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丹 伍淑楨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促進了不同行業的轉型與升級發展。新媒體就是基于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媒體形式,由于信息技術對新聞媒體模式以及新聞出版制度都有所影響,因此自媒體語境下的少兒報刊編輯更加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更新自己的編輯理念,不斷提升工作質量。本文將從信息技術發展下少兒報刊發展現狀與挑戰以及少兒報刊編輯媒介素養分析兩個方面進行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媒體語境;少兒報刊;編輯素質
引言部分
作為報刊出版的主體,編輯個人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養會直接影響報刊質量的優劣。少兒報刊是我國報刊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少兒報刊的主要用戶群體為年齡較小的少兒,而少兒報刊的內容以及價值觀會對少兒的健康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少兒報刊編輯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與能力,同時還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編輯理念,從多方面提升職業素養,認清自己的職業責任,以客觀積極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保障我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一、信息技術發展下少兒報刊發展現狀與挑戰分析
(一)發展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少兒報刊在發行的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報刊從業人員以及辦刊理念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樣就會導致少兒報刊在風格以及版式方面存在差別,進而影響報刊的整體質量。除此之外,有的少兒報刊編輯人員綜合能力不足,存在年齡機構偏大、創新意識薄弱以及學習能力低下等問題,難以適應市場發展,進而導致少兒報刊被市場淘汰。
其次,從報刊當前的發行銷售方面來看,少兒報刊的主要受眾是青少年,但是青少年由于年齡較小,其自身并不具備一定的選擇與鑒別的能力,只能通過家長或者教師的推薦進行雜志刊物的選擇。而當前我國很多小學采用的少兒報刊訂購方式并不能做到個性化和針對性,難以滿足不同年級少兒的需求,這樣就限制了少兒報刊的銷售與發展[1]。
(二)挑戰分析
首先就是信息技術以及新媒體的沖擊,移動APP已經得到了普及,同時也成為了少兒閱讀以及查詢信息的主要渠道。通過移動APP少兒能夠更快地吸收知識,這樣的閱讀習慣已經對傳統的少兒報刊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其次就是新聞出版行業在信息時代中的改革造成了少兒報刊發行的困難,傳統的少兒報刊發行方式一般為學校發行和郵政發行,但是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形勢的發展,很多報刊單位進行改制之后將會變為企業制度,這樣就會喪失原有的發行優勢,難以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二、信息技術發展下少兒報刊編輯的媒介素養分析
(一)接收新知識的能力
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新媒體,而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又打破了行業以及地域的限制,導致少兒報刊編輯的身份與職能出現了模糊,要求其承擔其數字化傳播工作中更多的角色,賦予其更高的能力要求。由于少兒報刊的受眾主要為青少年,其接受新信息與知識的能力較強,對于知識信息的期望也更高,面對這樣的受眾特點,少兒報刊編輯應該具備接收新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夠才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對青少年成長有益的信息進行編輯。與時政類報刊不同,少兒報刊承擔著更大的社會責任,不僅要能夠起到知識傳播的作用,同時還要兼具樹德立人的功能。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少兒報刊編輯不僅要編輯一些時政類的信息,同時還應該對一些教輔信息進行編審,這就要求編輯具備較好的文字處理能力以及內容策劃能力。作為一名合格的少兒報刊編輯,其應該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同時能夠深入挖掘優秀素材的內在價值,除此之外,少兒報刊編輯還應該明晰受眾的性格特點,具備新知識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2]。
(二)轉化語言的能力
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更加容易接受這樣通俗易懂的語言。因此,少兒報刊編輯還應該具備語言轉化的能力,尤其是在進行宣教類以及時政類新聞資訊的編輯時,如果按照傳統的語言結構以及表達方式,很難引起讀者的關注,但是如果能夠使用通俗的語言進行描述就能夠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利于新聞的傳播。如《小博士報》曾刊登的《習爺爺,我想對你說》《你好,兩會》《哐當哐當,建地鐵》等文章,編輯在新聞采寫時,使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事例向讀者傳遞信息,因而廣受好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新用語更是層出不窮,少兒報刊編輯也應該對其進行了解與學習,及時更新網絡語言,將其應用在工作中,這樣就能夠幫助編輯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進而形成一種品牌效應,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3]。因此,少兒報刊編輯還應該對網絡交際中使用的表情包、圖片等形式進行了解與學習,將其恰當地使用在內容編輯中,豐富文章的內容,提高信息的創新性。以《小博士報》為例,在十九大召開之際,低年級版采寫了《童心向黨,共筑中國夢》一文,文章的第二部分以“為十九大打call”為題,報道學生學習十九大的相關內容,即是運用網絡流行語,以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時事新聞。
(三)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
由于少兒報刊針對的受眾是青少年,很多少兒新聞都是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展現的,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實現視覺、聽覺等可視化效果,同時快速精準地表達信息內容,進一步加強傳播的效果。只有運用新媒體技術才能夠實現少兒報刊編輯工作的創新發展。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當前我國的編輯與記者之間已經沒有嚴格的界限,作為少兒報刊編輯,不僅應該靈活運用媒體平臺與技術,同時還應該能夠使用不同媒介形式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進而形成新的新聞樣式,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因此,少兒報刊編輯在日常工作中應該保持持續學習的思想,不斷為自己充電,對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與運用進行學習,學會文字、音頻以及圖片等多種信息編輯處理技術以及復合技能,才能夠提高報刊作品的質量,吸引更多青少年的閱讀,提升媒體的傳播效果[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自媒體少兒報刊編輯面臨著不同的轉型發展挑戰,對此,少兒報刊編輯應該提升自己接收新知識的能力、網絡語言轉化的能力以及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這樣才能夠提升報刊的質量,形成品牌效應,引導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永亮. 新形勢下報紙新聞編輯的素質要求[J]. 新媒體研究, 2016, 002(022):P.116-117.
[2]崔金環. 新形勢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 天津科技, 2011, 000(006):80-81.
[3]韓沫. 新形勢下報紙新聞編輯的素質要求分析[J]. 傳媒論壇, 2018, 000(001):P.22-22.
[4]李媛.新媒體時代下少兒報刊編輯角色意識[J].新聞研究導刊,2016,7(0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