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翠
摘要:“大數據”概念的誕生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是信息化發展的產物,它已經對包括公安交通管理在內的各個技術領域、管理領域的拓展和進步產生了重大影響,并將會帶來深刻的變革,如何利用當前大數據環境,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技支持,這是需要我們積極探討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大數據;道路;交通;管理
一、大數據概念
大數據,是指通過新處理模式收集和分析海量信息的能力,對海量數據的收集、整理、歸類、分析、預測,從復雜的數據中找到規律,獲取巨大價值的產品、服務和洞察力。其來源為:交管業務辦理中收集的車輛及駕駛人檔案信息、道路上監控探頭攝錄的視頻、智能卡口車輛自動識別設備采集的圖片、電子警察設備抓拍的圖片、GPS車輛行車軌跡、路面執勤執法檢查的車輛、人員信息、查處的交通違法信息、車輛網上預約辦理、便民服務登記、交通安全宣教服務等。
二、阿壩州道路交通管理及大數據應用存在的不足
(一)大數據智能交通管理模式不完善。截止2019年底,阿壩州行政區劃面積內公路總里程達13447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2731公里。全年公路客運量達1901萬人,比上年增長15.4%,旅客周轉量254599萬人公里,增長27.7%;貨運量達2057萬噸,增長0.2%;貨物周轉量605028萬噸公里,增長21.4%。當前,由于阿壩州道路呈線型交通,交通的管理方式比較基礎和粗放,尚未形成完善的大數據智能交通管理模式,傳統粗放型交通管理模式與大數據應用下精細化交通管理模式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二)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整體不高。阿壩州道路交通點多、線長、面廣,道路依山傍水交通特征明顯,全州擁有機動車139267輛、機動車駕駛人172799人。作為全州人口僅有94萬的邊遠民族地區,平均6人便擁有1輛機動車,5個人里就有1名駕駛員,隨著人民群眾出行和社會物質產品周轉的增加,交通需求量、主要道路交通流量還將持續增長,加之交通參與者素質參差不齊,酒駕、醉駕、無證駕駛等顯見性交通違法行為頻發,交通事故總量降幅不大。同時上下班高峰期道路交通擁堵癥結難除,路面停車難問題老生常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現代化交通管理水平不足。
(三)交通管理模式滯后。交通管理工作長期通過人海戰術、疲勞戰術達到防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的目的,其主要特點是靜態管控、粗放管理和事后預防,與新時期交通管理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模式格格不入,阻礙了阿壩州交通管理發展進程。
(四)交通大數據信息較為分散。交通數據分散在交通運輸、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不同部門且缺乏開放互通,人為造成交通數據資源的條塊化分割和信息化碎片等現象,破解交通數據資源互通、共享壁壘,消除信息分散、內容單一、融合性不強等問題,是智能化交通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五)科技信息化建設應用率較低。
2011年至2019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州先后累計投入9780萬元分期建設道路交通監控系統,特別是2018年按照我州“數字阿壩、智慧阿壩”的建設要求,投資4780萬元以進出州邊界、縣與縣交界以及重要集鎮交通路口為建設重點,完成全州道路交通綜合智能監控系統。系統建成后,實現了卡口的查糾作用,但是通過智能卡口所采集到的車輛、人像等有效信息,利用“大數據、智能化、云分析”功能,為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反恐維穩、利用機動車作為犯罪工具的刑事案件、以及盜搶機動車等其他違法犯罪案事件提供偵查線索和證據,真正實現“雁過留聲”,為加強社會面治安防控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
