”的教育理念,同時茶藝文化還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飲食習俗,而養生型茶藝則起到了這一教育作用,養生型茶藝注重中國茶道精神的理解,能夠幫助人們調整睡眠,起到調息和調身的作用,具有延年益壽的重要作用,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社會教育價值顯著。
結束語
總之,中華茶藝是我國千百年來形成了民族文化瑰寶,大大推動了我國茶文化產業以及茶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社會教育、經濟開發和文化弘揚與繼承等方面,完善茶文化體系,真正理解茶文化的具體內涵,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誠.我國茶文化旅游產業價值拓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福建茶葉,2017,39(012):106-106.
[2]范春梅.新創茶藝的創新思路與實踐應用分析[J].廣東茶業,2017,000(004):20-22.
[3]張立文.中華和合學與當代茶道文化的精神價值[J].文化學刊,2017(07):19-24.
[4]楊蓁.淺談中國茶文化在茶藝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當代旅游,2018,000(01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