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舒妍
摘要:城市形象是一個城市的名片,體現一座城的文化,記錄一座城的歷史,承載一座城的風土人情。做好城市對外傳播工作,對強化思想政治領域及城市形象的宣傳和塑造具有重要意義。麗水地處浙江省西南部,古稱處州,素有“中國生態第一市”的美譽。它山河江湖濕地集于一身,曲藝名家、文人墨客大師輩出。習總書記第一次來到麗水,由衷贊嘆“秀山麗水、天生麗質”。
關鍵詞:城市形象;外宣
當前,外宣事業作為思想政治工作一項重要內容,面臨最大的挑戰和最大機遇,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講好中國故事是外宣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基本途徑。近年來,麗水主動融入全國外宣工作大格局,加強對外傳播體系建設,做好故事外宣,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中擦亮“美麗麗水”品牌,展現麗水作為。
一、辦好扮靚主題活動,擦亮美麗麗水品牌
2020年,麗水市外宣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組織主題宣傳,努力為麗水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打造“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重要窗口”營造良好外部輿論環境。協助中宣部、浙江省委宣傳部做好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譜寫‘兩山’新篇章 建設‘美麗大花園’”集中采訪,特別是以“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麗水撤地設市20周年、最美大花園、紅綠融合發展為主題,先后組織中央主流媒體來麗開展5次大型集中采訪活動,參加媒體達69家、200人次,共刊發、推送文章820余篇,相關文章閱讀量1.3億人次。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重要媒體和騰訊網、新浪網、鳳凰網等重點網站先后在首頁首屏、顯著位置推送《青山依舊在 麗水已生金》等原創重點報道,傳播力、影響力都得到較大提升,進一步樹立麗水良好對外形象。各地結合重要會議、活動,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介活動。縉云、景寧利用軒轅黃帝典禮、三月三等節慶活動,通過網絡直播、視頻連線、網絡平臺互動等形式全景式展現精彩節慶賽事;蓮都抓住春季旅游推介會等契機,做好文旅產業復工復市宣傳,反響熱烈。
二、精心組織新聞發布,講好魅力麗水故事
堅持穩定隊伍、明確責任、狠抓落實,精心做好突發事件和主題新聞發布活動。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迅速啟動對外發布信息共享機制,召開2場專題新聞發布會,組織青田、松陽負責人連線省新聞發布會2次,累計刊播報道刊發2520余篇,總閱讀量達2.8億,營造了麗水眾志成城、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良好輿論氛圍。組織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麗水山居圖·城市設計國際競賽、《麗水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頒布等6場主題新聞發布會,有效發布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回應社會關切。調整充實新聞發言人隊伍,對全市66家部門、9縣(市、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78位新聞發言人及助理進行確認和更新。圍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山”發展等重點工作,征集39條選題計劃并逐項落實,不斷提升新聞發布水平。各地積極創新新聞發布工作方法手段,蓮都、龍泉將新聞發布與外宣活動相結合,在上海組織開展“古堰畫鄉小鎮藝術節(上海)”“問海借力 滬享龍泉”發布活動,營造了濃郁的文化氛圍;青田聘請新聞網絡宣傳輿論工作顧問,開展危機公關、新聞公關、媒體協調等工作,受到群眾歡迎。
三、提升拓展對外傳播載體,構建大外宣工作格局
強化合作、部門協作、縣市聯動,構建大外宣工作格局。強化與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國家級、省級主流媒體、知名網站及境外媒體合作,推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紅綠融合發展、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優秀案例100余次。指導中國日報網運營好中國·麗水英文網,并向浙江英文網及中英文臉譜推送,累計更新490余篇涉麗報道。截至目前,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和境外媒體刊(播)發涉麗正面報道3400余篇(條),其中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68余條(《新聞聯播》頭條1條,舉例報道6條),人民日報(包括海外版)各平臺82篇,新華社各平臺刊發190余篇,中國新聞社(網)310篇,《浙江日報》260余篇,浙江衛視230余條。以新聞發言人隊伍為依托,建立網格化報送外宣報道和外宣素材機制, 搭建“麗水外宣資源共享群”,以實時報、月匯總報兩種方式報送相關材料,實現部門聯動、市縣互動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各地不斷加強外宣陣地建設,青田利用華僑資源,打造“青田之窗”精品工程,強化互聯網思維,以二維碼形式推出青田外宣網絡產品,取得了良好效果;景寧將東方衛視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列入縣“八百攻堅行動”重點項目,以推薦會和“縣長帶貨”淘寶直播等推廣模式,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力開拓了對外傳播格局。