三、大數據背景下做好交通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交通管理基礎設施投入。目前,阿壩州共建設交通智能卡口99處,交通信號燈77組(均未接入交警六合一平臺),與交通管理精細化、智能化道路還存在較大差距。一是發展智能交通信號燈。根據重點路段不同時段交通流量,科學調整交通信號配時,實行信號燈控智能化改造,實現城區主要路段“綠波”通行,充分提高道路通行率和使用率。二是發展車聯網技術。通過安裝車輛GPS定位器、行車記錄儀等軟件,實時掌握車輛行車信息,并將數據集成至智能交通管理系統進行處理、分析、研判,實時推送至車載終端,為駕駛員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務。三是發展智能交通警示牌。采集重點時段、路段交通擁堵、道路安全隱患、天氣狀況等數據,及時反饋到電子交通警示牌,為阿壩州全域旅游提供道路通行信息保障。
(二)深度整合各領域數據資源。 在“數據為王”、科技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交通基礎信息數據早已超越了原有的人、車、路、環境要素范疇。推進智能交通系統的數據化標準建設,建立和完善智能交通系統的規范化運作和數據標準體系,必須加強與交通運輸、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及社交工具運營商的溝通協作,深度挖掘整合不同區域、不同部門、不同類型的“數據倉庫”,建立綜合性立體化的交通信息體系,同時依靠阿壩州大數據中心資源,形成智能交通數據資源共享平臺。一是共享交通管理、運營車輛管理部門、商場酒店、醫院等駕駛人、車輛所有人、車輛行駛路線和時間、公共場所車輛容量等各類數據信息。二是共享城市建設部門轄區主干道路、農村公路里程、路面寬度、滑坡彎道、交通標志、機動車流量等道路交通信息。三是共享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開發商各類道路交通數據信息,密切部門、單位間的協作配合和信息共享共建。
(三)建設城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研發符合阿壩州交通管理實際的城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全面采集政府機關、景區、醫院、學校、商場等停車位信息,并通過交通指揮中心連接到停車管理系統數據庫,實時將全州各縣(市)停車場容量及剩余停車數量等數據向駕駛人反饋,引導駕駛人合理選擇停車地點。同時通過停車管理系統顯示屏幕、戶外誘導屏、交通廣告屏和“雙微”發布等平臺,全天侯發布主要街區、道路交通指數、交通資訊和重大節假日出行預測等信息,方便群眾自主選擇停車位和出行線路,有效化解交通擁堵,暢享便捷交通管理服務。
(四)構建智能交通管理服務體系。要充分利用交通大數據的集成優勢和組合效率,對數據進行綜合研判分析,實現動態監管,構建我州智能交通管理服務體系,實現對信號控制、事故預防、偵破逃逸案件、疏堵保暢等工作的精準管控。一要實現交通信號燈智能化控制,把阿壩州主要道路網格化管理,對重點時段、路段“高峰”期交通流量進行實時監控,優化各段交通信號調配,確保車輛行駛暢通有序。二要加強偵破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充分利用公安交警集成指揮平臺、全州道路交通綜合智能監控系統等技術裝備,通過對數據、圖像等信息要素的研究分析和綜合研判,做到技術支持、精確打擊。
(五)全面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以“大數據+互聯網”平臺為支撐,緊盯服務群眾問題癥結,針對“放管服”改革系列便民新措施,進一步細化任務,趁勢而上,攻堅克難,全面推動我州交管改革服務提檔升級。一是全面推行“一次辦、馬上辦”。全面清理各種證明憑證,最大限度減免申請資料手續,初步實現18類車駕管業務一證即辦、普通業務一窗通辦、個性業務自助快辦,實現辦理業務最多跑一趟。二是創新試行“警保聯動、全民皆兵”。協調保險機構建立“警保聯動”機制,推進農村交通事故快處快賠,試行保險公司服務專員、理賠員、協理員共同上路巡查,快速指導和處置財產損失交通事故,提升交通事故處理效率。三是積極實行“網上辦、掌上辦”。推行車駕管業務集成服務和繳費支付電子化,服務窗口推廣網銀、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實行“一個窗口”處理交通技術監控違法罰款等便民服務舉措,做到受理、審核、繳費、發證“一次排隊、一次辦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